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作者:熊远帆 时间:2018-05-18 22:51 字数:2094 字

今天我以巨大的信心走上讲台,竞选副社长,借给我你手里的选票,我将还你一份精彩的文学享受,谢谢大家!

下台的时候,看了看院长和书记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跟使用了什么特效剂固定了一样,但底下的掌声告诉了我:大概还不错。

四位来自校文学社评委亮出了分数, 9.5;9.5;10;9.5。

……

下面有请七号竞选者他也是唯一与一号竞选副社长的:张大伟。

尊敬的领导们,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我是张大伟,竞选副社长。相信大家很了解我,我是一个预备党员还是院学生会副主席,院团委宣传部长。在思想方面我是很过硬的。

诚如刘书记所言,文学要有正确的导向。高瞻远瞩,使我深受启发。《红霞》是院团委主办的一份刊物,本来由宣传部主管,现在交由新的文学社主办。对于刊物的导向性我们应该极为注意,它应该是为广大党员、团员同学服务的,及时发现我们思想中的误区,并通过文学的形式予以纠正。

刚刚张院长说了,文学应该用来查漏补缺。领导看得远,为我们指出了办刊物的一条道路。《红霞》的作用就在于这,通过它加强我们的学习。

总之,我们办刊物的思想要过硬、政治要合格,不能什么文章都登,要抵制反动、颓废、下流的文学形式,按照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来办刊物,抓住正确的导向查漏补缺,完善同学们的学习和校园建设。

这就是我当选后的工作思路。请大家支持我。

几位领导在那里摇头晃脑地交流了一下,把社长叫过去说了一阵。

最后评委交流了一阵亮出分数:9.0;9.0;9.0;8.5。

当时,我是有些激动的,然而却故作平静,伪装出一副坐怀不乱的模样暗自得意。

我四处巡视着,找侯雯。

巡了一圈,看到她也正以一种捉摸不透的表情看着我。看着我奇怪,她笑了。

然后耐着性子把这最后几个竞选者的演讲听完了。准备听社长宣布我的任命。

可是,生活永远像一场精心安排的戏剧,在即将进八自己的高潮时却转而进入另一种高潮。

社长走上了讲台说:“对不起,由于我工作的疏忽,忘记介绍这次选举的规则了,就是来自校文学社的评委评分占选举评分的百分之六十,院刘书记和张院长的评分占百分之四十,所以两项的结果正在统计中,请等待片刻,由刘书记来宣布最后的结果。”

刘书记缓慢地走上了讲台:“今天每一个站在这个台上的人都很优秀,但我们却不得不淘汰掉一部分,请大家在为当选者庆祝的时候,也给我们落选者以最大的鼓励。下面我宣布当选……”我的心几乎快跳了 出来去参加奥运会跳高比赛了,“文学社副社长兼《红霞》总编的是:张大伟同学!”

底下突然变得很安静。我也正试图检验我脑子受了耳朵的欺骗。

刘书记马上说:“文学不仅是语言的艺术,那是肤浅的一面,语言同样是思想的艺术,张大伟同学思想水平就很高。”接着带头鼓起了掌,底下有了点稀稀拉拉的掌声。

我没有再听下去,当着书记的面走了出去,没有人理我,也没有人叫我……

做出这样的举动,事后分析,不是因为没弄到社长那狗屁位置,而是因为侯雯也在场,于是我如同所有发情的哺乳动物一样,在这个发春的季节里努力发春,但怎么能输给其他的雄性。

6

当然,选举的失败并没有对我的发情产生任何消极的作用,或者说,选举的胜败根本与这没有任何联系。我和侯雯的交往如常,甚至,有了更多的机会。只是,也许这些只是我的厢情愿的想象。

应该说从会场出来的时候,外面冷得够呛,照理9月底的S城是不该如此的。我发了个抖,有些哆嗦。才开始后悔刚才的举动,是否会遭来院领导的记恨?转念又想,得了吧,一个学院几千人,院领导怎么会在乎你一个毛头小子发点脾气?

我一个人就在教学楼的楼梯口坐着,不知道下面该去干什么。

大约是散会了,一只小手从后面拍了拍我的肩:“总编大人,不是身体不舒服吗?一个人坐在这里。”

是侯雯,我有点恼。

侯雯急了,一脸的无辜:“刚才你一个人出去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你赌气呢,没想到社长说你突然身体不舒服,先走了。后来他们还说,你的能力还是很让院领导赏识的,就让你担任了《红霞》的副总编。”

我突然觉得事情有些滑稽。

侯雯扯扯我的手臂:“走吧,请你喝茶。”

学校旁边的小茶座、小酒吧有那么几个,马马虎虎还过得去,至少茶叶是真的,一般店主还算分得清品种,所谓分得清品种就是绝对不会把龙井当绿茶卖给你,但却不一定不把劣质的绿茶当龙井卖给你。这种小茶座完全是西式风格,就是只有一个大厅,绝对没有小包厢。大厅里有几张小桌子,还有一个背投电视,以供KTV和看球赛。

我们坐下了。老板拿着单子过来说:“要什么?”

“苦丁。”我们几乎是喊口号似的同时说出来的,然后又面面相觑,侯雯笑笑:“习惯了。”

我说:“喝了3年了。”

老板说还要点什么吗?

“话梅!”侯雯说。

老板就忙着去冲茶去了。两位客人连单都没看,就直接点单,估计是对茶道非常有体会,因此老板是不敢造次乱放茶叶的。其实不然,因为我们也只懂这一种茶。

不一会儿,茶上来了,想必不是煮出来的,可笑的是老板竟不愿意买一套茶具,上的都是透明的玻璃杯。

“怎么样?领导比你聪明?找着下的台阶多不错?”原来侯雯什么都知道。

“呵,你倒聪明,什么都知道,来这说风凉话。”

“我觉得没什数,其实你认为你的那些办刊理想就算当选了又能怎样?能付诸于《红霞》吗?”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