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小说 > 勇敢的心
第十一章 微粒的频率与蜜蜂的嗡嗡
作者:奥里森·斯韦特·马登 时间:2021-07-27 19:55 字数:3775 字

茫茫宇宙,皆有秩序。

小如微粒,规律跳跃。

——爱默生。

蜜蜂辛勤的工作,依照自然的天性,井然地打造着一个有序的王国。

——莎士比亚。

所有生物都是按照一种神性的法则创造出来的,一般而言,这种力量、协调与美感是贯穿于我们的天性的。他们与造物者的指引相一致,让四时有序,反复轮回。

有人说,有能力的人与无能力的人之间的主要区别,只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而已。做事有方法的人,总是会用一种有序、系统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工作,这样可以节省身心在不经意间被无谓消耗掉的能量。而在毫无章法可言的人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在相同的时间内,前者要比后者收获更多,而且在工作中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这是后者所难以想象的。

一个学生不能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时兴致来了,就认认真真地多学几个小时,弥补一下昨天因为没有心情而落下的功课,或是因为他抵挡不住来自社会的诱惑而没有上的功课。这样的生活态度,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是难成大气候的。音乐老师告诉学生们,那些每天坚持练习两个小时的学生,要比那些毫无练习规律的学生进步更快。因为,后者可能在某一天里,心血来潮练上六到八个小时,然后休息两三天。也许,他练习的总的时间要比那些有规律的学生更多,但是他们这种随心所欲的学习方式,却将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一般人不说,就是连诸如帕德勒斯基这样的音乐天才以及诺帝卡与山布里奇这么著名的演唱家每天都要坚持练习,以让自己达到一种可以“随时演唱”的状态。一位著名的歌剧明星曾这样对身边亲密的朋友说:要是我有一天忘记了练习的话,我就觉得自己的声线下滑了;要是我两天不练的话,我的朋友就会注意到;要是三天不练的话,观众们就会察觉。”

罗斯金极为重视秩序与规律,甚至将两者称为“比力量本身更为高尚”。它们对塑造成功生活的重要性绝没有被夸大。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都将他们取得成功的经验归结于在儿时养成的习惯。正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习惯让他们有序地安排事情,让时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父母们从小就应培养孩子有条理与有序的习惯,坚持以下两条著名的格言:世间万事,皆有其理”“世间万事,皆有其序”。这绝不是鹦鹉学语,而是正确生活方式的一个基本原则。倘能坚持这些原则,世上失意的人将减半。失序与困惑,缺乏方法与体系,这些容易滋生心理与道德上的疾病,让我们活得不顺心、闷闷不乐。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一些能力平平的人竟能比那些更有能力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就呢?稍微探究一下就可知道,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养成了事事有条理的习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即使自身能力一般,也能取得不凡的成绩。而一个能力超群的人,要是没有养成系统与有序的习惯,也是难有作为的。没有严密的组织与秩序的话,任何重要的组织都是很难建立起来的。诸如约翰·沃纳梅克、马歇尔·菲尔德与菲利普·阿莫尔这样拥有大企业的人,无不具有组织管理的天才与深谙规律重要性的视野。

阿莫尔说:“在我的一生中,我总是跟随着太阳的脚步。无论在六十岁或是在十六岁,习惯都是很容易养成的。每天,我在五点半或六点的时候吃早餐,然后步行到我的办公室,此时已经是早上七点了。我深切地明了,要是我们都不需要等待别人过来催促我们工作的话,这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啊!中午,我一般吃面包与牛奶。午饭后,我通常还要睡一下,这让我的身心重新焕发活力,为下午的工作准备好精力。晚上九点的时候,我一般都是上床睡觉的了。”

谁能估量这种有序计划的生活习惯在阿莫尔成立芝加哥著名的阿莫尔研究中心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呢?

美国一间最大的零售商店的管理监督员说:这间商店的所有事务都按照规章制度运行。这是唯一成功的运行方式,一间大商店就好比一支军队,在每一步的运作上必须要小心谨慎。一步走错,可能就意味着几千美元的损失,正如在战场上,一个错误的战术可能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我们必须要小心计划每一步,避免错误的发生。我们雇佣了两千两百名员工,若每位员工都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这样业务就能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有时,我甚至感觉我们好像只是雇佣了二十二位员工而已。”

拿破仑说:“在我脑中,不同的事情被有条理地分类着,就好像一个个抽屉一般。当我想中断某一个思想,我就关上储藏那些思想的抽屉,打开另一个我所想的抽屉。这些并不是混在一起的,既不会让我感到疲惫,也不会让我感到不便。我从不会被脑海中那些不自觉涌现的思绪影响自己的思考。如果我想休息,就把所有的抽屉都关上,然后我就睡觉。每当我想休息的时候,我都能安然入睡,几乎是可以自己随心所欲。”

对一般人而言,任何领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有序与规律的习惯。

杂乱无章与缺乏条理只适用于那些极少数的天才,他们的知识早已溢满,难以进行精确的统计,只能随便地扔下几颗珍珠,让广大的读者或是听者们花费心思去串联起来。布冯说:即便是天才,要是没有规律的话,也仅剩四分之一的能力了。天才们时常变换生活规律,有点让人捉摸不透,有时莫名的让人不解;而有才华的人则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他们的成功源于有规律与有条理的工作。”

路德①在周游各国与积极的身体力行之后,近乎完美地翻译了《圣经》,让整个欧洲为之一振。只有一个词可以解释他的这种创举。每天,他都有一套严格的做事计划。当别人问到他是如何完成这一巨大成就时,路德说:“每天,我都翻译【①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德国牧师、神学教授,开创了宗教改革。】一点点。”没有这种近乎严苛的生活计划,他是不大可能在别的工作之外完成这种翻译工作的。在他一生中,留下了七百卷的书籍。约翰·韦斯利大部分时间都在周游与传教,但在七十岁之前,他已经很悠然地写下了三十二卷八开的书籍。朗费罗在很短的时间里,每个早上抽出时间完成了但丁《神曲》的翻译。

当代一位最负盛名的作家与演说家在被问到如何完成这么多作品时,他说道:“我只是有序地安排时间而已。”

①如果阿佛列大帝没有因为身为英国国王而闻名的话,那么他也会被世人认为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与作家。通过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不浪费任何分秒,他成为那个时代最有学问的人。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他每天将二十四个小时划分为三个相等的部分,其中一部分时间用作处理公共事务和国家的政务;另一部分时间则用于阅读、学习与宗教研究;第三部分时间则用于锻炼身体,参加诸如骑马、狩猎以及各种体育活动与娱乐,然后就是休息睡觉。当时,钟表还没被发明。所以,他利用六根长度一样的蜡烛界定时间,每根蜡烛的燃烧时间为四个小时。蜡烛被放置在宫殿的大门上。当一根蜡烛烧完之后,牧师就会给他提醒。

规律与方法才是真正把握时间的法宝。深谙此道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这些人享受自己的工作,因为他们是【①阿佛列大帝(AlfredtheGreat,849-899),韦塞克斯国王,以击败了维京人的侵略而闻名。】以一种有序、渐进与完整的方式展开工作的。整个过程没有半点仓促与让人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他们能够按照先前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将事情做好。

条理与秩序不仅让我们节省体力,而且是过上一种健康、快乐生活的必经之路。骚塞说:条理,这是心灵正常、身体健康的表现,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和谐以及一个国家的安全。

它的重要性就好比支撑房子的大梁、组成身体的骨头。所以,它是极为重要的。”

卡恩船长的船队被北冰洋的冰山牢牢包围,几个月都没有突围的迹象。但是,他仍然要求自己的船员打起精神,让他们不要被疾病或是物资的匮乏所打倒。他要求船员们必须要严格按照原先每天的职责,履行自身的义务。后来,卡恩船长就这段艰苦岁月做了一个说明,他说:在那段决定生死的日子里,这不仅是为了我自己,也是为了船员,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秩序与系统的行动。要是让他们屈服于自身的生理要求或是一些放纵的行为,那么,我们谁也活不了。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按照原先做事的规则来要求他们。每个小时任务的安排,一些职责的细节的交代,还有宗教的祈祷,餐桌上的礼仪,以及生火、点灯、放哨、查看周围的救援人员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以潮汐以及天空的变化情况为标记。总之,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没有中断日常的生活规律。”

世上没有比毫无规律与毫无章法地工作更让人无所适从与事倍功半了。当一个年轻人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他的一生将注定是一场悲剧。而那些当工作完成之后就把原先的知识扔掉的人,自己时常也会感到困惑,他们是正走在一条失败道路上的人。

不论你是老板还是员工,从商还是做其他行业,有序的安排将所有应该做的事情都简化了,做起来更为顺畅。无论是一架制作多么精良的机器,运行得多么顺畅,若是事先没有正确操作步骤的话,也只能陷入停顿的状态。成功之人都有一套正确的工作方法,事先在脑海中会有一种全方位的思考。他们的工作几乎不会陷入不知先走哪一步或该怎么做的情况,而是先理清头绪,对事物的优劣有一番感知,然后小心谨慎地执行,以求取得最佳的效果。

上帝是有秩序的上帝。世间万物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原则创造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若我们违背他的意志,与他对着干,那么,这样一个没有计划与系统的生活将与所有法则与秩序背道而驰。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