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重生之御夫手记
第一卷 长安月下红袖香 她要的不是怜悯
作者:沈封 时间:2018-05-19 11:55 字数:8673 字

  <br>  ———————————————————————————————————<br>  <br>  长安月下美人如玉, 长安月下是长安城中有名的妓馆, 贞娘这一世的生母便出自此处。<br>  <br>  “呵……”绿孚用涂着大红蔻丹的纤长手指捻起一个银裸子, “说罢, 来找我为了何事?”<br>  <br>  贞娘看了一眼绿孚, 当年她娘死的时候, 绿孚就曾劝她来作个歌妓, 贞娘生来就有一副好嗓子,绿孚那时曾对她说:“跟我走,你日后必成长安名妓。”<br>  <br>  贞娘没有答应她, 她到底还是那个在现代活了二十来年的灵魂,不愿意承欢于男人的膝下,她本以为凭借着自己的本事一样可以在这世道活得有些尊严, 是以她听了母亲的话跟着父亲回到了沈府。当初当初, 悔不当初,贞娘曾想过, 若是她娘知道她回到沈府也不过是过着那样生不如死的日子, 会不会后悔让她回去?<br>  <br>  “我来找你, 是为着两件事, 第一件事, 就是想要讨好一个男人的法子。”贞娘声音嘶哑, 李长安这几夜可把她折腾得不轻,他似是将她当做了泄愤之物。<br>  <br>  绿孚柳眉微扬,似蹙非蹙的斜睨着她, “你还是想回来了?”<br>  <br>  贞娘摇头, “第二件,是那淮安王府里和李长安有关的一切。”<br>  <br>  绿孚噗嗤一声笑了,“你居然看上了那淮安王府的小公子?我劝你还是省一省吧,那小公子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儿。”<br>  <br>  贞娘浅笑:“我知道,我不在乎。”<br>  <br>  “你可知道他身边的女子从没有断过,可也从没有一个女子能在他身边待足三个月?”绿孚挑眉,轻转茶盏,“你若是跟了他,只怕不会有好日子。”<br>  <br>  “现在知道了。”贞娘落寞的看着手中的茶盏,她不想挑衅绿孚,她也不想挑衅任何人,骨子里的东西总归是变不了的,她即便逼着自己狠下心来,却仍旧总想着息事宁人,如今的她总喜欢将一切都深埋心底。她娘活着的时候就说过,她总是喜欢一个人承受一切。然则,谁又愿意背负着一切过活?所谓的一个人,不过是因为她知道,即便同旁人说了,也不会有人怜悯她一分半毫;不过是因着她明白,她心中这锥心刺骨的痛也只能自己独吞。七妹累了、倦了,尚可有一栖身之地;她却只能一个人独活。<br>  <br>  “知道了还要做?”绿孚见她没有反悔之意,倒是颇为诧异,这丫头性子一向倔强,莫不是……“铭心,你可不要动了真情……你我这种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玩物罢了。”<br>  <br>  她笑得凉薄,“什么真情不真情的?你活了这么多年,有遇见过真情吗?还有……绿孚姐姐……我叫贞娘。”<br>  <br>  绿孚不语,她做了十几年的妓,动了几次情,却无一不是成了她的心伤。<br>  <br>  “我要得到他,我要得到对付男人的法子。”贞娘喃喃道。<br>  <br>  ------------------------------------------------------------------------------------------------------------------------------<br>  <br>  “贞娘为公子做了两件衣裳,公子要不要试一试?”她手里捧着一件新制的棉衣,她的手艺并不算太好,庶出就是如此,沈凝心可以请最好的女红先生教她如何花棚绣月、针织锦绣,而她却连基本的针黹女红都没有人肯教。绿孚教她体贴温存时她才惊觉她竟除了给李长安煮过几次粥、为他每日在炭盆前添火加炭外就再没旁的会做的事了。<br>  <br>  “这衣裳……”李长安翻起那衣领,对着那粗糙的针脚微微皱起眉头。<br>  <br>  她的心落到了谷底,她的针黹她心知肚明,这样的滥线粗针李长安这种王府嫡子又怎会看中?她只怕是讨好不成反倒讨了他的嫌,她忽而有些怕,怕自己错付了,她想,她兴许该恨李长安,恨了他便不会害怕他会辜负自己、离开自己。<br>  <br>  “这衣裳莫不是用我那日给你的茧绸做的?”李长安皱眉,对她道,“给你就是让你用的,我衣裳多的是,以后别这样多此一举。”<br>  <br>  他口气虽不耐烦,却仍是穿上了衣裳试了试,贞娘忽而觉着脸上有些发烫,李长安会想着她是她所没料到的。可却又有些愤懑,她不止一次发觉,李长安本性不坏,他对她都尚且能如此,若她是嫡出可以直接成为李长安的正室夫人,让他对自己生出情义也只是迟早的事情。<br>  <br>  然则,有那一句话叫做缘分,有缘有分才叫缘分,有缘无分,即便再喜欢也是孽缘。她对李长安的那点念想,就这般掐灭了罢,她如此这般的身份,日后即便能常伴在李长安身侧,只怕也是满手鲜血,又何谈深情?<br>  <br>  “你的手伤了?”他抓住她的手,纤长十指上包扎着白布,那是她一早就想好的,先是让他知道自己为他做了衣裳,再不经意间让他察觉她受了伤。<br>  <br>  她忆及绿孚那日同她讲的那些话,那日,绿孚同她说了许多,离别时,绿孚对她道:“你我这种人,永远只能活在角落里,那些高门子弟是永远也不会将你我和那些嫡出的姑娘同等相待,与其去争一份从不可能的给予的情爱,倒不如让他们怜悯你,男人怜悯你的时候和他心悦你的时候是一样的,他们都会想尽法子去对你好。”<br>  <br>  如今,李长安怜悯了她,这本该是她想要的,可她却忽而从腹腔中涌上一股怒气,一股从未有过的耻辱感,她忽而泪下,李长安吓了一跳,愣了半晌,皱着眉言语僵硬的哄着她,只举止间露出了一丝慌乱:“我并非不喜欢你那衣裳,不过既是给你的,你就用着。”<br>  <br>  贞娘噙着泪,李长安的身影愈发模糊,伊始时他还只是僵硬的哄着她,后来却愈发慌乱起来,见着贞娘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忽而愧疚起来,捧着她的脸帮她擦拭眼泪,放缓了声音同她讲:“你这衣裳做得甚好,快别哭了,我以后日日都穿。”<br>  <br>  贞娘听了这话忽而有些好笑,却又心酸,李长安左右不过是好心罢了,看她可怜哄上一哄,她心中更涌出一股悲戚。<br>  <br>  怜悯……原来她要的并不是怜悯……她想站在他身旁同他比肩,可人之一生,生来即分三六九等,有些人生来就能站在云端,而她生来却只能在云端之下仰望着他们。她不甘心、不甘心……<br>  <br>  ----------------------------------------------------------------------------------------------------------------------------------------<br>  <br>  绿孚的本事自是不小,不消几日便将长安城中有关李家的消息统统搜罗给了贞娘。<br>  <br>  贞娘这才知道,如今的淮安王名李成,李成之父李泽在开元皇帝兴兵起义时跟着揭竿而起,而后,开元皇帝称帝便将他封为了淮安王,如此代代传了下来,到了李长安大哥那里已经是第三代了,若不出什么岔子,李长安的大哥李建申便会是下一任淮安王。<br>  <br>  可这事间的事总归难料,李长安大哥李建申的生母是淮安王的原配糜夫人,糜夫人在淮安王只是个草莽汉子的时候就跟着他,后来淮安王成了世子后糜氏却早已病故。这世间最可怕的就是已经死了的人,活人尚且可以离间、挑拨,可死人却会永远横在活着的人心里,成为那一道不可逾越的深渊。糜氏对于淮安王府就是如此。<br>  <br>  偏偏淮安王李成是个粗人,当年跟着第一代淮安王李泽四处征战,是以如此,虽劳苦功高,却也养成了一副蛮横鲁莽的性子。淮安王因亡妻之故偏爱长子本无错,只是他做的事到了后宅却掀起了府中的波涛。<br>  <br>  虽然淮安王的继室卜夫人在长安城中可谓是众所周知的为人贤惠、持家有方,可淮安王因着心中对糜氏的愧疚,一直没有给卜夫人王妃之名,皇家看到淮安王如此这般,自然也不愿为了掺和淮安王的家事而凭白得罪了他,是以直到如今,卜夫人虽然是淮安王的正室夫人,却仍只是个平民之身。<br>  <br>  淮安王不愿卜夫人生下儿子,他不止一次对外说过,若李兰陵和李长安是女儿,他必定宠着护着,只因他觉着女儿不会影响长子承袭家业,而两个儿子却保不齐会在他死后成为长子的阻碍。因此,淮安王对卜夫人生的两个儿子不甚好是长安城中人尽皆知的事情。<br>  <br>  淮安王看重长子却对两个幼子不甚好,淮安王自以为情深义重、治家有方,实则他对李建申的看重反倒让李建申成了继母的眼中钉肉中刺,只不过卜夫人隐藏的甚好,若非绿孚的眼线遍布整个京城达官贵人的后宅,贞娘怕是绝不会知道卜夫人对李建申做了什么。<br>  <br>  李建申虽是淮安王长子、又是淮安王府世子,可却至今只是一个礼部小官,反倒是淮安王次子李兰陵先在文试中夺得榜首,后又在礼部只几个月便干出了不小的成绩,如今升迁只是迟早的事情。而这其中绝少不了卜夫人的功劳,卜夫人早在好些年前就同礼部侍郎沈封的夫人打通了关系,并偷偷让次子拜见了沈封。<br>  <br>  卜夫人心知淮安王忌惮次子,怕他夺了长子的威名,是以只给次子娶了一个良民的女儿,却打着为了李建申的名头,劝淮安王说:若有了礼部侍郎嫡女的弟媳,日后说不准能帮到在礼部任职的李建申。<br>  <br>  淮安王果真被卜夫人说动了心,加之李长安不似次子李兰陵那般能文能武,整日里不过是打马买醉罢了,便给李长安和沈凝心订了亲。<br>  <br>  可旁人眼里到底李长安和李兰陵才是同母所出,加之淮安王偏爱长子、薄待后两个儿子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旁人大抵都会觉着李长安定是同李兰陵更亲密一些,虽然绿孚打探到的消息是李长安和两位兄长的关系都不甚好,可贞娘的父亲沈封却是早就站在了李兰陵这边,若非之前唯一没出嫁的嫡女沈凝心百般不肯,沈家一定早就同淮安王府订了亲了。既然站在李兰陵这边,贞娘的父亲又怎会放任李建申在他眼皮子底下建功立业?是以李建申虽然在礼部任职多年,却仍未有丝毫业绩,反倒是每隔几个月总会莫名其妙摊上一些个倒霉事。<br>  <br>  贞娘没想到李长安在李家是这般光景,她本以为李长安也不过是同李家有了些许不快,过几个月便好,如今才发觉这事情怕是远非她想得那般简单。<br>  <br>  李长安这次打从府里出来便没再回去,整整三个月了,他起初偶尔还去青楼逛一逛,后来靠着他自个儿在军中每月的那些银饷支撑那样的日子自然是不够,自上个月起,他便没再去过那些声色犬马之地。<br>  <br>  这日,贞娘掂了掂手中仅剩下的几个银钱,心想,若李长安不是那淮安王府的公子,她还会跟着他吗?贞娘犹豫了,她知道,她并没有爱上他,只是有些许的喜欢罢了。<br>  <br>  李长安流连在外对他来说并无所谓,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李长安始终是淮安王府的嫡子,日后他早晚还是会被迎回去。可她却不同,一个连外室都算不上的婢女,李长安从未真正给过她什么承诺,李长安没了淮安王府的支持,自保已是不易,如何能顾得了她?<br>  <br>  “公子,”贞娘端上饭菜,却没有如往日般坐下同李长安一起吃。<br>  <br>  李长安看她站在一旁微垂着头似乎欲言又止,便问她:“怎么了?”<br>  <br>  “这是家里最后的一点面,我做了一张炊饼,还有院子里新长出来的一点野菜。”她盘算着如何同李长安开口,叫他回去,她甚至想好了,李长安若不回去她大不了就去孙家算了,反正在孙家也是正经官宦人家的正室夫人,但她总归还是心有不甘,不想便宜了沈凝心。<br>  <br>  李长安放下碗筷,想了想,“只有这么一点了,确实不够过日子的。”<br>  <br>  他从怀中掏出二两银子,递给贞娘:“这是我这个月的军禄,还有十斗米的军饷在军营没取回来,我下午去取。”<br>  <br>  军中每年给军中将士分发禄米、份量多少按照官阶来递增,可这禄米大都是些陈米、其中还有不少受潮发霉的,是以军中但凡有些官职的都不爱去领,品阶稍低的领了也不过是搬去米行换些银钱。李长安虽然在军中官阶不高,可毕竟是淮安王府的嫡子,自然不会在乎那点禄米银钱,是以从未去领过禄米。<br>  <br>  李长安当日便从营中搬了禄米回来,用那禄米换了二两银子。贞娘看着那四两银子,心中犹疑,李长安莫不是真不打算再回淮安王府了?<br>  <br>  “公子……”贞娘终究还是忍不住打算同他讲,“如今一斗米只够寻常人家吃上一日,就算只是公子一个人也只够吃两日罢了。公子之前吃的米一斗便要五百文……”<br>  <br>  一个月的米钱便要二两五钱银子,遑论余下的了。<br>  <br>  李长安又怎会不知他如今赚到的银子和花销相比不过杯水车薪,可他受够了王府里那样的日子,离开王府并非一时起意,他就是想要父亲母亲看清楚,离开了王府他一样可以过活。可旋即他便想到,父母亲怎会在意他呢?他们只怕巴不得他永远都不要回去了罢。<br>  <br>  “贞娘……”李长安忽而起身,看着她,墨玉般的瞳孔中倒影出她的容颜,“我们成亲吧。”<br>  <br>  她愣了,犹疑道:“公子……你说什么?”<br>  <br>  “我们成亲,我娶了你,就能多拿五斗米的眷粮。”他也说不清到底是为了眷粮还是只是想娶了她,他只知道心中恐惧身边空无一人。他从幼时就知道父亲和母亲都不待见他,任凭他是好学上进还是荒唐不羁,父母都仍旧那样对他。他索性终日消沉、声色犬马,他知道他除了那王府公子的身份什么也没有,索性就什么也不在乎了。可如今他连这个身份都没了,身边只有她和这个小院。往日里那些同他一起戏耍玩乐的狐朋狗友对他避之不及,那些青楼里与他温存过的女子一个个都将他当做了瘟疫。<br>  <br>  他如今只剩下贞娘一个人,他忽而有些怕她会离去。他怕她知道他不再是过去的贵公子,只是一个被家族逐出家门、声名狼藉的男人后,会离他而去。可他如今除了自己和这小院外在没有旁的东西。除非,他娶了她,便不用再去担心她离开了。<br>  <br>  他想,若娶了她,便不用害怕她会离开自己。<br>  <br>  “我已经被逐出家门,这点事情我自己做得了主。”他笃定道,顿了顿,他又道,”不过,我族中怕是不会认你,这事情,怕得委屈你了。“<br>  <br>  贞娘用手压着胸口,她仿佛能感到胸腔里那颗心猛烈的跳动声,她没想到李长安竟肯娶她,即便是为了眷粮也无所谓,只要李长安肯娶了她,即便淮安王府不承认,她按照大周律法也仍是李长安的正妻。<br>  <br>  “公子……我……”她迟疑着,既然要成婚,那必得户帖,可这样一来她的身份便瞒不住了。<br>  <br>  她的迟疑落在李长安眼中,李长安眼神一暗,“你不愿?”<br>  <br>  “不!”她急忙摇头,“贞娘愿意,只是……”<br>  <br>  她心中一横,跪在地上对李长安道,“我……我实则是户部官员沈封之庶女,我七妹沈凝心原本倾心于孙家公子,后来孙公子早逝,父亲便要我代替七妹去守寡。我不甘心,就逃了出来……”<br>  <br>  屋子里一片沉寂,半晌,李长安嗤笑,对她道:“你可知道我是谁?”<br>  <br>  贞娘心道,我怎会不知?可她面上仍旧懵然之色,懵懂的看着李长安摇了摇头。<br>  <br>  李长安叹道:“我就是你父亲新给沈凝心择的夫婿。”<br>  <br>  贞娘虽然心中早已知晓此事,却仍旧故作讶异之色,喃喃道:“想不到,世间竟有如此巧合。”<br>  <br>  贞娘离开的时候是带着户帖的,李长安带着写好的婚书同她去官府兑了户帖后,便将她的户籍挪到了那小院里,自此她便同他成了夫妻。<br>  <br>  贞娘忽而十分想笑,她苦苦寻求的东西竟这般机缘巧合之下就这样到了她的手里,她不但同李长安成了夫妻,还是李长安的正妻,不是贵妾、不是二房,是正妻!<br>  <br>  没有凤冠霞帔、没有红烛锣鼓,什么都没有,可她不在乎,她可以等,她知道,李家是不会放任嫡子在外的,李长安回府只是迟早的事情,她如今是他的正妻了,她大可以等下去。<br>  <br>  ==============================================================<br>  <br>  长安月下,绿孚轻燃藤萝香,想起缭绕指尖。<br>  <br>  “你啊你,”绿孚摇了摇头,颇为无奈的看着她,“你以为在户部册目上成了他的发妻就真的能入主李府了?”<br>  <br>  贞娘摇头,“我为的不是入主李府,我要的是李家正妻的身份。”<br>  <br>  绿孚沉默良久,叹了口气,眼眸中闪过一丝怜悯,“傻丫头,你若只是想找个人作伴,同他在一起倒是没什么。可你若想作李家正妻,那便不同了,你想一想,李家虽未必会放弃他,却绝不会接受一个如此出身的女子为正室。”<br>  
“可我就是他的正妻。”贞娘正色道,“谁也改变不了大周律法。”<br>  <br>  绿孚嗤笑,“李府不认你,你就一辈子进不来王府,即便在大周律法上你是他的正妻,可若是享受不到正妻的待遇,和外室又有什么区别?你要这所谓的正妻之名又有何用?况且,大周律法本就荒唐……”<br>  
绿孚沉吟片刻,对她道,“你可知道孝成皇后?”<br>  <br>  贞娘怎会不知孝成皇后?孝成皇后是大周开国皇帝元帝的正妻,以孝娴著称,是大周女子的典范。<br>  <br>  绿孚却道:“你可知道元帝在孝成皇后前面就已经娶了一个正妻,他那正妻本无过错,为他生儿育女、操持家业,却在他称帝后只封了一个夫人?”<br>  <br>  贞娘脸色骤然惨白,绿孚却没有停下,继续说道:“元帝那位可怜的原配夫人就是慎夫人,慎夫人本是元帝的正妻,在元帝还只是个平民的时候就跟了他,后来元帝揭竿而起,慎夫人跟着元帝四处奔波从未有过怨言。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却在元帝称帝后因为出身卑贱、只是个娼妓出身而被众臣非议,元帝迫于群臣反对,只封了她一个夫人。慎夫人所生的皇长子也因着生母的身份从嫡出变为庶出,再后来,被孝成皇后的儿子打着谋反的名头诛杀!”<br>  <br>  贞娘忽而觉着胸口好似被铁锤重重击打,整个人喘不过气来,想说却说不出什么。史书上皆是称颂孝成皇后的,唯独提到过慎夫人的地方便是她儿子意图谋反。可好好的嫡长子却被逼成了庶子只能屈居人下,谁又忍得了呢?但这又如何?史书上记载的都是孝成皇后的嫡子孝烈皇太子如何英勇智敏,而那位可怜的皇长子最终也不过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br>  <br>  贞娘艰涩道:“可我已经同他在户部呈交婚书,只要我不肯和离,没人能再越过我。”<br>  <br>  “你又何必自欺欺人?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娶则为妻奔为妾,李府只消随意找个由头便可让官府判定你并非正妻而是外室。况且即便官府判定你是正妻,你们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李府若抓准了这点请圣上允许他再娶一个平妻放在府中,你日后虽有正妻之名,还不是坐实了一个外室的身份?”绿孚恨铁不成钢,索性将积郁在心中的话统统说了出来,贞娘听了后再也没有法子躲避这件事。<br>  <br>  绿孚见贞娘失魂落魄,不由有些心软,放缓了语调同她道:“你也不必太过伤怀,反正你这年纪在外面也该找个人了,与其嫁给那些屠夫马夫,倒不如跟着那李长安。他好歹也在军中有职务,每月银钱少不了,过日子倒也够了。日后再生了孩子,那李家就算再不想认账,多少也会看在孩子的面上让你进门当个贵妾。”<br>  <br>  “不……”贞娘摇头,她已经有了正妻之名却只能在李家当贵妾,她本想折辱那沈凝心,如今却成了一个笑话,她怎么甘心?<br>  <br>  “我本就是想要让那沈凝心吃些苦头,可若我虽是正妻却只能在李府当贵妾,那只怕苦的反倒是我。”贞娘苦笑,自作孽、自作孽,她真真是应了这句话。罢了,她一个孤女怎么斗得过淮安王府?“难道,我最终也只是当外室的命吗?”<br>  <br>  “那倒也未必……”绿孚见贞娘着实可怜,便忍不住还是多说了,“李长安一日不回府,你一日就是他的正妻。只唯独他若是回去了,怕就出不来了,你自然也就从正妻沦为外室了。”<br>  <br>  绿孚想了想,又叹息:“可惜就可惜在李长安这么个登徒子怎么会浪子回头?只怕吃够了苦头就打道回府了,反倒是苦了你。”<br>  <br>  贞娘觉着整个人陷在了泥潭里,喘息间都伴着痛,她忘了是如何离开长安月下的。<br>  <br>  她只失魂落魄的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发愣,一对卖炊饼的小夫妻从她身旁经过,那少妇似乎在同丈夫置气,那丈夫百般哄劝、还帮她捋了捋额间的发丝。贞娘看着他们夫妻闹别扭,忽而觉着心中闷着一口气,她同李长安在一起有将近半年了,却从未这般交心过,她在李长安眼前大都是忍着性子迁就他,反倒是这少妇不论喜怒哀乐都不怕被丈夫瞧见,她竟还不没有这少妇活得痛快。她觉着胸口一窒,在街上拖着僵硬的身子每一步都走的无比沉重。<br>  <br>  终于,在一个混沌摊前,她一个不稳晕倒在地上,那混沌摊的老板吓了好大一跳,急忙找了个药婆过来。<br>  <br>  “你本来身子就不大好,这胎不稳,以后还是少出门为妙。”药婆先是给贞娘把了脉,又摸了摸贞娘的小腹。<br>  <br>  “什么……”贞娘双眉微蹙,她觉着兴许是听错了,她竟有了身孕?<br>  <br>  药婆莫名,“莫非你不知道?你也真是够粗心的了,我看你这胎已有三四个月。”<br>  <br>  贞娘陡然心惊,没想到这孩子竟早已在她腹中生了根。<br>  <br>  她原本甚想有个孩子,她想,上一世的孩子兴许还会回到她身边,况且,若是有了孩子便能拴住李长安,日后李家即便不想认账也没法子了。可如今她忽而有些后悔,她想,她兴许本就不该如此,她自顾不暇,哪里能养得起一个孩子?况且,一个外室所出的孩子,只怕非但不能得到王府认可、只能流落在外,还要受尽非议,她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她蓦地想起上一世那才出生便死去的孩子,忽而怕极了,她怕她难产而死后沈凝心又是会那般对待那孩子。她忽而心如刀绞,恨极了自己,她为何要怀上这孩子?又为何护不了这孩子?<br>  <br>  她苦笑,对那药婆道:“可否给我抓一副药,那种喝了就可以把胎儿落下的药?”<br>  <br>  那药婆本不欲如此,毕竟贞娘腹中胎儿已不是一两个月,若是闹出人命可就不妙。可贞娘拿出自沈府带出来的银裸子后,那药婆的眼睛登时一亮,应道:“好说好说,你跟我过来,我家里有祖传秘方,一副药下去不消半个时辰就能落胎。”<br>  <br>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