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中天的时候,庆帝和诸位考官驾到于勤政务本楼,随侍庆帝左右的除了奉之公公还有主持这次科举考试的礼部尚书,苏夷光的父亲、太子懿、在吏部担任吏部侍郎的四皇子萧瑾酃。
众人行礼后庆帝带着太子、四皇子等缓缓入座。
苏夷光自从进入太乐署后就没有回过苏府,苏覃一段时日不见自己的二女儿,没想到她此刻出现在这里,露出惊讶的表情:“夷光,你……”
苏夷光这才发现就连太子也没有带着太子妃来,硬要说在场有什么女眷的话,那就是承明殿前修仪,赵紫诺的姐姐赵紫萱。
修仪、修容、修华这三个品秩是宫中女官称号,是皇上钦点士族家有才华的小姐担任。这三个品秩比较特殊,只设于承明殿和东宫的明德殿,主要职责是随侍笔墨,偶尔也参与政度的起诏。因为常年随侍帝王或者太子身边,非常容易成为其妃嫔。这三个品秩是对一个女子才能的最大肯定,也是皇帝对其家族恩宠和信任的体现。但是,由于其职能的特殊性,如起草密诏等,所以担任此职在二十五岁之前不可婚配,一经婚配,必须任免。值得一提的是,七皇子的母亲丽妃胥氏之前就是庆帝的殿前修华。
庆帝一进来也看到了她,又见她身旁站着萧瑾尘,不禁皱起了眉。
苏覃见庆帝面色微沉,低声道:“夷光,今日殿试,你还是快回避下吧。”
苏夷光正要开口,萧瑾尘微微行礼,抢先笑道:“苏大人,是我带夷光来的,夷光慧眼,不妨让她在此看看。”
“七殿下此言差矣,苏二小姐有慧眼,难道在场的皇上、太子殿下、四皇子殿下和各位考官大人就没有吗?七殿下说话做事素来拿捏得当,今日怎这么不合规矩的带她来殿试?”庆帝身旁的赵紫萱冷笑道,她眉宇间与赵紫诺有几分相似,但是却完全没有赵紫诺的恭顺谦和,而有一种咄咄逼人的凌厉在其眉梢。她之前已有耳闻,出于对妹妹的保护,对苏夷光早有敌意,“这圣驾之前,大殿之上,七殿下对苏二小姐的称呼是否过于暧昧?殿下与家妹婚约多年,也未见直呼其闺名呢,如今对相识不上几月的苏二小姐倒是熟稔?”
苏夷光见她句句带讽,修眉微颦,上前行礼道:“臣女见过赵修仪。七殿下于臣女也有过救命之恩。承蒙七殿下不弃,以朋友之道相待,朋友之间可非称其名呼?七殿下此举于理于情,并无不妥。还望赵修仪不要拿此说笑,免得不明事理的人听了去,以讹传讹,倒是误了修仪的本意。”
“你……”赵紫萱见她打了个太极拳,将问题又往她身上抛,凤眸一瞪,刚要反驳,萧瑾尘俊面含笑道:“赵修仪,我们便不要宣兵夺主了吧,今日的口舌,不妨都留给众位考生来发挥。”
大庆帝知道对于苏夷光的事,赵家颇有微词,方才便让赵紫萱逞一逞口舌之快,却不想被苏夷光盖了一个哑巴亏,只能开口和事:“尘儿此言对极。你们之中,谁是简玉珩啊?站出来让朕看看。”
苏夷光心下微喜,想着萧瑾言果然没有食言,如此,简玉珩的仕途便算是迈出了仕途的第一步。
简玉珩缓缓从考生们之中走出来行礼:“学生简玉珩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庆帝深沉的眸子微微眯起,显然有些惊讶方才萧瑾言开口要提拔的军师竟然是这样一个看起来病怏怏的年轻人:“起来吧,言儿方才说要提你为此次玉城之战的军师。你们是怎么相识的?”
“回陛下,学生今日刚刚与六殿下相识。”简玉珩道。
“哦?”大庆帝转向萧瑾言,“既只是一面之缘,你怎知他可当此之职?”
萧瑾言微微扬唇:“回父皇,儿臣同意七皇弟的话。”
大庆帝道:“这是什么话?”
“七皇弟方才说苏二小姐有慧眼,简玉珩其实是苏二小姐这个伯乐先发现的。儿臣今日见他对阵法很有见解,对于现有的一些妙阵的不足之处也是手到阵解,实在是难得一遇的人才。”萧瑾言道。
又是苏夷光?大庆帝微楞,他本以为苏夷光只是徒有美丽的皮相,所以才让自己的几个儿子对其有心,不想她的确有很多过人之处,也许可以利用……大庆帝道:“言儿很少夸人,那就如此。简玉珩,封进士,随军出征。”
“谢主隆恩。”简玉珩拜礼。
“免礼吧。”大庆帝点点头,目光往众位考生身上一扫,道:“今日殿试,诸位就先来一首试帖诗。现在是夏日,考一首以春夏咏寒冬。会试第一名听闻是沈家的沈尔岚。尔岚,不如就你先来。”
大庆王朝有四大家族人丁兴旺,家底丰盈,相互间的争斗也不断:胥家、沈家、祁家、穆家。沈家是皇太后的娘家,沈尔岚更是皇太后非常钟爱的孙侄,听闻自小聪慧,三步成诗,今年刚到试举年龄,会试就拔得头筹。
“学生遵旨。”从人群里走出来一个锦袍的少年,笑起来露出一排整洁的牙齿,眸子一动张口就来,“飘絮因风起,秀极冲青天。桂枝片玉堆,马踏深浅无?”
苏夷光闻诗不禁露出赞叹的微笑,沈尔岚年纪不大,不但才思敏捷,而且用词清爽,抒情大胆,一扫宫体诗的陈华谄媚。
“苏夷光,朕看你在笑,不如你来品评一下尔岚的诗?”大庆帝目光落到她脸上。
苏夷光闻言不慌不忙走上前,对大庆帝和沈尔岚各行了个礼道:“臣女才疏学浅,就献丑瞻仰一下沈公子的才情,还望见谅。”
沈尔岚回头就看到一个白衣翩翩的少女含着笑看向他,她冰肌雪肤筑起的清丽容颜有月的高华,有雪的莹透。她漆墨无边的眸子里缭绕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深陷其中,她笑,带着朱玉敛而不发的光晕。惊鸿一瞥,大抵就是这样的场景。
“沈公子以春夏之柳絮代冬雪,以桂枝片玉代碧草,亦代此次科举,并以踏马出行试问此诗结果,实在妙极。”苏夷光笑道,“句式工整,韵脚天成。臣女只能叹一句‘马踏深浅入时合’了。”
沈尔岚眯眼一笑:“苏姐姐过奖了。”
赵紫萱道:“苏二小姐你说好,我却认为不妥。既然是试帖诗,都是六联或者八联。天地之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不能乱。不合乎规矩的事,也就不能赞同。”
苏夷光微微一笑:“规矩由人定,若不懂变通,人也就如草木般木讷。作诗胜在神韵,沈公子四联诗,意尽,诗尽。”
“好一句‘意尽’!”大庆帝笑道,“苏夷光,难怪朕的太子总是说你才情不凡,要赐殿前修仪呢,哈哈。”
闻言,太子懿首先面色一变,其实除了迎夏之宴那天以后,他再也没有向父皇提过修仪一事。对于苏夷光,皇城中传言甚多,大多是关于七皇弟对她有意的,但是太子自己知道,其实六皇弟仿佛也对她有些上心。介于赵大人的关系,父皇对于七皇弟和苏夷光之间大抵是存在疑虑的,但是,这个契机说不定会成为削弱翰林院或者三省势力的机会——这就要看父皇更倾向于哪一边。至于六皇弟那儿,父皇也有可能用苏夷光来试试他的野心。但是如今托词到自己身上,父皇怕是想将苏夷光收到宫中,以官职为由拖延其婚事。虽然自己曾想将苏夷光收到殿前修仪,不过现在却是不想了——这样一个人,不该卷入宫中的纷扰。
于是,太子懿只是淡淡笑道:“父皇又要打趣儿臣了。”
大庆帝见他不再提修仪之事,心底有些诧异,但也就此言罢。
试帖诗过后,又继续考了时务策、史科、明经、道举、兵策、杂学、算术等。
殿试最后的结果,最年轻的的沈尔岚没有悬念的拔得头筹,成为这一届的状元郎。榜眼得主却是会试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子,名叫柳渊,据说是布衣出身,虽然文章用词太过花艳,却是一个对民生很有见解的人。萧瑾尘的表哥,就连眉梢都透着倜傥才情的胥长卿摘得探花之位,这个头衔倒是与他特别的相称。值得一提的是,简玉珩在兵策、算术等方面表现卓越,拔得二甲传胪。
其他二、三甲进士半月后举行朝考后再由吏部具体授职,不过大势都已定。这一届的科举考试,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感言:大家好~今天的更新来的有点晚(差点就关电脑睡了忘记更新
存稿快用完了,感觉有点焦虑呢!
请大家不要大意的给我留言,让我有奋力写稿的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