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江山为谋之盛续春光
卷一 第四章 枫叶红几许 暗涌波未平(四)
作者:奕浅 时间:2018-05-23 06:56 字数:4409 字

明镜未料秦知到访,那人甚至近乎横冲直撞地闯入她的住处。乍然相对,她明显感受到秦知的愤怒,那在秦知眉间眼底涌动的情愫让她不由害怕了起来。

秦知看着强作镇定的明镜,在简短的迟疑之后,他大步上前,质问道:“为什么要帮沈君翘?”

“她说想去看你,但是你避而不见。”

“我也想来看你,可你也避而不见。”这是秦知内心一直相对明镜说的话,却因为曾经的犹豫而被隐忍至今。他或许应该再次感谢沈君翘的刺激,让他终于有了这样的勇气当面跟明镜说清楚,不去考虑说完之后会是怎样的结果,反正已经分开这么久,再坏不过是一生不见而已。

明镜退开道:“我是出家人……”

“你觉得自欺欺人真的好过么?”秦知一语道破了明镜的心事,他见明镜眉间微皱,上前又道,“为什么你最近都不跟慧空师父进宫了?你怕看见谁?”

面对秦知,她尚能当断就断,可一旦事关龄安,她便不知所措。那个少年仅用他们几次的见面就扰乱了她所有的思绪,明镜深切地知道他将是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劫数,但她却不知如何应对。她不敢如沈君翘那样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心意,因为沈君翘是众人称羡的凤凰,而她不过是随处可见的麻雀。

“明镜。”秦知豁然握住她的手,不顾她想要抽身的意图,只将她圈死在自己身前,郑重其事道,“跟我回去吧。”

秦知的手在颤抖,不知因为太用力还是其他原因,明镜却不敢回应他此时的目光,垂眼沉默着。

“我不在乎你是什么身份,我也没有如龄安那样的顾虑。只要你愿意,我会用我的一生爱你护你。”他注视着身前无声的少女,试图在她眼角眉梢找到一丝希望。

园内许久都没有声响,秦知从未有过这样紧张地等待。明镜对他而言,是当年的一见惊鸿,也是这些年来慢慢渗透进他生活与思绪里的情丝难忘。他在意着明镜的每一个神情变化,关注着她举手投足间的任何一个意图,哪怕知道她挂念着龄安,他想要陪伴明镜的心意却从未改变。他从不认为自己是痴人,可只要事关明镜,他便执迷不悟。

明镜却从秦知掌中抽回了手,后退道:“你既知道我的心思,也来问我,那我也明白地告诉你,我有相思一片,却不在你身上。但这相思之意又显得太过可笑,所以才不曾与他表露。这些年来,承蒙你照顾,若要还报,我愿以死拼之,但事关所爱,无法强求。”

“是龄安?”

秋风中明镜黯然站立,她取下僧帽,那一头长发便在风中扬起,她看着秦知道:“我曾想过要绞了这些烦恼丝,专心跟着师父研习佛法。可当我想起龄安的时候,我又舍不得了。大概从那年乌林相遇时起,他就已经在我心里了。”

明镜说她对龄安之情可笑,秦知自问自己对明镜的一意孤行又何尝不引人发笑。这个他早就知道的结果却因为他的犹豫和逃避而被刻意压制,他妄图扭转早就注定了的局面却终究没能打动一个已经将真心交付出去的人。

自嘲的同时,秦知看见那串佩戴在明镜手腕上的佩珠,叹道:“他送你的东西,你会一直戴着,是不是?”

明镜扯了扯衣袖,试图将佩珠遮住。

秦知了然于心,道:“谢你为我解惑,我已明了。”

明镜看着秦知就此转身离去,心想虽然都是锥心之词,却也不失为让秦知彻底明白的方法。但她却不知就在方才她与秦知接触过密时,墙角有人怒而离去,正是她心心念念的那个少年。

龄安本为近来公务烦忧,又总是见不到明镜,实在心浮气躁之下,他便前来妙法庵探看那多日未见的少女,结果却发现了秦知和明镜纠缠,他一气之下中途离去,并未听见那两人最后交谈的内容。

驱车回至宫中,龄安禀退了所有侍者,独自在书房静坐,从白日坐到黑夜,又听见有人叩门,听见了闻说的声音。

闻说听龄安应声后才推门进入,见那少年正一脸阴沉地坐着,竟与过去的今上又八九分的神似,她不禁感叹今上对龄安的影响之深,但这并不是她前来的目的。

“他们说殿下已经坐了很久,连晚膳都没用过?”闻说走近龄安,看他虽然板着脸,眼底却隐有求助之意,她便笑道,“是今上让我过来,问一问早间所谈之事,你是什么看法?”

“有人蓄意散播谣言,试图挑起国朝与梁国旧部的矛盾,如此一来西境不稳,蜀国便有机可乘,夺我边地城池。”

“谁人散播谣言,可有真凭实据?”

龄安因明镜一事颇为心烦,此时并没有心情应付闻说,但见闻说从容淡定,有意要自己说清楚,他只得压着心头怒火敷衍道:“有待调查。”

“殿下如此反应,如果今上知道了,对殿下和明镜都没有好处。”

龄安终究难耐那一腔恼意,与闻说道:“姑姑,若是明镜不肯跟我回来,我该如何是好?”

“都还没有问,殿下就放弃了?”

“我今日去过妙法庵,看见秦知也在那儿,我……”龄安只觉心头一阵烦乱,“我也不知为何会是这样。过去一直未相见,我尚且能控制自己的感受,可自从见了之后,很多心情却由不得自己,一旦想起方才在妙法庵中看见的一切,我便气得将什么都忘了。”

“还有救。”闻说似是调侃道。

龄安不解其意,见闻说也没有要解答的意思,他便更加着急,道:“我知道朝中有许多臣工想要将西境兵权从前梁国旧部手中收回来,但今上却迟迟都没有动作。他至今都不明白,既然是心头之患,为何今上却不肯动手,是不是有其他原因?”

“中书令秦以望秦大人,在两天前上疏了一份折子,殿下应该已经看过。”

“秦大人也是主张尽快收回兵权。”

“秦大人的这份折子至今还放在今上的御案前,殿下还记得里面除了提及兵权,还说了什么?”

龄安回想之后道:“我记得那份折子里提到了一个人,说是前梁国皇室之后,有些还妄图复辟梁国的人,想要拥戴此人。秦大人当时就是以此为引,强调了收回兵权之紧要,而且还提出要找出那个人,杀之,以儆效尤。”

“今上看过那道折子之后,对秦大人动了杀念。”

龄安惊诧道:“为何?”

龄安见闻说并不作答,他便只好自己思量,突然道:“那当真是梁国皇室之后?”

“我也不清楚,真真假假,有谁说得清?”

龄安摇头道:“秦大人是朝中老臣,他不会不知道……”

“殿下明白就好了。”

“原来这就是今上迟迟不动手的原因。那我就更不知要如何是好了。”

“事要一桩一桩办,前梁国旧部的事已经拖了这么久,并不急在这一时间。我告知殿下这些事,便是要你先将手头的事办了,否则西境的事,殿下也未必办得好。”

龄安感念闻说好意,又问道:“可我当真不知应该如何办。我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却把握不准明镜究竟在想什么。这些日子以来,她连丹霞宫都不去了,或许就是刻意在回避我。”

“是或者不是,殿下亲自去问一问,不就什么都清楚了么?”

见闻说要走,龄安立即唤住:“姑姑帮我。”

“我之前才与殿下说过,望殿下果决干脆。既然不知明镜的心意,殿下直截了当去问就好,成或者不成,有了结果才能彻底心安。否则一直悬而未决,寝食不安,辛苦的只是自己。”

“就是太在乎结果,我才忧惧。纵使我是国储身份,怕的还是人心之情。”

“今上一生少展笑颜,便是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在他的计划之内,毫无惊喜可言。但殿下如今尚有结局期待,这也算是好事。”闻说行礼道,“今上还有话要我转达,近来龙体欠佳,没有紧急要务,殿下日后就不用天天去丹霞殿呈报,若有需要,今上自会召见。”

闻说此言无异于是给龄安开设的解禁令,龄安虽然高兴,但终究还有些犹豫。可当他想要在问闻说,那女侍卫却已经走出了书房。

如此纠结了一整夜,龄安还是在翌日前往了妙法庵,只是此时明镜的早课还未结束,他便在精舍外静静等着,也不让人通报,生怕明镜听见自己的名字,就又找地方躲起来。

明镜未料会在今日见到龄安,尽管心头为之惊喜不已,却仍不敢大方相对。然而现今园中只有他们二人,她如果就此转身逃走,未免太失礼数,她因此不得不忍耐着想要逃离的冲动,走去龄安跟前道:“参见殿下。”

“我说过你我之间,不用如此。”

两人各怀心事却都隐忍不发,致使彼此之间气氛颇为尴尬。秋风渐渐,却也吹不开这一对少年儿女间的情丝纠结。

“我有话……想要跟你说。”长久沉默之后,龄安率先开口道。

明镜本就烦乱的心情因为龄安的这句话而更加难以厘清,她怯生生道:“殿下请讲。”

龄安凝睇着明镜问道:“你为什么不跟慧空师父进宫讲经了?”

龄安的询问听来有些气恼,却另有几分无助与委屈,让明镜不由抬头相顾,也就此触及到龄安满是等待的目光。这一眼看得她心头微颤,竟令她一时之间不知如何作答,只好期期艾艾道:“我……我近来身体不适……未免惊扰圣驾……所以才……”

“我还以为是你故意避着我。”龄安此时反而显出了一些逼人之态。

“我……”明镜想要解释,却又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她已经觉察到自己和龄安之间显得怪异的气氛,她因此变得更加不安,抱着佛经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一些。

“你什么?”龄安的问题就好似一只别有意图的触手,试图扣住明镜此时混乱的思绪,将她引领到他希望的跪道上,从未得出他所期望的结果。

见明镜支支吾吾了半晌都没说出所以然来,龄安只觉她这样慌乱的模样有些可爱,旋即笑了出来,安抚她道:“那我先说,你一面听一面想怎么回答。等我说完了,你应该也就有答案了。”

明镜促狭地点头。

“当初我们在乌林相遇,一起经历了孙宅命案,是不是?”

明镜不料龄安突然发问,她懵懂地点头之后却反问道:“不是你说么,怎么又来问我了?”

“这才是我认识的明镜。”龄安笑道,见彼此气氛缓和一些,他才继续道,“乌林一案也算惊险,虽然最后有秦知相助,但我不会忘记你为了就我日夜蹲守孙宅的辛苦。还有在离开之前,我们一起去紫烟山看紫藤的情景。”

“这些年来,我虽然未曾过来看望你,却一直都记得我们在回到徽京前的一切。我托秦知代为照顾你,也通过他了解了你的情况。知道你平安无事,并且过得舒心惬意,我虽无法亲眼看见,却也已经安心满足。”

“那天在小枫林看见你,我犹豫了很久才敢上前,惟恐你不记得我了,也认不出我了。”

“我还怕你认不出我呢。”明镜道。

“这可是你自己抢答的。”龄安见明镜耸肩低头以示让他继续,他便接着道,“看见你之后,我才发觉这些年对你的了解太少,我想……”

龄安的故弄玄虚成功引起了明镜的注意,在明镜强烈的探知之下,他只觉得心底有一扇门正在打开,门后是他过去未曾感受过的阳光与温柔,便是只有明镜才能为她打开这扇被关闭依旧的心门,他也更加确定今日前来相见的决定是正确的,他想要明镜留在自己身边。

久不见龄安说话,明镜问道:“想什么?”

明镜的认真与随之而来的忐忑让龄安摸索到了关于她的想法,他旋即神秘笑道:“你猜。”

被龄安戏弄的明镜并不急着反唇相讥,只是抱着怀中的佛经朝居住的精舍走去。

“你不听了?”龄安忙唤住明镜问道。

明镜偷笑却不回身,最后反而是那少年急了,抢步上来问她道:“真不听了?”

明镜抿唇而笑,偏偏不给龄安正经的回应。

龄安眼见如此只得认输,与明镜讨饶道:“我是想……”

龄安一语还未说完,就有侍从匆匆赶来道:“殿下,宫里出事了,今上说要斩了秦知秦大人。”

龄安闻言就要回宫,临走时却不忘明镜还在身边,他亟亟道:“等我将这件事问清楚了,再回来与你细说。”

“可别再让我等三四年了。”明镜道。

龄安闻言欣喜不已,却到底还是记挂着秦知的安慰而就此与明镜匆匆告别。

明镜望着龄安快速离去的背影,虽觉得心头欢喜,也不免担心起秦知的安危来。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