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那药汤滚烫, 热气氤氲而上熏红了她的眼睛, 她想, 落了胎便回到沈府去罢, 守寡便守寡罢, 与其日后被李家抛弃, 还不如作孙府正妻。况且, 她兴许根本就不该同那李长安有这一番纠葛。<br> <br> 不知是因着想到李长安还是因着那腾腾药气熏染,两滴滚烫的泪珠自眼角落到那药碗里,掀起些微涟漪。<br> <br> 她端起药碗将那药汤准备一饮而尽, 半晌,却又放下。她不甘,着实不敢就这般认了命, 她落胎后沈凝心依旧是那个沈府嫡出的七娘子, 而她却仍旧只能卑微的苟延残喘……<br> <br> 她想,不能就这样, 这孩子不能白白的就这样死了。<br> <br> 半晌, 她眼中划过一道凛冽的光, 她即便留不住这孩子也绝不会让这孩子就这样死得悄无声息, 她要让沈凝心也付出代价, 要让李长安一辈子都记得这个孩子。<br> <br> 她拿出二钱银子, 转身出门递给外头那小乞丐,同他道:“好孩子,给你买糖吃。帮阿姊一个忙, 阿姊便再给你五钱银子。”<br> <br> 那小乞丐听了一个劲儿的点头, “你说,我一定把这事儿办成!”<br> <br> 贞娘沉吟片刻,附耳悄声同那小乞儿说了起来。<br> <br> 那小乞儿听罢,一脸困惑:“阿姊,旁人都怕自个儿名声不够好,你却要我去满大街唱这歌儿?”<br> <br> 贞娘道:“让你去做你去做便是,不过莫说是我让你去做的。”<br> <br> 那小乞儿虽还是困惑,却点了点头,道:“放心,我这就去办。”<br> <br> 长安城,沈府门前,一群小乞丐不知何时唱着歌儿在沈府大门前跑来跑去。管家见他们吵闹,急忙轰人,却听得那些小乞丐口里唱道:“长安城中好儿郎啊,花柳巷下李长安,柳华巷中小院里,沈三娘子甘做妾。徒留七娘子守空房啊,守空房……”<br> <br> 那管事大惊,急忙回禀了沈府大夫人,彼时沈夫人正在替沈凝心正理嫁妆,登时面色铁青,沈凝心也急匆匆的赶来沈夫人房里,道:“母亲,你可听见外头那些乞儿说的话了!早就听说那李长安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他竟和沈铭心纠缠到了一起。”<br> <br> 沈凝心想了想,道:“不成,我能就这么着,我的颜面该往哪儿搁啊!我非要去向那李长安讨要个说法不可!”<br> <br> “不可!”沈夫人急忙拦住了女儿,“男人纳妾本是伦常,你人还没嫁过去呢就管着他了,难免被人说三道四。<br> <br> “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我难不成要任凭那些乞儿造谣?”沈凝心赌气道。<br> <br> “有母亲在,岂会任凭你受欺负?”沈夫人淡淡道,“王管事,备车。”<br> <br> 沈夫人牵着沈凝心的手道:“咱们今日便去会一会外头那位李夫人去。”<br> <br> 柳华巷小院门口,贞娘正倚着门扉张望着远处,不多一会儿,一个小乞丐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道:“你说的那李长安是什么人啊!我照你说的去沈府门口刚唱了一半就出来好些个家丁拎着棍子要打,亏得我们几个跑得快!”<br> <br> 贞娘蓦地勾起了嘴角,她递给那小乞儿二两碎银子,同他道:“快走罢,若我没猜错,那沈府的人怕是过不了多久就要来了。他们若是见着你……”<br> <br> 那小乞丐打了个寒颤,接了钱急忙跑了,边跑边喊:“这可同我没什么干系!”<br> <br> 到底是小孩子心性,贞娘看着也忍俊不禁,半晌,她叹了口气,回到小院里。<br> <br> 彼时四下无人,院子里一片死寂,贞娘枯坐片刻,看着那院墙外的落叶忽而有了一丝落寞。<br> <br> 她终究还是端起了那碗药一饮而尽,那药汤早已凉透了,味道极苦,入喉微涩,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晓得。<br> <br> “起初她们说我还不信,居然真的是你!”一声娇喝将贞娘从恍惚中拉了回来,这声音即便经历几生几世她都绝不会忘记。<br> <br> 沈凝心亦如往日明丽,一身红衣杏眼微瞪,粉面含春的站在沈夫人身后,沈夫人发髻端庄、神色威仪。<br> <br> “铭心,我是你嫡母,你竟然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这样同人外奔,成何体统!”沈夫人还是一贯的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用权势人伦压制她,她以往尚且会因着畏惧、无可奈何而隐忍,如今不知为何,她当真不想再忍下去了。上一世她一心被那些孝道束缚,父母让她去辍学供沈凝心读书她便做了,父母让她让着沈凝心她便让了。她以为一家人就不该在乎这些,可如今想来,她上一世当真可笑之极。这一世,她只想痛痛快快的做回自己,自私便自私罢,沈凝心上一世如此自私,反倒活得甚好,她上一世忍了半生,到头来却连才出生的孩子都保不住!<br> <br> 贞娘冷笑:“大夫人若真把我当女儿,怎会让我嫁给孙公子?”<br> <br> 沈凝心当即怒道:“你怎么如此恶毒!居然抢我夫婿!你既然和孙公子订了亲,就应该去给他守寡!”<br> <br> 沈凝心声音不小,一句话便引来行人侧目,贞娘冷笑,“七妹妹怕是糊涂了罢?当日分明是你……”<br> <br> 沈凝心未等贞娘说完便慌了神,立刻打断贞娘的话,拔高了音量嚷道:“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李公子就快回来了,等他回来我便告诉他你是个□□,我看他还会不会要你!”<br> <br> 贞娘怒极反笑,在沈府她是庶出、沈凝心是嫡出,是以平日里在府中她一忍再忍,是以如此父亲让她替沈凝心嫁去孙府时她虽不平、虽想让沈凝心也尝一尝那滋味,却从未想过真正动手去报复她们,如今,她却忍不下去了。<br> <br> 沈凝心从未将她这个庶姐当人看过,在沈凝心的心中,不过将她当做了一个可以摆布的人偶,人偶是没有心的,是以如此,沈凝心才这般肆意践踏她。只要她活着一日,便免不了被沈凝心作践一日,她想,她兴许根本就错了,她不该想着同沈凝心分庭抗礼,她没有那个本事。她有的只是一条贱命而已,她若连命都不敢拼,那她也只能认命。<br> <br> 贞娘不甘,她这一生有太多不甘,唯独这一次,她想要真正报复那沈凝心,想要那沈凝心生不如死,不计代价、不惜一切。<br> <br> “你看什么!”沈凝心被她盯得发憷,怒目瞪着她,眼神中满是无畏。<br> <br> 沈凝心何时畏惧过?礼部侍郎之女、正妻嫡女,这样的身份,又何须畏惧他人?<br> <br> 贞娘冷笑,拿出一根金簪,那金簪明晃晃的嵌着一根明珠,那是她曾十分喜欢的簪,那年她及笄,父亲破天荒的想起来还有她这么一个女儿,她甚欢喜,讨要了这么一根金簪,却被沈凝心看中半路抢了过去。<br> <br> 沈凝心拿走她簪子那日,大夫人还装作贤惠模样从箱子里拿出一根差不多重的金簪给她,只可惜那金簪成色本就不大好、加之大夫人装金簪的那箱子本就是好多年都未曾起开,金簪内里居然生了锈。她后来有一日拿去当铺才知道,这哪里是什么金簪,只是个鎏金铜簪罢了。而沈凝心那日要她的簪子也不过是一时新鲜觉着旁人的东西更好罢了,簪子到手后沈凝心就再没戴出来过。<br> <br> 她本不在意沈凝心抢了她的簪子,可沈凝心抢了后却将她如此珍重之物弃若敝履、之当成了一个压箱底的摆设。<br> <br> 那日她离开沈府时,去了沈凝心的院子,除了几个碎银,带出来的只有这么一根金簪,这是她心中的痛,她不甘心就这样留给沈凝心。<br> <br> “我的金簪!”沈凝心柳眉一挑,怒道,“你敢偷我的金簪!”<br> <br> 贞娘冷笑,腹中隐隐作痛,门外传来更声,每次这更声响了没多久李长安都会回来。<br> <br> 她这次没有畏缩后退,她步步逼近沈凝心,冷笑,“妹妹,你为了封我的口竟要杀了我么?”<br> <br> 沈凝心还未来得及反应过来,便见贞娘的胸口鲜血喷涌,那殷红鲜血染红了她的衣裙。饶是见惯了大阵仗的沈夫人也愣了,待到她母女二人清醒,过来面对着的是庭院中的鲜血和李长安猩红的眼眸。<br> 贞娘的胸口斜斜插着那根金簪,她虽故意错开心脉,可仍是下足了狠手、抱着同沈凝心母女鱼死网破的决心,是以那簪非但刺穿了皮肉还扎得极深。那药婆果真没骗她,她腹中如撕裂般剧痛。<br> <br> 贞娘看着李长安震怒的面容,忍着剧痛攥紧李长安的衣角,费力道:“我……怕是活不成了……”<br> <br> 李长安见到此情此景,已是怒极,当即拔剑指向沈凝心母女,奈何到底她二人是官员家眷,李长安尚有些分寸,冷面切齿道:“沈夫人和沈姑娘入室伤人,怕是得跟我去大理寺走一趟了。”<br> <br> 沈夫人带来的家仆急忙辩解:“公子有所不知,是她自己刺了自己……”<br> <br> 那家仆还未来得及说完,沈凝心便一声惊叫,李长安看向沈凝心,却见沈凝心惨白着脸指着地上,颤声道:“那、那是什么……”<br> <br> 李长安顺着沈凝心手指的方向看去,愣住了,脸色骤然铁青,那地上一团血肉中依稀可见一个已经成了型的胎儿。贞娘胸口鲜血染红了上衣、下身的鲜血染红了庭院,李长安顾不得许多,将她抱在怀中,李长安的面容已经在贞娘眼中渐渐模糊,她分不清是为了那孩子落泪还是为了她自己落泪,只觉胸中那郁积多年的愤懑恨不得立刻倾泻,她本已想好对李长安的说辞,可如今她看着那团血肉,却将一切都忘了,血泊中她依稀可见那孩子的眉眼,那孩子在离开她身子后甚至还抿了抿嘴、只是渐渐没了动静……<br> <br> 她看着那孩子蜷缩的身子,忽而觉着胸口撕裂般剧痛。原本算计好的千言万语她如今一句都不想再说,更不想再用什么心计去应付李长安,只喃喃:“对不住……孩子,是我对不住你……”<br> <br> 李长安狭长眼眸中怒意一闪而过,他瞥了一眼沈凝心母女,终究忍住了,抱着贞娘大步离去。<br> <br> 贞娘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孩童死死抱住她不肯松手,可任凭那孩童泪流满面,却仍被一只沾了鲜血的手硬生生拖走。她拉着那孩子的小臂想将他抢回来,那孩子却忽而用一双似极她的眼眸看向她,贞娘陡然想起是她亲手断送了这孩子的性命。<br> <br> 她被梦魇惊醒,朦胧间觉着屋子里人来人往、竟有丫鬟婆子进进出出的,看着好生热闹。她想,她兴许仍是在梦中,不然,哪里来的这样多的丫鬟婆子来伺候她这样一个与家中嫡母闹翻了的“外室”?<br> <br> 迷蒙之间她昏睡又醒来,一个十八九岁的丫鬟看了她一眼,淡淡道:“沈姑娘醒了。”<br> <br> 她这才发现那梦中的景象竟是真的,环顾四周,这雕栏画栋的房舍哪里还是李长安的小院?<br> <br> 门外传来脚步声,脚步声渐近,她听到婢子们唤了一声“三少爷”,果然,李长安进了屋子。<br> <br> 他紫衣金冠、描金线云纹靴,这富贵公子哪里还有同她在小院的时候那落魄的模样?<br> <br> 他在床边坐下,两人相顾无言,竟沉默良久。李长安想说却不知该如何说、更不知该说什么。他带着贞娘先是去了医馆,他却才知道他身上那几两银钱根本不够给贞娘看病,百般无奈之下,他又回了李府。<br> <br> 他毕竟是王府嫡子,嫡子流落在外传出去终究免不了叫人笑话淮安王和卜夫人治家无方,是以如此,淮安王和卜夫人便对他带着贞娘回来并未深究。可李长安心中更是清楚,淮安王和卜夫人绝不会同意他同贞娘的婚事。<br> <br> 他忽而有些愧意,他当初兴许便不该招惹贞娘,可他当日太怕一无所有,贞娘是他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他想,娶了她便不用怕她离开,是以如此,他便将一切抛诸脑后,更没去想过日后他回府后贞娘该如何自处。<br> <br> 沉默良久,贞娘先开了口:“这是……李府?”<br> <br> 李长安摇头,沉默片刻,道:“这是泽兰苑,母亲已经将这院子给了我。”<br> <br> 泽兰苑是李府的家产,却不在王府中,虽有一条甬道通往王府,但到底是独门独户隔开了,是以旁人从不知这院子是淮安王府的,只以为这不过是个寻常民宅。<br> <br> 李长安同贞娘的婚事卜夫人和淮安王都是不认的,更不允贞娘入府,只是当日事态紧急,贞娘满身鲜血的被李长安抱进王府,若王府将她赶出去怕是不妥,卜夫人斟酌之下才勉强同意将她安置在泽兰苑中。<br> <br> 贞娘虽不知道内情,却也猜得出来,这八成是王府在外面置办的产业,李长安终究还是回去了。她坐了起来,忽而觉着腹中疼痛,手敷上去才想起她已经没了孩子,她心中一阵怅然。<br> <br> “你还需修养些时日。”他顿了顿,又道,“沈夫人被大理寺收监,又被放了出来。”<br> <br> 她一言不发咽下心中苦涩,是啊,那沈夫人毕竟是父亲的正妻,她一个小小庶女用一个李府并不在意的孩子岂能扳倒礼部侍郎正妻?她不甘心的就是这个,她即便拼尽了性命也未能伤及她们一丝一毫,这个中滋味与不平也只能是她自己承担。兴许,她本就不该用那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br> <br> “贞娘,我会……”李长安想说什么,忽而却打住了,他看了看身后那几个婢女,冷冷道,“你们下去候着罢。”<br> <br> 那婢女不情不愿的走了,贞娘想也知道,这定是李府派来的人。李长安对她道:“你才是我的正妻,我绝不会负你,再忍几日,我一定会闯出些名堂来,让你不再受那些人的欺负。”<br> <br> 贞娘几乎就要松口,她也想依赖着他、同他诉说心事,她也想在想哭的时候可以依着靠着他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可她终究是做不到,她朦胧间已经听到婢女和婆子们说的话。李府将她安置在此,却不打算给她什么身份,反倒已经打点好户部,再过半个月,沈凝心便会以平妻的身份进门。<br> <br> 她逼着自己硬起心肠忘掉那孩子,用她所能做出的最为凄然的神色,看着李长安道:“你可知道七妹和母亲为何要害我和我腹中的孩子?”<br> <br> 李长安皱眉,“难道不是因为我先娶了你?”<br> <br> 贞娘摇头,泫然欲泣的看着他:“七妹曾与孙公子私通,后来父亲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好在那孙公子尚有几分良心,便央求父母来府中求娶。父亲允诺了,可没过多久,那孙公子竟病逝了。那时,沈府同孙府已换了庚帖、商定好婚期,七妹此时若嫁过去后半生就只能守着贞节牌坊过活,若不嫁便落得一个不忠不义之名。所以……”<br> <br> 贞娘说到此时,忽而说不下去了,她颤抖的双手紧紧攥住被角,她在竭力克制着自己,彼时心中已经不再是演戏,她心中的悲戚之情涌起,不能自已。人总归如此奇怪,她先前想尽了法子让李长安可怜她,可当她心中真正伤怀时却又不想让李长安看到她心中的伤口,竭力想将那眼泪吞进肚子里。<br> <br> 她不明白,为什么会是她?为什么她和七妹同样都是父亲的女儿,父亲对她却这样狠心?七妹可以肆意造谣,她却连想说出真相都要用些心计。<br> <br> 这几日贞娘昏睡时,沈府早已派了人过来解释,这其中便有说贞娘早已同孙公子定亲一事。不过李长安并未放在心上。而今他本就不是愚钝之人,已经全然明了其中的种种曲折。那孙公子是高门嫡出,怎会同一个庶女定亲?李长安攥紧了拳,他知道,贞娘说的都是真的。 <br> <br> 半晌,他松开了拳,克制着声音对她道:“再忍几日,我不会让那孩子凭白死了,我会让沈夫人和沈凝心都付出代价。”<br> <br> 又是良久的沉默,贞娘开口道:“不如,就让那些下人回去罢,我只想同你过日子,用不着人伺候。”<br> <br> 说了这么多话,唯有这句话是贞娘的真心话,她当真累了倦了,不想再有旁人在身旁了。只李长安一个人已经让她疲于应付,何况那些婢女并未多尊敬她,大都只是在李长安眼前做做样子罢了。<br> <br> 久久不语,一声叹息后,李长安道:“你身边没人伺候不成,我明日让牙婆过来,你挑两个合心意的。”<br> <br> 贞娘点头,又是一阵沉默,李长安道:“贞娘,我会娶你的。迟早有一日,我会让你从东正门入府。”<br> <br> 她的心陡然凉了下去,原来在李长安的心中她只不过是个外室,原来那户部的婚书也比不了王府的大婚之礼。<br> <br> 李长安变了,变得沉默、喜怒都不似在小院那样外露。他转身便打发走了好几个王府派来的婢女、只留下了两个伺候她,刚过了晌午,牙婆就带了十几个丫头过来。<br> <br> 牙婆虽是三教九流之徒,却也分三六九等,最厉害的牙婆训出来的婢子仆妇不但各有所长、还大都是懂礼知义、进退有据的。最下等的牙婆却不同,她们莫说教下人,手中的奴婢们怕是连来路都说不清楚。<br> <br> 李长安到底是王府公子,即便贞娘在旁人眼中只是个外室,贞娘院子里的婢子却也仍旧是那些牙婆眼中的肥缺,这次带来的牙婆李氏也是这一行里面的翘楚。<br> <br> 只可惜这李氏当牙婆当的晚,是以虽一直在这一行做得风生水起,却仍旧只能被当了二十几年牙婆的孙牙婆和于牙婆压了一头,李氏恨得险些将一口银牙咬断却也无可奈何,高门大户总归觉着孙牙婆和于牙婆做这事情有年头、用她们的人更妥帖,是以即便李氏将门槛踏破,也只能给那些不高不低的门第送些下人,高门大户是从不用李氏的人的。<br> <br> 只不过,这次却同以往有些不同,淮安王三儿子在外面娶了一房“正妻”的事情早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是以给贞娘买婢子这事情,孙牙婆和于牙婆都不大愿意去办,只因怕得罪了卜夫人、沈夫人还有那还没嫁到王府的沈家七小姐沈凝心。<br> <br> 李长安派去的人寻了孙牙婆和于牙婆未果便去找了李氏,李氏自是不忌讳这些,即便没得罪那卜夫人和沈夫人,沈府和淮安王府也不会用她的人,如今既然有这现成的机会找上门,她又何乐而不为?<br> 李氏好生梳洗打扮了一番,带着最得意的两个手下去了。那小院子同淮安王府隔得极近,大大小小十五间房舍、里面前庭后院俱全,倒也不失为一个好住处,不过同淮安王府相比,却着实寒酸了些。<br> <br> “贞夫人在里面,自己进去吧。”那婢子无精打采道,李氏甚至怀疑若非她提前给那婢子塞了银子,只怕那婢子根本不会搭理她。<br> <br> 李氏顺着游廊走了两步,便见到一个发髻松散的女子,那女子不过青春年华,神色却悲喜难辨,屋子里竟没有一个婢子伺候。李氏心里估摸着这兴许就是那个李长安在外面娶的夫人了罢?<br> <br> “给夫人请安。”李氏笑道,说着实打实的行了个大礼。<br> <br> 贞娘苦笑,“你可是这府里唯一一个叫我夫人的,也是唯一一个对我正经行礼的。”<br> <br> 王府里派来的那几个婢子没一个对贞娘行过礼,权当她是个摆设,叫她也只叫“贞夫人”不叫“夫人”。李氏虽不大清楚内情,可来的时候看那些婢子唤贞娘作“贞夫人”便知那些婢子定没有将贞娘真正当做主子看,寻常人家婢子都是叫主子“夫人”才是,只有对小妾姨娘才在“夫人”两个字前再加一些称谓。<br> <br> 李氏笑道:“夫人不必为此费心,奴此番前来就是为着能让夫人在家中过上舒坦日子。”<br> <br> 贞娘看李氏与旁人不同,心中有了戒心,却也十分好奇这李氏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便道:“你打算如何让我过上舒坦的日子?”<br> <br> 李氏敛起笑意,正色道:“夫人是正房夫人,那些婢子却如此无礼,本该收拾。奴不便在此多说什么,奴带来了两个婢子,夫人且先收下这两个婢子,最迟明日,夫人便会知晓这两个婢子的好处,日后,夫人若是有用得着奴的地方,还望夫人提携一二。”<br> <br> 跟在李氏身后的两个婢子一个蒙着面、另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年纪颇大,贞娘迟疑片刻,终究还是点了头。她虽然同李氏不熟,可她着实太需要几个得力的左膀右臂了,如今她四面环敌、身子未愈、沈凝心又快要进门了,她来不及迟疑犹豫了。<br> <br> 李氏松了口气,若贞娘信不过她,之后的所有一切都只能是空谈,如今贞娘收下她的人,便意味着贞娘和李氏已经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了。李氏对贞娘道:“夫人,不出意外,最多两个时辰之后,卜夫人就会过来,夫人且放心,我这两个婢子都不是寻常人家的婢子,绝不会让夫人吃亏。”<br> <br> 李氏说完,便告了退。贞娘起初听李氏说那些话只以为不过是牙婆说些大话罢了,如今听李氏说卜夫人要来,那语气还十分笃定,贞娘这才觉着李氏同旁的牙婆有些不同。<br> <br> “你们叫什么?多大了?从哪儿来的?以前在何处做工?”贞娘看向那两个李氏带来的婢子,她着实想知道李氏派来的这两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在李氏的眼中她们竟可同卜夫人对抗。<br> <br> “奴婢春深,年二十六,原是靖远侯府姬妾。”那个一直蒙着脸的婢子忽而解开面纱,那婢子半张脸竟都毁了容,脸上的伤疤触目惊心。贞娘看了心头一窒,细细询问之下才得知,春深原为靖远侯的宠妾,十五岁入府后就深受靖远侯宠爱,在侯府中地位稳固、远非寻常姬妾可比,只可惜春深不能生育,一年前,靖远侯过世、靖远侯世子继位,世子生母将春深毁尽容貌发卖出去。<br> <br> 贞娘没想到那李氏带来的婢子竟有这样的经历,春深在靖远侯府受尽宠爱,想必对如何讨好男人再明白不过;春深虽没有子嗣却能享尽专宠,足可见其本领。李氏将春深送给贞娘,可见对贞娘的用心,贞娘此时此刻才明白,李氏果真没有诓她,这两个婢子怕是真的能帮到她。<br> <br> “你呢?”贞娘看向另一个婢子,那婢子看年纪比春深还要大许多,若保养得宜,说不定已经年过三十,寻常人家买奴婢大都要十岁出头的,这样便可以多用些年头,可李氏竟给她找了一个快三十的婢子,不知是何用意。<br> <br> “奴婢名唤白芍,今年三十有二。”那婢子声音柔婉、举止端庄有度,看她周身气派竟比官宦人家的小姐都要强上三分,贞娘忽而有些估摸不准,问白芍:“你之前可是官宦人家女儿,落难成了婢子?”<br> <br> 白芍摇头,叹了口气,半晌,才道:“奴婢……原是宫女,当年曾伺候过神武皇太后”<br> <br> “神武皇太后是个奇女子。”贞娘慨叹,如今整个大周有谁人不知神武皇太后?当年神武皇太后只是元帝众多姬妾之一,也不大受宠,但她却在慎夫人和孝成皇后的儿子先后去世后说服群臣扶持她唯一的儿子神武帝继了位。神武帝在位之初不过是个七岁小儿,是神武皇太后一步步将他培养成一代明君、而后又将政权还于神武帝。如果说孝成皇后是大周女子之典范,那么神武皇太后就是大周有史以来最为令人称道的一个奇女子。<br> <br> 白芍点头,神色间仍带着一丝眷恋:“是啊,娘娘的风华气度,奴婢怕是有生之年都不能再见到了……”<br> <br> 白芍叹了口气,又道,“后来,娘娘仙逝,娘娘临走前将我许配给了一个黑衣,我这才出了宫。”<br> <br> 贞娘听说过黑衣,据说那是皇宫里守卫的侍卫,能当上黑衣的都是宫中侍卫的翘楚,武功家世都不会逊色,看来神武皇太后对白芍也是上了心的。<br> <br> “既然如此,你为何要出来做婢子?”宫内黑衣之职所得赏银足够一家人吃穿用度,白芍还要出来为奴为婢未免有些奇怪。<br> <br> 又是一声叹息,白芍喃喃,“这……怕是得从头说起了……”<br> <br> 原来,白芍嫁给夫君后本也是过了几年好日子的,岂料没几年她夫君便因着触犯贵人被斩,她也成了寡妇。好在她当时还有一双儿女,便挨着过了两三年,不料天意弄人,去年夏天她一双儿女都掉进了河里淹死了。白芍也成了个没儿没女的寡妇,只能擦干眼泪另谋出路。<br> <br> ———————————————————————————<br> 贞娘原本以为李氏这两个得力的婢子至多不过是在一些高门大户伺候过一些主子,却不料其中竟有这般曲折。<br> <br> 春深被毁了容貌、白芍又是个寡妇,这两个人换成旁人定是有所忌讳觉着她们是不吉之人,可贞娘却不同,她并不在乎那些。春深有心计、有手段,却又被毁了容貌,后半生只能靠着贞娘,而白芍服侍过神武皇太后,单看周身气派便知她绝非寻常家仆可比及,只怕那些沈府的谋士都比不上白芍聪慧。<br> <br> 贞娘起初对白芍有些许迟疑,只因觉着她年纪大了些,若是有夫有子,只怕心中都惦记着家中的夫君和孩子,旁人给一点甜头就跟着走了,难言忠心。况且,这般年纪说不准过几年家中宽松些便不做了,这样一来贞娘岂不是白白□□她了?<br> <br> 可如今看来,白芍是个寡妇、一双儿女也没了,大周历来忌讳这些,若是像白芍这般的人十有八九会被人说是克夫克子,是没人敢用她的,白芍日后也只能跟着贞娘、忠心于贞娘一个人了。而春深容貌毁尽,日后也只能跟着贞娘。她们二人皆是没了后路的,贞娘如今最缺的就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臂膀,而李氏送来的这两个人非但十分得力还绝不会背叛贞娘,倒让贞娘心中颇为宽慰。<br> <br> 看来,牙婆李氏非但会选人也能明白贞娘的心意。贞娘暗暗记下了李氏,日后,她怕是少不了还要李氏辅佐。<br> <br> 白芍和春深都极会服侍人,不因贞娘是新主子而羞涩疏远、也不因那两个王府出来的婢子对贞娘不敬而跟着松懈下来,反倒是殷勤服侍、百般敬重。<br> <br> 这兴许便是她们的好,白芍能服侍皇太后、春深能深得靖远侯的宠爱并非没有道理。不过短短一个时辰,她们便帮着贞娘重新梳洗打扮了一番,又将屋子收拾了一遍,那几个王府的婢子对贞娘并不大放在心上,贞娘已经好几日没有沐浴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