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轻欢一个下午都在后厨里忙活。
随着汤底的香味儿穿出,一群人围在了后厨。
“姜小姐,您这是在做什么?”小李师傅大着胆,凑到了姜轻欢身侧。
离火越近,越是能闻到这股香味儿。
是排骨汤。
可又有些不同,比起他们做的。
姜小姐这排骨汤炖的,既有骨香,又夹杂着鲜味儿,让人闻着便感觉神清气爽。
“熬骨汤。”
姜轻欢声音很轻,正全心全意的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当中。
回过他们这句话之后,没有再理会他们。
熬汤的同时,姜轻欢准备着各种菜。
她将鸡肉剁碎,做成丸子状的,及其他。
将他们放到了干净的盘子里。
做好这些之后,姜轻欢又开始做小料。
火锅的底料不止要香,还有有一定的辣度,虽然有人喜欢吃菌汤的,但多数人还是追求一个辣感。
且,令姜轻欢感到欣喜的是,这个时代的火锅用的锅是鸳鸯锅。
这样方便了她,也方便了那些食客。
但做辣锅的时候,姜轻欢感觉到了困难,辣椒辣度不够。
即使她已经放了许多辣椒了,但还是没有达到她预期的效果。
“江莫。”
姜轻欢做到一半,停了下来。
她拿起一个辣椒,直接塞进了嘴里,很香但辣味儿不足。
“姜小姐怎么了?”江莫看着姜轻欢直接塞进嘴里一个辣椒,面部表情都随之抽了一抽。
“拿杯水。”
江莫吩咐道。
有几个有眼色的,在姜轻欢吃辣椒的时候,已经去端水了。
“姜小姐。”那人将水送到姜轻欢面前。
“放这儿吧。”
姜轻欢让人放下水,对于他们的反应,有些困惑。
“你们不吃辣?”
江莫摇了摇头。
姜轻欢这才想起,她在梁家的时候,轮到大嫂做菜,大嫂也很少会放辣椒。
只有她,每次做菜都喜欢放一些。
大约是他们习惯了她的口味,才一直没有说。
“这……”没了辣椒的火锅,叫什么火锅。
“辣椒太过难吃了,放到菜里呛人。”江莫蹙眉道。
他曾经尝过一道放有辣椒的菜,吃不过三口,就放下筷子了。
“呛人?”
姜轻欢不解,她处理好一个辣椒,扔进了江莫嘴里。
江莫嚼了几口,由最初的反感,逐渐双眸放亮。
“嗯?不错,这是辣椒?”
江莫反问。
得到肯定后,他又道,“这怎么和我以前吃的有些不一样?”
“那你感觉怎么样?”
姜轻欢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问道。
“不错,算不上很辣,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江莫回道。
“你尝尝这个汤。”
姜轻欢用勺子舀了一勺,递到江莫面前。
江莫小心的从姜轻欢手里接过,尝了一口,面色瞬变,“不错。”
他这声夸奖是真心实意的。
这个汤真的很不错。
如果再麻一些,或许会更好。”江莫建议道。
“你吃过?”
姜轻欢有些讶异,火锅的确是又麻又辣的最佳,可这一个连辣椒都很少吃的人,怎么会知道?
“曾经尝过一道菜,里面放着麻椒。”
江莫的语气像是在回忆。
林掌柜脾气确实差了些,可那手艺绝对没的说,他平心而论,林掌柜的手艺要比姜轻欢好一些,只可惜
“麻椒?哪里有卖麻椒的?”
她正是没有找到麻椒,才没有在往里面放。
这可是火锅的灵魂所在。
若是能找到,再好不过了。
让姜轻欢失望的是,江莫也并不知道哪里有卖麻椒的。
最后,姜轻欢只好用花椒代替麻椒。
至于辣椒,既然他们没有怎么吃过辣,想来这个辣度是可以的。
香味儿弥漫,有人咽了口口水,见姜轻欢要端锅,忙有人上前帮忙,为的便是贴近闻一口香味儿。
“怎么样?”
姜轻欢笑着问那人。
对方有些不好意思,舔了舔嘴唇,“没有闻过比这更好闻的味儿了。”他说完,脸一红,忙走了。
姜轻欢笑看着他的背影,让人将菜也端过去。
“江莫,你把蒋老板喊来。”
姜轻欢吩咐道。
“好。”
江莫没有多问,姜轻欢吩咐之后,他就去了。
一切都准备好之后,姜轻欢便坐在包间等着蒋清郧的到来。
蒋清郧来的不算慢,约莫过了两刻钟,江莫便跟在蒋清郧的身后到了包间。
“蒋老板好久不见。”
姜轻欢站起来迎接。
蒋清郧依旧是原来那副模样,脸上时常带着微笑,给人不远不近很是儒雅的感觉。
“姜小姐,我们可不是好久不见。”
蒋清郧看姜轻欢的同时,将桌上摆放的东西扫视了一眼。
一进门,他便是闻到了香味儿。
如今离的近了,这香味儿便像是在鼻尖。
久久萦绕着。
“?”姜轻欢困惑。
“蒋府的生日宴上,我可是见过姜小姐。”
蒋清郧坐了下来,见姜轻欢还站着,便让她也坐下。
也不等姜轻欢说什么,拿起筷子便是尝了一口。
“不愧出自姜小姐之手。”
蒋清郧赞叹一声。
“正如那生日蛋糕,一块糕点还险些引发命案来。”蒋清郧笑着。
“蒋老板过誉了。”
姜轻欢轻笑一声,“比不得蒋老板,这将军楼如今可是大不如前。”
听着姜轻欢的回怼,蒋清郧呵笑了几声。
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姜小姐今日请我来是有何事?”
他说话的时候,手下一直不停。
这会儿又是夹起个羊肉卷,“请我吃饭吗?如果是的话,怕是选错地方了。”
“蒋老板觉得这个火锅怎么样?”
姜轻欢问道。
“很不错,只是这东西太过常见了,引不起噱头。”
“常见?”
姜轻欢反问。
“可不是,在我们这小县城或许还算稀罕,可在京城等地,这火锅可是已经发展成各种各样的了。”
蒋清郧回道。
“好比你这个火锅,看着确实很新鲜,可也只新鲜在菜的类型方面,味道也很不错,可还没有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步。”
蒋清郧点评着。
“你在京城做的薯条等成功的根本在于稀罕,很少有人见过和吃过,可火锅已经传承上百年了,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