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万骑由城门鱼贯而出。
司徒蓝萱乘着骏马,缓缓走到两军队伍中央。
肃杀。
双方将士均是大气不敢出。
郑康不屑地瞅她道:“不知将军除了身后的兵马,是否还有增援?”
“你既已探过又何必多此一问。”蓝萱扯出一个冷笑,“别说是我身后的三万精锐,即使只剩一兵一卒,也足够反将一军。”
“哼!”郑康强压愤怒抽出佩刀,“本将到想瞧瞧你手下如何特别。”
蓝萱凛冽一笑,亦拔出‘朱光’道:“尽管放马过来。”
郑康心下一惊:她剑术超凡,他完全没有胜算。于是速问:“怎么将军要亲自出战吗?”
“怎么将军不敢迎战吗?”蓝萱面露讥诮,“哦——”故意扫了一眼他身后众将道,“差点忘了,你们中无人是我对手呢。”
“哈哈哈……”沉默不语的上官蘅终于长笑道,“你以为你真是无敌吗?”
“莫非上官城主也有意与在下一战?”蓝萱清丽的眸子透出寒芒,“等不到,我带千军万马踏平你东夷那天了?”
四道摄人的光魄一交锋,近处的亲兵皆被冻住。
“退!”两人同时开口,身后的军队便齐唰唰退走七步。
下一刻,蓝萱懒懒道:“都下去吧,本将一人应付足矣。若是不幸牺牲了,记得替我报仇。”
“是!”身后的青年将领们没有丝毫迟疑,整齐离开。
接着,蓝萱扫向对面傲然道:“一起上吧,看看我是不是真能无敌。”
盟军数十将领相视颔首,上前将她围在中央。
最后仰首看了眼苍穹,女子手中的光剑骤然出击……
白麾鼓猎,风絮掠过叶眉,晨曦中,她提剑起跃,摧断多少英雄坚心。
第一剑,斩下一人手臂,白靴踏上第二人肩头,长剑一翻,继而削去第三人头颅。
第二剑,内劲反射回喷薄的鲜血,她锁住一人咽喉,眉心一拧,剑已拦腰砍去。
第三剑,连挫三人,四方炸响。
第四剑,穿敌膛而出,斜劈二人。
第五剑,当空披靡,一分二,二分为四,对手四分五裂。
第六剑,第七剑……
清叱,真力骤聚,血翻,千军抽气。哀,蓄积半生的愁苦随剑浪划出。痛,郁怀红尘的磨砺自剑锋破空。亲缘、战火、情劫、生死,片片掠过,幕幕放送。是非难言,爱恨半生。
终于,她抬起剑,击向最后一个对手。
这一剑,无声、无光、无气、无意,返璞归真,聚剑于无形。剑未至,对手已然弊命。
鲜血温热,沿着冰冷的剑身滴淌到地面。
洁白的大麾沾满猩红,雪颊却依旧纤尘不染。
雕像一般面无表情,蓝萱执剑默然立着。
北风偶而送来几声细碎抽吸,整个战场无人再动。
残忍么?是的。她从未像今日一样出手辛辣;
震撼么?一定。未曾有人见过如此干脆的屠戮;
恐惧么?绝对。不会再有人敢独挑这个冷酷的战神。
良久,盟军队伍走出几个士兵,他们的任务是领回各自主将的尸首,却因被女子威凛所摄,未敢向前。
蓝萱冷笑一声,翻身上马走回已方。
身后的断体残肢纵横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拼不出本来面目。
城门在这时被关上,战马上的蓝萱慢慢抬起了左手,上官蘅亦缓缓地落下了右手。
终于,两军开始动了。
号角呜呜吹响,密密麻麻的箭矢从新军这端最先射出。
人流涌动,千刃万器一交锋,天地为之变色……
三万新军,众志成城,竟生生抵住了对方第一轮攻势。
第二拨冲击一至,新军精骑却忽然散开。只见他们分纵队长驱敌方阵营,盟军步兵一时被生生切开数份。
“云清,看你的了。”蓝萱笑望一眼骑兵营,宝剑碎光、勒马侧翻,近处的几个敌兵便被挑飞。
修罗地狱,屠戮残磨,血色渐渐在无垠的荒野上晕开。
五千精骑不负众望,等到第三次冲撞时,虽已折去一半,却使对手付出了数倍的代价。
然而,十几万盟军还是朝城的方向压了过来,人浪灼热、呼吸沉闷,苍茫大地顿时被踏出无数印痕。
马上,蓝萱轻轻喘着气,挥剑无数,手臂已开始泛酸。体力在迅速消减,这场战争本不具任何胜算,更何况,她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
“叮叮叮……”她及时地挡开一阵乱箭,眼前是数百骑兵的围截。
疲惫,她面无表情,只觉无奈。
亲兵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鲜血汇进洼地,蓝萱望着密麻如雨的敌军,忽一闭眼,跃离战马……
凤鸣,自凌霄而下,红长艳丽的剑光就此破出。
一剑、两剑、三剑、四剑……
马声嘶绝,千军凄嚎。
雪颊渐渐透明起来,劲力涸竭,剑却不断,她遗世独战,竟与手中那道红光慢慢融为一体……
“师父,以何御剑可以无绝?”雪衫少女于风中问道。
“心。”白衣男子一叹,“心若坚忍,剑即长存。”
少女似懂非懂,只俯瞰着足下沐光绵延的山河陷入沉思。
吾御剑,剑即是吾。
会心一笑,蓝萱终于脱力,向地面坠落。
当时懵懂、那时疑惑,等到答案寻解时,却已万分疲惫。
耳边充斥着杂乱的声响,恍闻战场声势更大,美目脉脉,望穿蓝天,一片冰心却只剩牵挂……
终于,她落入一个温暖的怀抱。
熟悉的温度,有力的心跳,痴怔看着前方龙啸的金色剑芒,她怔住难动。
温热的气息贴在耳边,“是我。”来人用左臂紧紧圈住她,“你受委屈了。”
紧接着,男子带着她提身飞起,又荡出一剑。
金光四衍,腾龙傲啸,敌阵中便响起无数哀嚎。
喉间酸涩,半空中,对上男子深情的眸子,司徒蓝萱潸然泪下。
鸿兴五年二月七日,梁王夜臻麟率十万王师抵达沧阳南境。
历时三天激战,十六万盟军终于退兵沧阳,回返东夷。
同月中,天祐郡攻克,左卫大将军刘佚率部东进。
左骁卫大将军秦紫婴、右骁卫将军沈裕嘉共携八万新军东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