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老师们的活动范围很有限,早上进了校门,行进的线路基本就定了:饭堂、办公室、教室,喜欢锻炼的下午四点半后可下楼打球;可自从换了新校长,打球健身的壮观场景就不见了。他老了,那把老骨架早就锈住了,对锻炼不感兴趣,也从不说一句鼓励大家锻炼身体的话;不像原校长,把强健体质当作头等大事,还常说要身体好才能工作好。他要求大家每天都要尽可能的挤出时间去打打球,为此还扩建了运动场地,光羽毛球场就有16个,还有十多个乒乓球台,和八个篮球场,为师生锻炼健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只要有时间,原校长还亲自上阵,带领大家一起打球、一起锻炼、一起分享校园快乐的时光。在校长和老师们的带动下,学生也都放下了手机、奔进运动场,一时间,场地都有点不足了,师生并肩打球、并肩作战、共进退、共输赢,真正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如今想起那壮观的场面,还让人感叹不已。林思至今还记得一件有惊无险的事。
一天下午,她和丁老师下楼去打羽毛球,因为下来的晚,没有场地了,她们就与两个学生一起打,一开始还打的很平和,可几个回合下来,学生就完全放开了,全然忘记了是和老师搭档,使劲地挥着拍子,什么险球都去救,啪、啪、啪……:“哎呀,”
“哎呀,完了,打在老师脸上了。”那男孩拿着拍子有点不知所措。
“怎么样,打哪儿了?”林思忙从网下钻过来问。
“你怎么打的,也不小心点。”另一个男孩也从网下钻过来。
“没事,没事,”丁老师手捂着眼睛说,“哎哟。”
“我看看,打哪儿了。”林思也很紧张。
“哎哟,你看看出没出血。”丁老师边说边打开了捂着眼睛的手。
“哎呀,都打红了,”那个男孩一看,就埋怨自己的同学道,“你也下手太很了。”
“我,……,”“惹祸”的男孩说不出话了。
“还好,没破皮、没出血。”林思安慰道。
“你看,好像都肿起来了。”那个男孩又数落起自己的同学,“你打比赛呢?”
“没事、没事,”丁老师见状,反安慰起学生来。
“好在没出血,不然老师就受大苦了。”那个男孩还在说,“还不快给老师道歉。”
“道什么歉,他又不是故意的。”丁老师还为那个男孩开脱。
“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那个学生终于缓过劲来,不那么紧张了。
“你要是故意的,就吃我一拍子吧。”那男还见自己同学道歉了,也轻松一些。
“没事,你们接着玩,我带丁老师去校医室看看。”林思对两个学生道。
一场小惊险就这样过去了,不过丁老师的眉毛处还是鼓起个大包,校医说因为靠近眼角,不好用药,就给她出了个注意,也就是开了个偏方:用鸡蛋在肿起的地方滚动,可以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几天后有望消肿。
既然没破皮出血,丁老师也懒的去医院看,就按校医说的,有时间就用鸡蛋在脸上滚来滚去,知情的明白是怎么回事,不知情的还以为她在美容呢。虽说看上去伤的好像不严重,可还是用了两个星期才完全消肿。看来那男孩跟老师打球就像和同学打球一样,真是放得很开啊!
可眼下,看看球场,空荡荡的,已经没多少人打球了,更看不见师生一起打球竞技的场面。每看到球场上零星的几个打球的人,林思就有一种伤感,她就是不明白,从前那么生龙活虎的校园,怎么一下子就像养老院一样没了生机,偶然搞些活动,不是花钱让所谓的专业公司来策划,就是小打小闹地摆个架子,弄一两个班的学生小小活动两下就大功告成,就能在网上增添一个新闻。这种情形已经出现过好几次,已经形成了一种常态。这哪里是在搞教育,这分明是在做新闻。这校园里已经有一种很浓的商业气氛,一切都是为了宣传、为了出名,整个学校都很浮燥,只要能搞点响动、鼓动点声音、吹出个啥风,都被认为是创新,不管它对教学是否有促进作用。说穿了,这就是急功近利、功利思想在作怪;这也是心地不纯的新官上任后常犯的通病。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林思近来常想起这句古诗。看看如此沉寂的校园,也只能再叹息一声了。
2
早上刚上完第一节课,回到办公室,就见许老师在生气地在和汪老师说着什么,林思没想问,而是坐下来,要喝点茶,休息一下,可一个敏感的字眼还是钻进了耳朵:小特工。许老师为人和善、谦让、从不与人红脸,可眼前的她一改以往的文气样儿,声音急促,脸色通红,看来是心律过速了。
“亏他们想得出,还在每个班上都安插‘小特工’。”许老师好似有意大声说给林思听。
“你听谁说的?”汪老师问。
“吃早餐时听万老师说的,她们办公室的人都知道。”许老师回答。
“什么时候的事?汪老师又问。
“她们说有一个多月了,是秘密进行的,连班主任都不知道。”许老师更气了。
“那她们是怎么知道的?”汪老师不明白。
“有学生不愿意干,就跟班主任汇报了。”许老师答。
“看来这事还真是不得人心啊,连学生都不拥护校方的决定。”汪老师道。
“教学生背后使黑枪,打小报告,这算什么教育?”许老师仍然很气。
“别看学生年龄小,还是有辨别能力的,错的就是错的,不管是谁的决定。”林思也听明白了。“有意见为什么不当面提?为什么要秘密上报?要教会学生什么?”
“这些领导是真的要与老师们为敌了。”汪老师评论道。
“这不是在收集‘黑材料’、这不是要整人了吗?”林思说。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用得着这么卑鄙吗?”汪老师接着说。
“比这卑鄙的还有呢,”许老师提高了声音,“听说还不允许干‘小特工’的学生把自己的这份特殊工作跟父母讲,要对所有的人保密。”
“家长们是信任学校才送孩子来上学的,他们做梦都想不到学校在教学生做背后搞鬼的小人,这有辱学生的人格。”林思说的很尖锐。
“你说,哪个老师没兢兢业业地工作?如今有个工作不容易,大家都比着、拼着干,谁想过混?”许老师接着道,“现在还有老师住在院里呢!”
“现在的领导一没水平,就会干些不着边的事,就是想靠下作的手段管死别人。”汪老师也很生气。
“那是不自信,是无能的表现。”林思喝了一口茶,“没有民主的、宽松的、人性化的管理,只能事与愿违,激化矛盾。”
“吱吱吱……。”这时电脑上传来QQ的叫声,三个人回到各自的电脑前。
“哈,QQ群上有人在讲话,大家都知道这件事了。”许老师激动起来。
“据说督导组组长在每个班秘密安排了一位学生,给老师偷偷打分,一个月秘密汇报一次,要求这个学生不能跟任何老师讲这事。好像他们设计了几个项目,对老师上课情况偷偷记录”,老树枝是QQ群的常客,“我已调查,确有其事”。
“老树枝是谁”林思问。
“不知道,大家都用化名,说话比较方便。”许老师道。
“现在参与的学生也有争议,有人愿意干:这是学校布置的特殊任务,不能告诉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他们认为自己的任务很‘神圣’,是“地下工作者;也有人不愿意干”。老树枝再发一条。
“这简直是在误导学生。”小活鱼也吱吱叫了起来。
“东厂!”绿叶ABC也来了。
“明朝的东厂那多厉害,有的大臣在家里和朋友说句玩笑,第二天就被皇帝给杀了。我们学校现在也有东厂了,那太可怕了啊。”一河水也跟进来。
“别激动,他们都是督导组安排的‘信息员’。”外来人说。这外来人可能就是督导员,是来解围的。
“信息员”的做法有害无益:1。培养学生‘打小报告’,对孩子的身心不利;2。激化师生矛盾;3。误导老师为了不被报告而不去管理学生,从而直接影响教学;4。对老师造成极大侮辱。”还是老树枝反应快。
“希望有关领导三思后行,一切措施应该多方面多角度的考虑,不要一拍脑门一个想法。要深思熟虑。”绿叶ABC又发言道。
“学生可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呀,好可怜,让他们干这等高难度的事情,既要公正又要客观,这需要很高素质呀!”一江春水也加盟了。
“如果偷偷打分事情当真,就是挑拨离间师生关系,侵犯人权。”小活鱼又叫了一声。
“不让老师和班主任知道就是不对,督导员为了学校可以提合理的建议,领导也不应该同意这个所谓的“信息员”做法,因为它不光明正大啊!”阿哥哥也来了。
一时间,QQ群前所未有地热闹起来,很明显,这事对老师们的伤害很大。
每年教育局到学校来测评校长都是公开找老师谈话,没有安插”特工”,做到阳光透明。可学校怎么会这样做?新官上任,总有人要表现、讨好领导,但不论怎样,都不应该以牺牲老师们的利益为代价,领导更要谨慎对待,否则难免要激起公愤。
林思认为,有督导方案好,但为何不在全校公开宣传?造成一种声势,做到家喻户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本来是件好事,现在却把学生们变成了‘小特工’,他们也当然的成了“地下工作者”,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具体都设计了那些让学生扣分的项目,应该让老师们知道,才能防患于未然,何必要等到事发之后亡羊补牢。
给老师秘密汇报,先不说对老师们是否公平,更重要的是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在他们年幼的心灵里埋下了祸根,不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百害而无一利。教书育人,学校这样做,对得起家长吗?他们若知道孩子在学校做“特工”,该多担心!今后他们会怎样?大家都知道抽烟上瘾,戒烟难,一旦学生养成了背后打小报告的毛病,那就扭曲了学生的心理,后患无穷啊。
“学校管理不应该采取伤害学生成长的方式进行。一万个理由也不行!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要为学生的今后着想。”林思也叫了一声。
“你说这种歪招都能想的出,他们到底把老师当什么了?”吃中饭时大家还在议论。
“这叫双管齐下。”
“怎么讲”?
“你想啊,那一箩筐新官部长给校长多打几分不成问题,可要看注每个老师就不可能,那就要靠学生。”
“老师有什么好看的,大家都接受过这么多年的教育,都是凭良心工作的。”
“他们若不是别有用心,就不会出这损招。”
“中统那一套都用上了,真是把老师当敌人了。心寒啊!”
“你看《潜伏》了,还中统呢,这是文革。”
“要不是学生‘出卖’了他们,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学生还真是有辨别能力啊。”
“可惜啊,有些人连学生都不如喔。”
“过去怎么不这样?他这老头一来,什么都不如以往了。”
“这叫上梁不直下梁斜,上行下效,学的还挺快呢。”
“学点啥不好,偏学玩阴的那一套,不得人心。”
“亏他们还是人民教师,这不是教唆学生背后捣鬼、阳奉阴违吗。”
“说轻了这是失职,没有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说重了,就是违反了教育法。”
“都是跟那老头学的,就知道搞暗箱操作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