一个月之后《救生员证》拿了下来,周同做起了护池员。
像这种高档的游泳馆,整个顺义区也只此一家,其他的无论是在设备设施,还是齐全的配套服务档次上,没有谁能比得过的。因此,来这里游泳玩乐的大多是有头有脸、非贵即富的人物。
其中就有位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常带着她的女儿来游泳馆游泳健身。这女人气质优雅,开着个奔驰,言谈举止特有范儿。
妇人姓苏,周同称呼她为“苏姐”。
苏姐的女儿不会游泳,周同就教她,一来二去的就和苏姐混熟了。
苏姐老公钱振东早年打打杀杀犯了事儿,被关进号子里,最近几年才放出来。出狱后,钱振东一改往日脾性,经商做生意。做生意靠的是头脑灵活,有魄力,善交际,这些钱振东都有,再加上他人脉广,到现在生意已成规模。他的生意主要是往各大公司配送后勤物资比如煤炭、油气等,几乎垄断了这一行当。
钱振东也常来游泳馆游泳。后来,周同自然也跟他混得挺熟。钱振东觉得周同脾气直,说话爽快,对他的印象就特好,直呼“周小弟”。
苏姐见周同这个大小伙子人很机灵,做个护池员整天价坐在池边闲着,没什么事情可做,就觉得他不该干这行当。
“你干这,简直是人才浪费吗!将来能有什么出息?”苏姐心直口快,心里有什么就直言说出来。“这样吧,我把你介绍到顺义区一家超市上班,那是我弟开的。超市规模挺大,你可以在那里学些经营管理方面的东西,比做护池员有出息。”苏姐好像给周同找到门路一般,大大咧咧地说道。
周同考虑了一下,觉的这条路是不错。可当时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毕竟这份工作是王哥给安排的,还得事先跟王哥沟通下,照顾下王哥的面子。
不久,周同就找机会跟王哥见了一面。
短暂寒暄之后,周同将苏姐介绍他到超市工作的事儿,给王哥说了。王哥听后心里权衡了一下,“这超市是钱振东内弟开的,并且是钱振东媳妇提出让周同过去,不能驳了钱振东的面子”,也就答应下来。
可是,游泳池员工岗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是夏季,生意正红火的时候,周同这一走,肯定对游泳池工作造成影响,还得现招人。虽说不至于有多大麻烦,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走人,还是王哥安排的人走了,“你这不是给游泳池拆台吗?!”这让大家怎么看待王哥?
要是周同明白的话,他应该为王哥多考虑考虑,自己推掉苏姐的邀请,而不是到王哥那里跟他说。这话一说,难题就推给王哥了。或者,根据游泳池的实际情况,等到了秋季泳池不忙的时候,再去超市工作也不迟。这样一来,这件事情就对王哥没有任何影响了。
可是,周同急着要去超市学东西,他将这件事情说出来,见王哥没提什么意见,就辞去了游泳池的工作。
周同辞职这件事这对王哥来说,是比较被动的。可见他在处理事情上,显然是欠考虑,不够成熟。
钱振东的内弟名叫苏琦,两人相见之后觉得特别合的来。这倒不是因为周同对苏琦的超市有多大帮助,而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当时,苏琦正和朋友们筹划组建一支摇滚乐队,正为缺少一名乐队主唱歌手而发愁。周同的到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年多的南国歌厅,不是白白历练的。这段时间里,周同学会了不少的唱歌技巧和音乐知识。长期在歌厅里泡着,耳濡目染,对歌唱有了感觉。相比其他人,周同对于歌曲内涵的把握比较到位,唱的感情饱满,气场十足。
听完周同的歌,苏琦眼睛一亮,“就这么定了,你就当我们乐队的主唱歌手吧。”
苏琦、周同他们这支摇滚乐队排练的地方,就在超市地下室的仓库里。乐队就地取名,叫做“地下室摇滚乐队”,颇带点自嘲的意味。不论是下班后还是休息日,只要一有空,乐队成员凑在一起,一通狂练。
每一首新歌刚开始练时都不熟,合奏出来的音调,根本就找不到北。加上乐器发出的声响特别大,嘈杂异常,旁人听到了肯定是无法忍受的。而苏琦、周同他们却乐在其中。好在这地下室隔音良好,外面听不大到嘈杂的声音,除了他们之外也没有人到这里来,这支“地下室乐队”不至于非常讨人厌。
崔健、窦唯、唐朝乐队、黑豹乐队,成了他们的偶像。苏琦模仿着偶像不同的摇滚风格,写了不少的歌,拿来大家一起排练。当时,苏琦怀揣的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机会能够出一张自己的唱片。
排练之余,周同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孙琦所创作的歌曲,往往会觉得多少有些别扭,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一时也说不出毛病来。可能大家对摇滚音乐理解还不透,处理起来显得特别幼稚。苏琦狂奔在梦想的大道上,没有考虑到自己创造出来的歌曲品质到底如何,能不能拿的出手,只是近似疯狂地吼着,唱着,徒有摇滚乐的表皮而已。而这种吼唱,并不能将品质拙劣的作品提升多少。
热情归热情,能力是能力,光有热情未必就能创作出好东西来。
而在这段日子里,几乎所有的闲暇时光充盈在摇滚乐之中,周同的日子过得倒是十分充实。
如果这样一直走下去的话,周同今后的日子就不会生发出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来。世事人生或许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拐角就会邂逅许多机缘,引入到另一个境遇里去……
一天下午原本定好的排练,因为苏琦临时有事儿取消了。
自从到顺义超市上班以来,周同的业余时间都用在排练上了,很长时间没有回北小营镇。排练取消,就有了一下午的空闲,周同想起来该去看看王哥。
顺义区距离北小营镇半个小时的车程,不一会儿就到了。
周同来到王哥的办公室,推门正想进去,却见一屋子人围在王哥桌前,好像是在开会,刚想退出身来,被王哥连声叫住,“周同,来,来,都没有外人。”周同硬着头皮走进办公室,王哥一指旁边的沙发,“你先坐一会儿,看看报纸。”沙发前的茶几上随意扔着一叠报纸,周同拿过几张来随意地翻看着。
王哥继续和那帮人聊天,周同听了几句,也没有什么要紧事儿,无非是约着到哪里去玩通宵。
周同感到无聊,随手翻看着报纸,却被一条印着花边“圆你一个明星梦”标题的广告所吸引。原来,这是一家影视公司在招聘演员。这则小广告,放在整版分类广告的上方,标题字体虽然不大,单单只是加上一个漂亮的花边,就在满版没有修饰的其他广告衬托下,显得格外扎眼。
没过多久,围在王哥办公桌前的几个人兴奋起来,好像取得一致,大家决定喝完酒之后,还要去欧城KTV潇洒一番。
当时,像周同在海南经营的那种街头巷尾的简易歌厅几乎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经过装修、配备高级音响设施的室内“练歌房”,或者也被称为“KTV”歌厅。大多数来唱歌的人都是在酒店里喝完酒之后,意犹未尽,再到歌厅里喉两嗓子。唱完歌后要是还嫌不过瘾的话,就到洗浴中心冲个澡什么的。这一系列活动下来,俗话叫做“一条龙服务”。当然,像这种歌厅、洗浴中心的娱乐场所内,大都存在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王哥送走这些人之后,见周同正对着报纸愣神儿,他看了看报纸上的广告,猜到了周同的想法,就问:“小周,你想去当演员?”
周同一愣,他只是对这小广告好奇,并没产生想当演员的念头,王哥这么一问,似乎是点醒了他。可这“演员”职业,咋一想离自己实在太遥远,不免脸上现出一丝迷茫。
王哥接过报纸,看了看,说:“去试试吧,干这一行,说不定以后会有出息!”
王哥这番话,似乎触动了周同。
最近一段时间,周同脑海里总会想起自己这几年的境遇,思考今后要干些什么?从老家流落到海南,一直到现在身处北京,总觉的阴差阳错的机缘促使自己不断奔波,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到现在,也没有个安定的所在。目前看似有个安身的所在,也有了个事情可做,可无论在超市还是在苏琦的乐队里,就觉得自己与他人存在那么一层隔阂。说实在的,和苏琦在一起完全没有之前和高翔共同做事的感觉。苏琦看重的只是自己的歌唱得好,仅此而已。自己和苏琦的感情,相较起来,恐怕没有王哥深厚。
直到今天,周同对于自己的未来从没有什么打算。他觉得,所谓“人生规划”、“职业生涯”之类的高调说法,都是在给自己找累。“人生”这辆车子究竟能开到哪里,要根据眼前的路途做调整,“走到哪里算哪里”,不必规划什么目标。可是,这样的日子一久,难免生出些迷茫和空虚,有时候抬头看看这所谓的“眼前的路途”,不免迷惑,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这则小广告恰到时机的出现,迎合了周同内心里想要改变的冲动。可今后要做去“演员”,之前连想都没有想过,觉得离自己太遥远了,不靠谱!
王哥似乎看出周同的心思,自顾自的说道:“我听说,你现在和苏琦在搞什么摇滚乐队。请问,你们的唱片什么时候出?有个时间上的规划吗?要是真出了唱片,你们红不了怎么办?这个苏琦有钱有势,你不能和他搅合在一起。他是什么样的人啊?整个超市都是他的。你和他混在一起,永远都是他的附庸。苏琦有的是时间,要是出了唱片红不了,对他来说无所谓。他本来就不指望这生活。可你就不行了,你还得挣钱吃饭是不是?这要是三年五载下去,什么名堂都搞不出来,我说你能耗得起吗?你不能和他比!你们这些人凑在一起充其量也就是自我娱乐娱乐,要真能搞出点动静来,那才见了鬼。趁着年轻,你还是多为自己考虑考虑吧。”
听了一番话,周同愣在那里。这些事情,他从来没有考虑过。
“你现在唱的好,苏琦用你做主唱。这天下有本事的多的是,将来有比你唱得好的,你就会被拿掉。我怎么看这件事情,你都不占主动。时间一长,如果将来不成功的话,你是什么也没有,该给人家打工还得给人家打工!”
……
苏琦见周同要去应聘演员,就有些不解和犯难,“这乐队刚刚成型,你这一走,我还得重新找主唱。”
不过,他见周同欲言又止的样子,好像安慰他似的说:“当演员,也算是一条道儿吧。不过,这件事情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你得做好思想准备,演员这条路,不是人人都能走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