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贞娘才刚梳洗好, 正要歇一歇, 便听到门外那两个一直对她不冷不热的王府婢子喊了一句:“老夫人来了!”<br> <br> 所谓的老夫人, 自然就是淮安王的正妻卜夫人, 卜夫人因着尚未受封王妃, 便只能以夫人相称。那两个王府来的婢子对卜夫人很是殷勤, 忙前忙后的奉茶摆脚踏。<br> <br> 贞娘早就料到那卜夫人定会过来, 一则泽兰苑就只同淮安王府隔了那么一条街罢了;二则即便是隔着十里百里的地界,儿子在外头养了个外室,做母亲断没有不来整顿一番的道理。<br> <br> “你叫什么?”卜夫人虽然年过五十, 却保养得宜,看起来不过四十出头,面容端丽、举止端庄, 一身石青色衣裙、裙摆上用银线绣了些许山水鸟兽, 精巧素雅却又不失气派。<br> <br> 卜夫人坐定后,神色凛冽的看着贞娘, 贞娘便按照白芍的叮嘱恭敬侍立在一旁, 半垂着头对卜夫人道:“妾沈氏, 名贞。”<br> <br> 卜夫人状似不经意间道:“我从别处听闻, 你先前是叫沈铭心?”<br> <br> 贞娘淡淡道:“那是妾之前的名字, 闺阁女儿之名本不外传, 户部也不记在其中。贞是妾为自己取的小字,夫人若想唤妾铭心也无妨。”<br> <br> 卜夫人淡淡道:“你端得一幅好心机,连亲生骨肉都能舍掉, 却不知你这一步棋骗得过长安却骗不过我这在后宅沉浮多年的老妇。”<br> <br> 贞娘藏在袖中的手攥紧了, 却不漏声色,她知道,如今她必得戒急用忍才能成事。<br> <br> 卜夫人见贞娘温顺的站在一旁却是微微错愕,卜夫人这次本就是想让贞娘同她起了争执,好让李长安觉着贞娘并非什么良善之辈,如今贞娘如此温顺却让卜夫人无处发作,只得冷颜看她。半晌,卜夫人笑了,笑得有如春风拂面,对贞娘道:“这都快晌午了,来同我一起用饭罢。”<br> <br> 白芍听了这话登时抿住了嘴,白芍心知,卜夫人自然不是转了性子认了贞娘这个儿媳,她不过是想借此向贞娘发作罢了。高门大户用膳都有讲究,长辈用饭小辈媳妇侍立在侧捧饭布菜,尤其是新妇进门的头三个月,必得侍奉姑婆一日三餐,直到婆母准许媳妇坐下、媳妇才能坐下用饭。<br> <br> 好在这些高门大户的婆母们大都只是做做样子,让媳妇奉了饭便会作罢,可卜夫人这架势摆明了是要刁难贞娘,一顿饭可以吃上一盏茶、也可以两三个时辰都不作罢,若是卜夫人用膳用上个把时辰,贞娘岂不是要站上个把时辰?贞娘才小月不久,如何受得了这些?<br> <br> 贞娘自知身子撑不住,索性破罐子破摔,端起碗来为卜夫人盛饭的时候一个不稳将碗摔在了地上,崭新的白瓷碗摔成了两半,卜夫人愣了片刻,眸子里划过一丝阴鸷,却还是笑道:“无妨,凡事都有第一次,想来你过去在沈家也是个庶出没法子学会这些。不过这也怪不得你,想来,庶出在家中自然比不得嫡出,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br> <br> 卜夫人这话说的看似是在宽宥贞娘的过错,实则却绵里藏针般的戳穿了贞娘庶出的身份,明里暗里的将贞娘在家中不受看重的处境讽刺了一遍。卜夫人果真戳中了贞娘的痛处,贞娘深吸了一口气,逼着自己平静下来。<br> <br> 半晌,她温厚笑道:“妾有许多不懂的地方,幸好母亲宽厚,妾身真是三生有幸遇到母亲这样好的婆母。”<br> <br> 卜夫人闻言却是愣住了,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寻常人家的外室都是唤婆母为老夫人,哪里敢直接唤上一声母亲?如今贞娘却堂而皇之的唤她为“母亲”,偏偏还叫的那般顺口,好似卜夫人同她有多亲厚一般。<br> <br> 卜夫人看了一眼外头的婢子婆子,心想,这若让沈家大夫人知道,只怕还以为卜夫人是在两面讨好。<br> <br> 可偏偏卜夫人却又没法子叫贞娘闭嘴,毕竟贞娘也是在户部册目上记了名的正妻,况且她若是此刻发作,难保不被贞娘寻做借口去向李长安卖可怜。<br> <br> 卜夫人活了一把年纪,以往都是她让旁人有苦说不出,如今自个儿吃了一记闷亏真真是憋屈得很,心里闷着一口气,脸色也不大好了。冷冷道:“既然你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就该好生学着,而不是去靠着我的宽厚不思进取!”<br> <br> 贞娘眼看着卜夫人终于被她引得拉下了脸,心中暗笑,面上却摆出一副娇羞的模样,羞涩道:“妾身原本也是这般想着的,可三郎说就喜欢妾身这样。”<br> <br> 卜夫人听了这话又见贞娘这神色只觉贞娘惺惺作态、矫揉造作,见贞娘提到李长安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怒道:“他说的话你就信了?他在府里就是个废物!”<br> <br> 贞娘将话头引向李长安无非是之前听闻李长安母子素来不合,是以故意如此,想让卜夫人说李长安的不是,如今卜夫人倒是正中了贞娘的下怀。贞娘低垂着头眼角余光扫到门外似乎有一个石青色衣角,李长安今早出门穿的就是那石青色长衫,贞娘蓦地勾起了嘴角。卜夫人来的时候她就特意命春深去将李长安寻了回来,如今看来,李长安回来的正是时候。<br> <br> 贞娘道:“不,三郎是这天底下顶好的男人,是个顶天立地的男人。”<br> <br> 卜夫人彼时已经被贞娘搅得心绪不宁,如今见贞娘反驳她,自觉好不容易抓住了贞娘的错处,立刻便道:“放肆!我是他母亲,他是好是坏我岂会不知!倒是你,当面反驳婆母,该当何罪!”<br> <br> 贞娘急忙跪地,道:“老夫人要罚妾身不敢不受,只是三郎确是个好人,他绝不是什么废物。”<br> <br> 白芍不明就里,只以为贞娘是个性子软弱的女子,急忙拦在贞娘前面对卜夫人叩首道:“老夫人责罚奴婢罢,是奴婢逾矩,我家夫人才刚小月,身子还未痊愈,老夫人。”<br> <br> “你就是今日长安新买的婢子?果真是没规矩,长安平日里就不务正业,他选的婢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卜夫人好不容易抓住贞娘的错处自然要将这错处紧抓不放。<br> <br> 贞娘听了这话立刻接话道:“三郎是个好人,是我没有教好下人,同他没什么关系。”<br> <br> 卜夫人冷笑:“你怕是以为他是王府公子跟了他就能攀上高枝了罢?可惜他平日里游手好闲一事无成,在家里就是个人见人烦的主儿,你要是聪明些勾引的是兰陵,我兴许为着母子情分还要给你几分颜面,若你再精明些勾引上了世子,那即便我对你厌恶到骨子里,我也得供着你。可惜你偏偏选错了人,就只能当那刀俎上的鱼肉,任人宰割。”<br> <br> 贞娘眼角偷瞄到那门外的一道石青色晃了晃,她隐约看到门外露出半个紧紧握住的拳头。贞娘知道,卜夫人之所以敢对她说这些话无非是不在意李长安,因为不在意,更有恃无恐,可这却恰好中了贞娘的下怀。<br> <br> 贞娘急急道:“夫人,我跟着三郎这几个月,他一直十分用功,平日里甚少涉足那些声色犬马之地,兴许是有什么误会。他……”<br> <br> 卜夫人打断贞娘,“你不必如此,他在家中就是个废物,你跟着他讨不到半分好处。”<br> <br> 门外的李长安抿紧了嘴,他想出言反驳,却不知如何反驳,他知道,卜夫人说的确实是事实,他读书读不下去,只得去军中谋了个闲职,厮混了多年也只是个小小的千户,他确是一事无成。<br> <br> 房中陷入静默,李长安忽而有些迷蒙,他不知贞娘得知他在王府中只是个让生母都厌恶的人后还会不会跟着他? 忽而,卜夫人又开了口这次反倒放缓了声:“与其跟着他后半辈子只能做个外室,倒不如拿了银子自个儿逍遥快活,只要你肯走,我可以给你白银千两,决不食言。”<br> <br> 蓦地,他攥紧了拳,他想起那些青楼女子,几年前,他曾同青楼里一个花魁欢好,那花魁对他很是殷勤。他为花魁赎身,将那花魁安置在府中,却也是今日这般场景,那上一日还同他百般温存的花魁蓦地离开了他。<br> <br> 贞娘却也在犹豫,可她知道她已经没了退路,得罪了沈夫人和沈凝心后,她若没有李长安的庇护只会死路一条。卜夫人终究看浅了她,以为她是个没有眼界的女子、以为她不过是为着富贵荣华,贞娘确是一半为着富贵荣华,另一半却是为着给自己争那一口气。她如今只身一人,活得富贵与否都无妨了,只要那沈凝心遭了报应,她便是苦上几年又何妨?况且,如今即便她想要收手也来不及了,沈夫人和沈凝心不会放过她的,她唯有走下去才能活着。<br> <br> 贞娘淡淡道:“多谢夫人厚爱,贞娘跟着三郎便已是此生之幸,银钱够花便好。”<br> <br> 卜夫人挑眉:“既然你不识相,那就别怪我,来人,把她拖出去收拾了!”<br> <br> 卜夫人说的收拾,自然不是简单的打一顿,富贵人家背地里那些肮脏的勾当贞娘又怎会不知?卜夫人所谓的收拾,多半是要将她活埋、投井,又或是毁尽容貌后扔到荒山野岭中。<br> <br> 那两个王府派来的婢子一左一右就要将贞娘架起,白芍见状死命拦着,却被卜夫人带来的两个壮丁拖开。<br> <br> 卜夫人冷冷道,“你不要以为我会顾念母子情分对你手下留情,他命中克母,本就不该留在府中养着,若非当年太妃心软,我绝不会留下他在身边。”<br> <br> 贞娘等得就是这句话,她一直在等,她知道,李长安因着所谓的克母之名平日里在淮安王府备受冷落,她一直在等着卜夫人主动提起这件事。贞娘挣扎着对卜夫人喊道:“夫人,三郎平日里是敬重着您和王爷的,夫人怎能为了一个克母的传言这样冷落亲生儿子?夫人若看贞娘不顺眼,贞娘没什么怨言,三郎毕竟是您的亲生儿子,骨肉之情怎能说断就断?”<br> <br> 贞娘这话似乎戳到卜夫人痛处,她气得面色铁青、抓起茶盏狠狠掷向贞娘,茶盏砸到了贞娘的额角,鲜血汩汩而下。“你放肆!他克母害得我险些丧命,大周以孝为先,他这便是不孝!其罪当诛!当年我没将他溺死已是宽宏,你却还敢替他说话!”<br> <br> “你们愣着作甚!把她的手脚筋挑断扔去荒山!”<br> <br> “住手!”一个阴冷的声音自门口传来,贞娘偷偷在心中勾起了嘴角,李长安冷着脸大步跨进门,将贞娘从地上拉起拽到身后,春深在李长安身后跟着他进来,贞娘同春深目光相触后顿时明了,春深怕是出去找李长安回来了。<br> <br> 贞娘心道,春深还算聪明。<br> <br> “母亲若是对儿子有什么不满尽管冲着儿子来,何必拿贞娘发作。”李长安眼眸猩红、面色阴沉,唯独握着贞娘胳膊的那只手的力道却十分柔和。<br> <br> 李长安今日在营中训诫,卜夫人本以为他天黑后才会回来,却没想到他回来得这样早,一时间也是愣住了。贞娘却心知,这多亏了白芍动用了亡夫的旧友给了李长安半日的假。<br> <br> 李长安同卜夫人之间的嫌隙并非一日而起,母子之间比之仇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贞娘知道卜夫人一直对李长安不大好、她不信李长安对此没有心伤。是以这次她便利用了这个机会来挑拨卜夫人同李长安的关系,如此一来,李长安在卜夫人面前定会站在她这边。<br> <br> 贞娘没有料想错,李长安果真挡在了贞娘的身前,贞娘看不清他的面容、只觉着后背略有几分苍凉,他道:“原来在母亲眼中我和贞娘都是该死的东西?”<br> <br> 那声音中竟些微的带了一丝颤抖,贞娘的心莫名的跟着提了起来,她知道,他伤心了。<br> <br> 卜夫人皱了皱眉,卜夫人在这个儿子面前丝毫不掩饰对他的厌恶之情,只这不经意只见的流露,贞娘便知,卜夫人同李长安之间的母子情分怕是永远也回不去了。生而为人总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身子受了伤兴许还可以疗伤,可若是心口挨上一刀,哪怕是华佗在世也难将心伤缝合得同先前一般。<br> <br> 李长安的手握紧了拳头又松开,只冷冷道:“祖母去世前曾将淮安王府一些家产均分给我们几个,如今我已成年,也是时候分家了。”<br> <br> 贞娘眸子里闪过一丝欣喜,她低下头不让这神色被旁人瞧见。她早就听说淮安王的母亲欧阳老夫人很是疼爱李长安,淮安王是个孝子,欧阳老夫人晚年攒下不少家产。贞娘心想,若能分了家,她便不必再为家计发愁,日后也有了同沈凝心抗衡的本钱。<br> <br> 卜夫人冷冷道:“父母在,不远行。我同你父亲还或者你便要分家?这就是你所谓的孝道?!”<br> <br> 李长安却并未恼火,反而是凉薄一笑,“母亲说孝道,那母亲又岂有孝顺祖母和李家列祖列宗?沈凝心害得贞娘小产,这样噬李家血脉的毒妇母亲却要让儿子娶她?祖母留下的家产足足三千两白银和许多玉器字画本是为着给我们几个孙儿用,母亲却枉顾祖母遗志,这就是母亲的孝道?”<br> <br> 他凤眸微扬,眼尾似笑非笑的指向怒意滔天的卜夫人,李长安这话若是让旁人听了,只怕又要怒骂他不忠不孝,可贞娘看着他笑得凉薄忽而有些心痛,李长安过去兴许是十分在意卜夫人的,贞娘知道,他声色犬马也不过是为着向卜夫人和淮安王能想起还有这么个不孝子。然则卜夫人一次次伤了他后,他终究是可以做到硬起心肠同自己的母亲算计了吗?<br> <br> 卜夫人呷了一口茶,手压在胸口,以往李长安纵然荒唐,她打过骂过却从未如此震怒过。卜夫人发觉,今日不知为何,这个儿子不同以往了,她连着道了三声“好”,冷冷道:“我竟没想到我淮安王府还有这么一个人才!算计父母,你当真是个畜生!”<br> <br> 李长安面容不辨喜怒,淡淡道:“那家产若我没记错,祖母说过,三千两银子有一千五百两给我娶新妇,剩下摆件玉器字画和瓷器库房都有记账,儿子回头会让王贵核对一遍,若是少了也不打紧,那些东西官中都记着,母亲若实在找不着,儿子就去大理寺让大理寺少卿查证核实。”<br> <br> “你!”卜夫人抚着胸口,头一阵眩晕。过了这么些年,欧阳老夫人留下来的那些东西早就被卜夫人拿出去补贴次子李兰陵了,如今剩下的也不过是一些物件。<br> <br> 李兰陵的正妻柳氏只是个良民的女儿,家中原本也只是靠着几百亩田地在乡间做个富农罢了,这在田间本不打紧,可来到淮安王府后府里上上下下哪个不需要打点?偏偏世子李建申娶的又是安平郡主同忠勇侯的女儿,卜夫人为了不让儿媳刘氏落了下风,只得掏出体己钱来帮忙打点一切,日积月累下来,欧阳老妇人留下的那三千两银子,如今早就不剩下多少了。<br> <br> 卜夫人气得拂袖而去,原本拥挤的房间忽而空落了下来,李长安一个人背对着贞娘,贞娘碰了碰他,忽而觉着他身子晃了晃。蓦地,他转过身狠狠抱住她,那手臂的力道将她困得喘不过气来,她费力推开却发现他已经红了眼眶。<br> <br> 贞娘不知如何安慰他,沉默半晌,他淡淡道:“我还有事,先走了。”<br> <br> 营中已经给他半日假,他如今手中又没有余钱,还会有什么事?贞娘心中盘算着他兴许是难过了罢?可手却不觉拉住了他衣袂,待她反应过来后也是愣住了。<br> <br> 她也不知心中是如何做想,只觉着李长安可怜,便将他揽在了怀中。李长安愣了片刻,起初还硬着脖子,忽而忍不住扑在她怀中痛哭起来。平心而论,李长安确是这长安城中鲜有的美男,怪不得少年风流在万花丛中,可谁又想得到这样一个王府贵公子心中竟有如此伤悲?<br> <br> 李长安哭了许久,贞娘也不知如何安慰他,只抱着他任他哭了一场。李长安哭完后一刻也未停腾地一下从她身上起来,一言不发的走了。<br> <br> “公子很喜欢少夫人。”春深喃喃,她看着李长安走了,这才进了屋子。<br> <br> 贞娘哭笑不得,“他哪里是喜欢我?不过是无人可哭罢了。”<br> <br> 春深摇头,叹了口气:“这些公子哥儿们整日里鲜衣怒马、横恣乡野,要他们烽火诸侯博美人一笑并不难,唯独他肯在一个女人面前示弱了,那这个人才算是真正走进他心坎里。”<br> <br> 欧阳老妇人留下的东西,卜夫人自然不肯轻易放手,况且那些银子多半都用来给李兰陵铺路、给柳氏打点府中事物,又能剩下多少?可李长安这次似乎是真狠下了心,竟一举诉状告到了大理寺。<br> <br> “这若是换成旁人定是为着个孝子的名声只能吃一个闷亏,没想到这李长安是个混不吝的主儿,这样一来,卜夫人和淮安王都拿他没法子了。”绿孚看着手中的香渐渐燃尽,笑着道。<br> <br> 长安月下香气缭绕,贞娘看着那氤氲香气忽而想起那日她饮下的那碗药,若那孩子还在的话……<br> <br> 贞娘忽而有些后悔,可她若生下孩子怕也会后悔罢?<br> <br> 绿孚似乎看出贞娘心中所想,嗤笑:“莫不是想起你那孩儿了?当时,你即便生下他也未必好过如今。你想一想,你当日连自己都养不活,那孩子生下来也只能留在李长安身边,李长安岂会照顾孩子?只怕那孩子日后也不过是重蹈你的覆辙。”<br> <br> 贞娘眼眸暗了暗,硬起心肠冷冷道:“我如今只想着能尽快分了家,这样李长安手中有了家产,便不用再受淮安王府的牵制。”<br> <br> 绿孚浅笑着倒了一杯茶给贞娘,“放心,这回李长安怕是真下了决心了。先前欧阳老夫人没了的时候,那些银子本来就都是给李长安的,但卜夫人不满,李长安就主动提出兄弟三人平分。如今他既然要讨要那银子,自然是不会再对卜夫人心软了。”<br> <br> 贞娘哑然,绿孚笑道,“想不到罢?那李长安还是个孝子,白给的银子都不要。”<br> <br> 贞娘摇头,“我真真想不透卜夫人了。她对淮安王百般迁就,却不肯对李长安好一些,李长安本性并不坏,到底亲生母子,何至于如此?”<br> <br> 绿孚叹了口气:“那卜夫人到底也没读过什么书,在娘家就没得父母的宠爱,在淮安王眼里也不及原配一丝半毫。她自然不知母子天伦之情,你莫要看卜夫人对李长安如此就觉着她偏心李兰陵,我听线人说,她平日里对李兰陵也好不到哪里去,骂起人来从不松口,李兰陵也未必是真心孝顺她,不过因着她如今到底把持着淮安王府的中馈,这才摆出一副孝子的模样罢了。”<br> <br> ===========================================================<br> <br> 卜夫人自然是拿不出那些银子的,彼时她正在淮安王府中急得坐卧不安。<br> <br> “账目到底做好了没?晚些时候王爷可就要回来了!”卜夫人看着账房管事不紧不慢的拨着算盘,心中愈发焦急。<br> <br> 那账房管事沉吟片刻,道:“老夫人稍安勿躁,这账目还能合得上。”<br> <br> 卜夫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便道:“快说给我听,免得一会儿王爷回来漏了马脚。”<br> <br> 管事道:“太夫人不过留下三千两银子并两个田庄、两间宅子、四个铺面和些许金玉摆设,这些田庄宅铺都没动,只当了些金玉摆设,这些金玉摆设本就没有定数,夫人大可说原本就只有这些。只是那三千两银子只余下了二百多两,需得夫人从中斡旋一番。”<br> <br> 卜夫人本就大字不识一个,听那账房管事说来说去只觉被绕得头晕,不耐烦道:“你快说要紧的,别说那些没用的!”<br> <br> 那账房管事本是想顺便同主子报个账以示自己多年以来尽心竭力并无以公谋私之心,然则却没想到不过是鸡同鸭讲,那卜夫人非但不领情还凭白埋怨他一番。<br> <br> 那管事自觉没趣,偷偷撇了撇嘴,道:“小人核对账目发觉太夫人那三千两中有一千七百两银子被用来给二公子打点事务、五百两银子给二房少夫人用来周转。这些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算起来府里也就世子娶世子妃的时候曾经大操大办了一场,那时候世子送出去的聘礼和府中修缮世子妃居所、购置仆妇、置办首饰的花销尚可虚报一番。”<br> <br> 卜夫人挑眉,“你当世子妃是没长眼的?我送过去多少聘礼她还不清楚?之前一嫁进家门就撺掇着王爷挑我的不是,我这次要是让她抓住了把柄还了得?!”<br> <br> 那管事叹了口气,心中只道这卜夫人当真是一块顽石,“送过去的那些实物确是不好作假,可世子妃到底是个闺中少妇,哪里晓得修缮房屋要花多少银钱?修缮世子妃的居所前后不过二百两银子,夫人大可报作一千两。再则打首饰、打造那些个案几桌椅的花销可都不是明码标价,大都是看手法出价儿,那些工匠的手工费可说是二两、也可说是二十两,只要不说是二百两,旁人便不会生疑,即便是世子妃腹诽,她又岂能当众质疑婆母?”<br> <br> 卜夫人恍然大悟,心中活泛起来,急忙让管事盘算了一番后发觉这样一来不但能填上欧阳老夫人的窟窿,反倒还能多出来七八百两银子,不禁笑道:“还真是个好法子。”<br> <br> 那管事见卜夫人总算是安生下来,心中松了口气。他本是想来卜夫人面前讨巧,是以才特意拎着算盘过来,不料这卜夫人竟这般挑剔愚笨。<br> <br> 不多时,淮安王就回来了,淮安王虽是武将出身,却并非那膀大腰圆、五大三粗的人,反倒长得短小精悍、圆头圆脸。今日他阴沉着脸,心中似乎不大顺畅,不过旁人想也知道,被亲生儿子告到大理寺,还被言官弹劾成了个不听母亲遗言的不孝子,任谁也笑不出。<br> <br> “王爷……”卜夫人眼看着淮安王进门,急忙扯出个笑脸迎了上去,却被淮安王一把推开。<br> <br> 只见淮安王板着脸冷哼一声,他对卜夫人从不遮掩怒火,“都是你养出来的好儿子!”<br> <br> 说罢,淮安王仍不解气,他狠狠瞪了卜夫人一眼,阴冷道:“还不快把银子拿出来!再等两天只怕整个大周都知道我是个不孝子了!”<br> <br> 卜夫人虽在儿子面前强悍拗戾,却只能在淮安王面前忍气吞声,没法子,她并不是王妃,在府里说白了还不如世子妃的身份尊贵,是以也只能忍了这口气,仍是和颜悦色对淮安王道:“王爷,妾身今日核对了账目,但世子成婚的时候花销甚大,妾身当时想着太夫人那银子本也是给几个孙儿的,世子是长孙、理应多给世子用些,就把那银子用来给世子妃修缮新房、置办家什了,剩下的又置办了聘礼、给世子妃打了几件首饰,算下来,只有三百多两银子了。”<br> <br> 淮安王本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可如今听说这银子是到了世子那儿去了,一腔怒火却被浇灭了一半,淮安王总觉着自己对不住原配,是以在知晓这钱是花在了世子的身上后,淮安王心里还真就舒坦了不少。他沉吟片刻,道:“世子娶世子妃本来就该大操大办,世子妃可是郡主千金,不能亏了她。”<br> <br> 半晌,他想了想,“从库房拿些平日用不着的东西当了,凑个一千两银子给他就是。”<br> <br> 旋即,淮安王又想那李长安平日里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当年欧阳老夫人毕竟是说了那三千两都是给李长安的,若李长安拿欧阳老夫人的遗言说事可着实不得了了。淮安王斟酌了片刻,道:“告诉他,让他安生些,他那个外室住着的院子也给他。他要是闹事,就把他们都赶出去。”<br> <br> 那小院子虽也值个上千两银子,往日里却一直闲置着没人住,如今又被李长安那外室占了,淮安王便想着将那院子物尽其用,用一纸房契并一纸地契将李长安的嘴堵住。<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