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这么闲适地逛着前门大街了,灼华知道马家面馆,刘家的羊肉汤,仙人居的烤鸭,乐丰楼的宴席,都是人间最好的美味。但是已经过了胡吃海塞的年纪,她对于美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兴致缺缺了。
“想要吃什么?”裕王问着灼华,灼华摇了摇头说:“问问王妃吧。”
裕王看着前面牵着世子走着的李彩凤,笑着摇头走到前面。灼华看着裕王一家三口一起走着说笑着,心里满是羡慕,这才是他们应该有的模样。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熟悉的唱段再一次窜进了灼华的耳朵。
不知不觉,灼华竟然走到了最为熟悉的戏楼门口,好久没听的西厢记又一次唱了起来。
灼华提起衣裙,往戏楼走去。舞台上穿着红衣的崔莺莺依偎在张生怀里,吴侬软语,清脆如黄莺般余音绕梁。
灼华一进门,听到只是结局。
一年的忙碌,人们终于有了空闲。整个戏楼里都挤满了人,坐着的,站着的,穿梭在人群中熟练地的小二跑着堂人们脸上的,是笑意。
灼华看着他们曾经常坐的位置,坐着一对恩爱夫妻,夫妻身边两个孩子也一本正经地听着。
而她的思绪,回到了许久许久以前她捶打着捉弄她的徐睿,拿着瓜子丢向嘲笑她的周扬,而歌,只是笑而不语往事如烟,年少时一同看戏时的音容笑貌,好似就在面前
灼华抿嘴浅笑,她从来不知道自己会这样回忆过往,是这么羡慕有着一个家。
徐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慵懒倚靠在椅子上听戏的他,却因为那抹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身影,直立起身子。
那是灼华!
他再仔细看去,面前的灼华为什么会憔悴成这副模样?丰腴的身子竟然变得那么纤细,拿着帕巾的手竟然全是骨头,消瘦的小脸竟是那样苍白,而灼华的脸从来都是红润的。
陆嫣随着徐睿的眼光看下去,她僵直着身子。徐睿站起来,向身边的母亲作揖,徐母并没有注意,仍是看着舞台,下面是她最喜欢的牡丹亭。
徐睿下楼,挤过人群,来到灼华面前,不理会后面人对他的厌烦和数落,傻笑地看着灼华问:“还这么喜欢看戏?”
多么熟悉的声音。
“是啊!”灼华下意识地回答,转过身去,看着那温暖的笑意,灼华脸上的笑僵住,呆愣了一下,转身想要离开。
人太多太挤,灼华并没有如愿地轻易逃脱。
徐睿钳住灼华的胳膊,径自决定,“我们找个位置。”
徐睿拉着她左看右看,灼华却并不配合,冷声说道:“我并不想看戏。”
“这样啊。”徐睿看着依然和她赌气的灼华,他不知道灼华要气到什么时候,“那我们出去走走?”徐睿依旧笑着。
灼华挣脱徐睿的手,想要离开,无奈她刚进来找了个偏僻的角落,离大门太远。而身后又挤满了看戏的人。灼华推开徐睿的手,转身正好看到边上的一个侧门。灼华拉开门,逃了出去。
灼华走了两步,又被拉住,灼华想要逃开,却不熟悉这周围的环境,这里不是街道,而应该是戏楼的后院。灼华走着,徐睿跟着,看着私下无人,徐睿大胆地搂过灼华腰,不顾灼华的挣扎,将她带到一角。
“什么时候出的宫?怪不得我找不到你。”
他竟敢埋怨她?灼华瞪着徐睿,为什么现在他要这样缠着她?她不是说过再无瓜葛了吗?为什么以前他能放手,而这次却做不到。
“你在王府?还是在张白一家?”徐睿笑着问,如果在张白一家他不可能不知道,那么肯定在王府。
“你病了吗?怎么这么憔悴?”徐睿说着抚上灼华苍白清瘦的小脸。
灼华伸出手挡去,冷声说道:“我该回去了。”
虽然徐睿的关心让她心中有了一丝温暖,但她告诉自己不能留恋。
“让我送你回去。”徐睿要求,灼华的疏离让他倍感挫败,但是他仍是保持着耐性。
“不用,王爷会来找我。”灼华冷声说道。
徐睿点了点头,仍是牵着灼华的手。灼华也不再挣扎,她本就没有力气,就算有力气也挣脱不了。
感觉到灼华变得乖顺,徐睿笑了笑,她们之间的路还很长,他还有很多年可以等,他早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耐心。
“夫君?”
陆嫣看着徐睿从边上的侧门闪过,也跟了下来,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别的女人咬耳私语,而现在还紧紧地拉着那个女人的手。纵使有再好的教养,女人在这个时候也没有不怒的。
徐睿停下了脚步,侧身看着后面的女人。灼华挣扎着抽回手,没想到徐睿却拉的更紧。
陆嫣仍然保持着该有的教养,保持高贵美丽的模样走向他们,嘲讽笑道:“李小姐?这么巧也来看戏吗?我记得李小姐最喜欢听得是西厢记,不过已经唱完了。现在是牡丹亭,是夫君最喜欢的。我们一起去听?”
“谢谢夫人,我只听西厢记。”灼华说道,干燥的喉咙难受极了,拿起帕巾捂着嘴干咳两下。
“难道王府没有好的药吗?”徐睿有些责备,轻拍灼华的背部。
“牡丹亭感人至深,李小姐应该听一回,这样才能知道比西厢记好。”陆嫣笑着,灼华不做声,陆嫣继续说道:“要不就是李小姐对负心郎的故事情有独钟,这么多年一直喜欢着负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