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且看红尘几多变
繁华过后,且看繁华 君臣之间
作者:方如梦 时间:2018-05-18 03:56 字数:3283 字

  冬日的天亮的晚。

  顾婉筠身穿貂裘站在被夜色笼罩的雪地上,看着自己家的院子。

  虽说自己出嫁是迟早的事情,然而真的到了别离的时候却依然觉得伤感。

  雪光反射着星辰的亮光,在尚未苏醒的正阳城中,顾家庭院更加显得寂静无声。顾婉筠慢慢走在雪地中,雪地上自己与凤莲的脚步发出细碎的声响。

  顾婉筠的目光眷恋的扫过大雪中的院落。

  如今这庭院中到底种的是蔬菜还是花卉都已经被大雪覆盖,变得不再重要,白茫茫一片雪光中,唯有这庭院的影子投射在大地上。这座经历了将近百年的顾氏庭院清晨渐渐出现的亮光中,呈现出一种精致的庄严。

  虽然纤弱却坚不可摧不容轻视,安静的注视着顾氏一代又一代人的兴衰起落。

  庭院东侧的书房中,烛光晃动。

  顾婉筠凝视着烛光。自从君闻磬教授顾正则以来,每天卯时准时与顾正则温习功课。已经八岁了的顾正则,倒也对此并无异议,从不赖床,按时去温习功课。就这一点,颇令顾婉筠心中感到安慰。

  书房中朗朗的读书声一声声传入顾婉筠耳中,顾婉筠微微笑了,站在雪地中,侧耳倾听。身边高大的松树轻轻抖落下来一点雪,落在地上,落雪的声音合着顾正则的读书声,一点一点的印入顾婉筠的心中。

  顾婉筠努力的去记忆这些景象,便如画册,将来总有那样的时刻,她会去一遍又一遍翻阅这些记忆,仔细的去想这些记忆中一点一点的各种细节,甚至这雪中空气清甜的味道,都将是这段岁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早就知道迟早有一天会有别离,她会离开这座院落嫁到别处去,然而此刻的顾婉筠终究还是有些怅然。

  与平常的嫁人不同,她这次的别离,应该是此生再无机会回来这院落中了。故土尚且不可再回,更何况故居。顾婉筠看着庭院中的树木,却不知若是再过百年,这树是否将会亭亭如盖,遮挡住整个庭院?

  顾婉筠任由心中各种情绪纷纷扰扰,天色终于在这纷扰中渐渐透亮。

  读书声停了下来,顾正则的早课结束了。顾婉筠微笑的看着顾正则前脚恭恭敬敬的从门内退出来,后脚就如脱弦之箭,连蹦带跳的消失在长廊之后。

  凤莲微笑道:“小姐,今天是小郎主去明光殿当值的日子,他昨天跟我说天子这两天开始加强了明光殿侍卫的操练,像小郎主这样刚到明光殿当值的子弟们都得按时去教武场练习,武卫将军亲自去教他们。”

  顾婉筠好奇道:“武卫将军柳凤?柳将军武艺高超天下闻名,让他亲自去教像正则这样的小孩子岂不是大材小用?”

  凤莲笑道:“小郎主说武卫将军教的很认真呢,出操跑步舞刀弄剑一样都不少,稍微一偷懒就要受罚。”

  顾婉筠有些担忧却又有些好笑的看着凤莲,凤莲看出了顾婉筠的担心,便笑道:“不过小郎主自己很喜欢这些啊,每天回来都会很开心的跟我演练一下新学的武艺,吼吼哈哈的很认真呢,还说武卫将军夸他,说顾家到底祖上出过武将,小郎主真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太阳终于升了起来,顾婉筠看着飞檐上闪烁的阳光,一只原本停在飞檐上的鸟在阳光中一飞冲天,飞到了清晨霞光中五颜六色的天空里。

  顾婉筠凝视着这飞鸟,微微笑了:“若是如此,我这一去,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凤莲点头:“可不是,那天尚书令也说了,以后他会亲自教授小郎主读书。尚书令的才气也是名动天下,君先生都佩服的紧。有着这样的文武功课,小郎主往后的日子只会更好。”

  顾婉筠微微点头,轻轻叹了口气,这件事情最圆满的解决方式,莫过于此。若是自己坚持不去草原,除了所有人都失去很多之外,并没有什么好处,倒不如好好的面对生活,得失原本也在寸心之间而已。

  顾婉筠踏入了书房门。

  端坐在书房中的君闻磬闭目养神,并未察觉顾婉筠的到来。

  顾婉筠仔细看着君闻磬的脸,也许是早起的缘故,君闻磬的脸上略有倦色。然而除了疲倦,君闻磬脸上的悲哀若隐若现。与平日里镇定自若的样子大不相同,君闻磬此刻脸上的悲伤让君闻磬突然间显得有些苍老,是什么事情让君闻磬如此悲伤呢?

  凤莲在一旁轻轻喊了一声:“君先生。”

  君闻磬闻声睁开眼睛,轻轻抬头,目光正好与顾婉筠相对,目光中也充满了沧桑与疲倦,似乎看着滚滚红尘已经看了太久。

  君闻磬凝视着顾婉筠,并不开口说话,目光却如利剑一般犀利的洞穿人心。

  顾婉筠直对着君闻磬的目光,这目光让顾婉筠有些好奇与着迷,似乎这目光能够穿透历史的迷雾,看到未来看穿过去。

  假如能够看透命运,假如能够看穿人这一辈子的起伏跌宕,是不是生活就会变得更容易一点?又或者人这一辈子总是在艰难中前行,前途茫茫后退无路,除了咬紧牙关的一个“挺”字,却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面对人生。如果是这样,知道了命运反而不如不知道,不知道的话,还能凭借一腔无知的勇气一往直前,若是知道前途险恶,又哪里来的力量继续往下生活呢?

  未来是更好还是更坏,哪里有那么多的勇气去猜测,只是强撑着过一天是一天。

  未来不可预测,往日不堪追忆。

  过了良久,君闻磬垂下目光,轻轻起身问道:“不知公主前来有何贵干?”

  顾婉筠沉默不语,君闻磬却也不催促。

  良久。

  顾婉筠轻轻冲君闻磬施礼。

  君闻磬却也不拦着。只是看着顾婉筠盈盈下拜。

  待顾婉筠从容行完礼,君闻磬方才开口,声音透着些许的沙哑,却听起来依然沉稳,这声音有种奇特的令人安心的力量,所有不可能之事在这声音面前都会变成可能:“侍奉大正公主,是君某人分内之事,公主去哪里,君某人自然追随去哪里,水里火力,但凭公主吩咐便是。”

  顾婉筠凝视着君闻磬:“君先生,我此番前来的心事,既然全被君先生说中,那么多余的废话我也不再说了。往后的日子,劳先生费心。”

  君闻磬看着顾婉云,慢慢俯身对着顾婉筠也郑重的拜了下去。

  顾婉筠有些吃惊,然而君闻磬眼中有些东西却让她无法多说什么,便站在原地,受了君闻磬如此大礼。

  君臣之分已定,从此再无更改。

  君闻磬站起身来,看着顾婉云,轻轻叹了一口气:“公主,君子择明主而侍,从此之后,君某便一心一意追随公主。”

  顾婉筠看着君闻磬,一颗心终于在君闻磬沉着的目光中渐渐的踏实了下来,微微笑道:“君先生,你我既是君臣,更是朋友。先生才高八斗,肯来帮我,我并不敢妄尊自大轻慢先生。自此往后,婉筠与先生同甘共苦,凡有国家大事,必不欺瞒,定与先生商议而后行。”

  君闻磬听了这话,侧头凝视着顾婉筠,仿佛重新认识一样仔细打量顾婉筠,良久,君闻磬眉间终于露出一丝欣慰之色,之前的悲哀在这欣慰中慢慢淡去,终于只剩下往日的镇定与从容。君闻磬轻轻叹道:“往日多有王孙公子邀请君某相助,然而从未有一人如公主这般胸襟。君臣相遇,贵在投缘。今日君某得公主此话,心中感激无以言表。公主请放心,往后君某必定事事为公主尽心谋划,不负公主知遇之恩。”

  顾婉筠微微笑了。

  凤莲在一旁拍手笑道:“太好了,能有君先生跟我们一起去鲜卑草原,小姐和我就都不怕了。要不然就我们主仆两个人孤身去那语言不通一个人都不认识的大草原,想起来就让人害怕。”

  君闻馨见凤莲如此,却也不由得微微笑了,看着顾婉筠道:“公主联姻,乃是两国大事,从汉地去的人越多,对我国声威越有好处。所以按照仪制,公主远嫁,朝廷需得安排好一套班底,各色人等一应俱全,公主要带的东西,也是一应俱全。身处这些人当中,只怕比在这正阳城中的日子还要热闹几分,公主对于孤身深入草原的事情,却大可以不必太过担忧。”

  顾婉筠一愣,这等事情,却是她从未想到过,细细思量之下,有些奇特的感触。她自己从未认真考虑过“公主”二字的意味,始终以为是自己换来顾正则仕途太平的筹码而已,然而看着君闻馨,在这个充满了冬日暖阳的书房中,顾婉筠终于认真开始观看自己的命运。

  前去草原,她便是大正国堂堂的长公主。

  那顾氏的孤女,从此往后,便将消逝在历史中,滚滚红尘,碾过去的是孤苦无凭的顾家孤女,而握着这红尘缰绳的,却是大正国的金阳公主。

  君闻馨仿佛知道顾婉筠的想法一般,并不去打断她,只是微笑垂手站在一旁看着婉筠。

  良久,顾婉筠缓缓坐了下来,看着书房中君闻馨的各种书籍:“我对羽真鲜卑一无所知,若是先生知道,能否对我讲讲?”

  君闻馨微微笑了,阳光闪耀在顾婉筠眼中,照的书房中一片明亮。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