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求旨
作者:田子 时间:2021-07-27 22:44 字数:2770 字

寿王府

“母妃”李清作揖请安道。

“清儿快起”说完二人相携走向大堂主位,李清则在惠妃的右下方落座,身后侍候的丫头懂事的掺上茶水,然后退下。

“前些日子,你妹妹大婚,婚礼用度什么的都是母妃帮着操持,如今闲下来,终于得空来看看你了”

“母亲劳累,需保重身体才好。”

“也就是乏了些,好生休息几日便是了”

李清附和点头,惠妃话锋一转:“说到你妹妹大婚,母亲问你,你可有心仪的人了?”

“母妃怎么问到这个了?”

“只是那日听太子说你甚是心仪那杨家的四小姐,母亲就想着多操些心来问问。”

“不瞒母妃,儿臣对那女子确有好感,只是”

“只是如何?”惠妃疑问,堂堂的寿王爷喜欢一个女子有什么可顾虑的。

“只是,不晓得那女子的心意罢了。”

惠妃翻了个白眼:

“我当是多大的事儿,我去求你父皇下一道旨意便了了,我瞧着那女子也是聪慧伶俐,很是讨人喜欢。”惠妃笑笑,抿了一口清茶。

“可是母妃,那杨家的官位实在太低,她的叔叔也才是个士曹。”李清为难道。

惠妃起身:

“其实那杨家祖上也算是皇族,母妃查了查,隋朝的时候那女子的高祖父是个上柱国,只是后来杨家没落了。”

“上柱国?”李清惊讶。

“所以,门第之事不用担心,一切都有母妃。”

“母妃做事想来周到齐全”寿王笑道。

“那日太子话中有话,母妃可听明白了?”寿王敛起笑容。

“那样明显怎会听不明白,只是你父皇对我越是宠爱一分,他便对我多一分嫉恨,那抓住他把柄的机会又何愁找不着?”

杨府

大院儿里事从没有密不透风的,不多时,杨钊和杨玉瑶之间的谈话,就从过路丫鬟的嘴里传了出来。

“我跟你们说,我刚才在院儿里,听见堂少爷和大小姐吵架。”

“大小姐那样喜欢堂少爷,怎么会呢!你莫不是听错了”丫头们不敢置信,堂少爷是不喜欢大小姐,可也没有理由和大小姐吵起来呀。

“我恰巧路过,离得那样近怎么会听错呢?大小姐喜欢堂少爷,堂少爷却喜欢四小姐,这是大家心里边儿都知道的事,不过是都不敢说出来罢了。”

“对,我刚刚也听见了,说是四小姐好像去了什么忘天阁。”另一个丫头插话说。

“你,你确定是忘天阁?这种大事可不能胡说。”一丫头皱眉,双颊绯红。

一旁的丫头们见了,知道她铁定是知道什么内幕,都一窝蜂的凑过去:

“你知道什么就赶紧说呀,咱们也就是闲聊两句。”

“赶紧说,赶紧说。”

那丫头也不好意思,吞吞吐吐道:

“这忘天阁处在闹市,有一次我出去买菜的时候恰巧经过,当时看着只以为是酒楼呢,那么热闹,后来,后来才看见那些男子竟然与门口的女子搂搂抱抱的进了去,嘴里满是污言秽语,才知,才知……”

“才知竟然是青楼!”丫头的脸更红了。

“什么,青楼,那等污秽之地?”

丫头们听了,面上染上两抹红霞,又接着说道:

“这就是说,四小姐去了青楼,而堂少爷是因为此事才和大小姐吵了起来。”

“也不知咱们的四小姐到底是怎么想的,当初在寿王府的事就闹得杨府丢尽了脸面,如今,竟然还跑去那等肮脏之地。”一个丫头不屑的开口说道。

“好大的胆子!是谁给你们的权利让你们聚在这儿议论主子!”一声厉喝,吓得方才议论的丫头们都失了魂儿。

齐刷刷的下跪,声音颤抖,再不似方才:“夫人”

“府里的规矩看来你们都是白学了!本夫人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收拾了东西滚出府去!要么就自己到管家那儿去领上二十板子!”此言说完便挥袖而去,不待她们作出任何辩解之言。

“春柳”夫人面无表情的吩咐道身边的丫头。

“夫人”

“去,把堂少爷,大小姐还有四小姐给我请到大堂来”

“是”春柳依命而去,这样的情境下,她不敢多说什么,方才在那些丫头相互议论的时候,她跟在夫人身后就瞧着夫人脸色越来越不好,知道这次四小姐怕是又闯了祸了。

那一边,玉娘与青丝嬉笑着刚踏进府门,就看见三婶身边的春柳丫头在府门口候着,玉娘与青丝对视一眼,都不解,还没来得及说话,春柳丫头就迎过来,打量了一番她的装扮,低头说道:

“四小姐,夫人请您去大堂,已经等候了有些时候了。”春柳面无表情,更让玉娘觉得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待我去换身衣服再过去。”

“四小姐不必换了”春柳丫头没再说什么。

但此言却是再清楚不过,八成是三婶已经知道了什么,所以……

“走吧”玉娘也不为难她,知道了便知道了,该来的总会来的,该承受什么她也一人承受。

尚书房

“惠妃娘娘”门口的小太监请安道。

“我来看看陛下,陛下那里可方便?”毕竟是尚书房的人,惠妃还是客气了些许。

“方便方便,娘娘请”说着帮衬着惠妃推开了尚书房的大门。

“陛下万安”

“湮儿来了,来,过来”

李隆基放下手上的奏折,对着惠妃招招手。

“臣妾亲自下厨炖了汤拿来,陛下尝尝?”

惠妃依言来到李隆基身边,将身后宫女手中的补盅和玉碗放在案边,使退了下人。

“这些小事让下人来就可以了,你不必亲自动手”

“若是在寻常百姓家,为夫君洗手做羹汤也是常事,哪里用得着下人来做?”

惠妃将半碗汤递给李隆基,又站在他身后,轻柔的替他捏起肩来。

“只是觉得麻烦了你”李隆基尝了尝,赞道:“手艺又进步了许多。”

“对了,清儿近来如何?”李隆基问起。

“难为陛下还念着我们的儿子。”惠妃假意不满道。

李隆基放下手上的玉碗,牵过正在肩上揉捏的双手:

“这是说的什么话”

“朕有什么好事不都先想着咱们的孩儿嘛,前些日子咸宜成婚,朕赐下一千户,今日你看,这些不满的折子都上到朕这里来了。”李隆基抓过案上的一打奏折掂量了一下给她看。

惠妃知晓李隆基政事上的难做,也软了下来。

“臣妾知道陛下心疼他们,只是眼看着清儿长大,同龄的王爷们都快有孩子了,可是清儿竟然连个侧妃都还没有,难免有些心急。”

李隆基难得的笑出声来:

“朕知道了,今日湮儿表面上是来给朕送汤,实则是想给清儿要一门亲事,说吧”李隆基假装无奈道。

“臣妾心疼孩子是真,心疼陛下也不假,前些日子,臣妾瞧着杨家的小姐倒还不错,清儿也甚是喜欢,就等着陛下的恩典呢。”

“杨家的小姐?叫什么名字?”

“名叫杨玉,大都称她玉娘。”

“既然都觉得好,必然是不错的,朕又如何能坏了一桩姻缘,只是这名字委实不大好听。”李隆基思虑少顷,又言: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曹植的诗,朕看环字就不错,湮儿觉得如何?”

“臣妾也觉得甚好”惠妃面容带笑,附言道。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