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时光交错的旅行
正文 舅老爷和知青光头
作者:前村梅雪 时间:2018-05-18 06:53 字数:2145 字

  下午我和舅老爷宝泉去二队玩,他们下午的工作是倒粪,就是把晒在场院的粪堆翻个各,粪堆里掺了黄土又晒了个把月,粪早已变成一块块的土卡拉,基本没什么臭味了。

  几个戴草帽的年轻姑娘把我拉到树荫下,唧唧咋咋地问我一些城里的事。如意是个很妩媚的女人,看我舅老爷的眼神中总带有一种暧昧的意味,她的头发不好,又黄又稀,所以特别羡慕别人的一头秀发。

  她问我用什么洗头,能让头发这般柔顺光亮。我告诉她过去一直用面和醋洗头,现在用洗发水。她说:“面和醋虽然养头发但味道不好,还是洗发水好,洗完香喷喷的贼好闻。”

  一个五短身材,名叫小佩的姑娘插嘴说:“我奶奶一直蘸吐沫梳头,七十多岁了都没白头发。”

  如意捂住嘴干哕了一声,没好气地刻薄道:“以后在大众广庭之下,少说你奶奶那点怪癖行不,我就是满头白发也不蘸啥吐沫梳头。”说完把小佩晒到一边又问我梳的发型是不是在“耽美”剪的。

  那时候“耽美”是沈城最有名的理发店,农村人结婚能到“耽美”理个发做个发型是很有面子的,其实我只是将长长的头发向后梳了个半马尾,那有什么名剪可言。小佩并不介意如意的尖酸刻薄,尽管表达自己的观点。

  “卓玛这个发型好看是好看,但要看谁梳,咱们要是梳这种发型还不光屁股打灯笼自己献丑。”

  “你是你。别把别人也捎上。”

  如意打心眼里瞧不上小佩,白了她一眼,又在我的裙子上摸摸,“是花贡缎的,中间还特意剪开从新压褶接上,老好看了,你姥姥真会打扮你,随便一块布就能做出这么时髦的裙子。”

  如意话音未落,宝泉就凶巴巴地走过来召呼几个姑娘去干活,如意摘下草帽一边扇一边朝宝泉抛了个媚眼,“这会儿太阳正足,歇会咋了,干了一上午都晒脱皮了,不信你看。”说着挽起蓝布衫的袖子将嫩藕般的胳膊伸给宝泉看。

  如意的皮肤是真的好,每天这样“锄禾日当午”还能保持这样娇嫩欲滴的肌肤真可谓天生丽质。宝泉斜了一眼如意圆润白嫩的手臂,赶紧将视线移开,但语气却平和了不少。

  “别歇起没完,同样拿工分,别人会有意见知道不。”如意眨了眨水汪汪的凤眼,抿起薄薄的嘴唇笑了。

  我舅老爷宝泉是个复员军人,在部队当过五年炮兵。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被太阳晒成古铜色的肌肤平添了几分男性的狂野和魅力。村里许多姑娘都喜欢他,但我舅太姥爷就认定了小麦这个儿媳妇。

  小麦比宝泉小五岁,她爸和我舅太姥爷是发小,两家从小就定下娃娃亲。宝泉当兵时小麦才上初中,他在部队一共干了五年,回来后又赶上小麦她爸病重,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拖成了村里的“钻石王老五”。

  宝泉当兵的几年中,小麦每年麦收都到舅太姥爷家来帮忙,顺便给两位老人做过冬的棉衣,她和两位老人的关系反倒比和宝泉的关系亲密得多。我觉得宝泉对小麦虽好,但就是太客气了,从来没见两人在一起有过亲密的举动,连说笑都很少,顶多吃饭的时候宝泉帮小麦夹夹菜,小麦则羞得连头都不敢抬。

  晚上光头做东请我去知青点吃炒青蛙腿。葫芦架下,一张拼凑起的饭桌上,放着一盆色泽喜人的蒜爆青蛙腿和一盆香喷喷的土豆炖茄子,两个大盘子里一盘是切成片的洋柿子,一盘是几根顶花带刺的黄花,旁边还有一碗农家自酿的大酱。光头给两个男知青的搪瓷缸里都到了半缸老龙口,给我们几个女生一人开了一瓶八王寺汽水。

  “来,为他乡遇校友干杯。”、

  光头举起搪瓷缸,搪瓷缸和汽水瓶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那个叫墩子的小个男知青啃着青蛙腿连声称赞。

  “陈磊,你做的蒜爆青蛙腿绝了,比乡里的‘大跃进’做的还地道。”

  赵咏春也附和说:“干脆咱们以后别轮流做饭了,让陈磊当咱们点的专职炊事员咋样?”

  “同意!”知青们嬉笑着全票通过。

  “好哇,你们不怕我把你们都喂成大胖子?到时候‘路也走不动,山也不能爬,怎能够上战场把敌杀’。”

  光头说着唱起沙家浜,一个梳短发的女知青提议:“陈磊,你给我们吹首歌呗,就吹‘春苗出土迎朝阳’。”

  光头闷了一口酒,咂巴咂巴嘴问我:“老妹儿,想听吗?”

  我好奇地点点头,不等光头指示,墩子就屁颠屁颠地进屋拿了一支笛子出来,光头接过笛子,双手交错捏住笛身,将笛子横在嘴边,几个女知青在下面合着笛声轻轻哼唱起来。“翠竹青青呦披霞光,春苗出土哟迎朝阳,顶着风雨长,挺拔更坚强,社员心里扎下根,阳光哺育春苗壮……”

  光头的笛子吹得很不错,我鼓起掌向他建议:“磊哥,我有个邻居在和平区文化馆做辅导员,他们文化馆的工人乐队正要招一名笛子演奏员,回头我和她说一声你去应聘吧。”

  梳短发的女知青接口道:“还用你推荐,陈磊其实可以进国营大工厂的,他不去,非要来农村体验人生。”

  还有这种事?我将诧异的目光投向光头。光头正小心翼翼地用衣襟擦拭着手里的笛子,我仔细一看才发现他吹的是一支红绿相间的玉笛,难怪音色那么好。光头见我用那种发现新大陆般的目光打量他,不以为然地笑道:“觉得我挺傻是吧?说俗了,哥来插队就是觉得好玩,国营大工厂有啥好的,死气沉沉不自由,哥的榜样是徐霞客,知道徐霞客不,就是明朝那位大旅行家,写过一部叫《徐霞客游记》的书。”

  这个叫陈磊的知青是我在那个年代遇到过的最另类的年轻人,他有明确的目标,不满现状,后来他成为一名职业登山运动员,足迹踏遍五大洲,登顶过中国的珠穆朗玛峰,南极洲的文森峰,和北美洲的麦金利峰。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