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黎苗复仇记2
作者:清溪水色 时间:2018-05-23 18:54 字数:3154 字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经济实力强大的情况下,通过战争来争霸,获取更大的金钱和财富似乎成了一条历史规律。

  黄帝氏族中,出现了一个以强大氏族为宏图大志的人物—帝颛顼。颛顼的母亲女枢一次梦见一条直贯日月的长虹飞入腹中,恰巧那时怀孕,生下颛顼。颛顼在良好的坏境中长大,没有什么怪癖的性格,行为做事比较稳重守成,就是大人眼中的乖乖孩。他即位后,轩辕黄帝的政策非常符合氏族强大的需要,所以就严格遵循轩辕黄帝的政策行事,使社会安定太平。帝颛顼以帝丘(河南濮阳)为都城,以句芒为木正、蓐收为金正、祝融为火正、玄冥为水正、句龙为土正,合称五官。

  但是东夷族的首领共工就对颛顼帝的统治不满,看到父亲祝融当火正时,不仅工作辛苦,而且颛顼对东夷族有着很深的歧视,很多政策都对东夷族不利,还是不是的对东夷部族进行攻伐,共工就想改变这种状况。

  共工认识到自己部落的实力太弱,不足以和颛顼对抗,所以对农耕很重视。就利用当水正这个官职,来主管水利的机会,抓紧时间发展本部族的水渠灌溉。而且共工还是个发明家,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水利是极其重要的。如果那时候有水利保护,共工就可以躺在家里睡大觉了,每天都有无数的专利费流入口袋。

  虎父无犬子,农业专家的儿子对农业也会产生点兴趣。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看到共工氏族的实力不断增强,感受到了来自夷族的威胁。在已有的制度了,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和深度。首先对历法进行改革,农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先进的历法,颛顼由此制定了颛顼历,是一种四分历,以365 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十九年七闰。人民的生活习惯和耕种节气基本上确定了,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在此,进行整治改革。在轩辕黄帝晚年,九黎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百姓家家都有人当巫史搞占卜,人们不再诚敬地祭祀上天,也不安心于农业生产。颛顼为解决这问题,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地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任命南正重负责祭天,以和洽神灵。任命北正黎负责民政,以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的规律从事农业生产,鼓励人们开垦田地。禁绝民间以占卜通人神的活动,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绝天通地”的重大改革,是想通过整顿人神社会秩序,重整祭祀,划一政教来加强社会安定,实行集权,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这种改革遭到了很多氏族的反对,共工认为时机成熟,在经济的支持下,约集心怀不满的氏族,共同反对颛顼。反叛的氏族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军队十分强大,相对于颛顼的军队而言,占据很大的优势。由于是联盟军,各氏族各怀鬼胎,有些离心离德,在加上各氏族的经济实力比颛顼的要差很多,后续的粮草就接济不上,是出工不出力。只有共工氏族的一只部队强大,加上共工是以盟主自居,导致其他的氏族逐渐对共工氏族不满。

  颛顼听说共工的反叛,也是大吃一惊,急忙召集军队,部署了相应的防御。颛顼估算了自己的实力和共工的实力相差无几,如果直接战争,双方都会有很大的伤亡。想通过个人决斗和军事演习的方式来决定胜败,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发展壮大。为了更好的争取东夷各部族,颛顼还发布公示,以后各氏族一视同仁,绝无歧视东夷部族的举动。

  共工明白颛顼的这一切措施都是想彻底征服东夷各族,让共工归顺颛顼。颛顼也有自己的霸业需求,不会轻易的归顺。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共工派人去和颛顼和谈,另一方面在紧急筹备和颛顼的战争。

  两虎必然有一争,无论是出于何种形式的和谈,仅仅是战争的延伸,也许是争取时间,也许是争取民心,最终都会以战争来决定胜负。

  这时发生了大洪水,洪水来时之猛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各部族被迫向西北的山区迁徙,因为东夷靠近洪水泛滥区,所以共工几乎集中了所有的力量去治理洪水。共工就失去了和颛顼争霸的机会,并且不得不派人向颛顼称臣,请求颛顼给予物质和人力上的帮助。而颛顼则没有这么急,因为洪水离他比较远,而且他可以跑到山上去。颛顼考虑到如果共工治水成功,就会获得很大的威望,和他争地位就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了。

  共工独木难支,很长时间都没有接到颛顼的救援,就断绝了彻底治理洪水的念想,而且共工也没有这个实力。共工足迹踏遍了本部落,决定在有些的财力物力条件下,保住本部落为先,于是修筑了西岸河堤,不甚洪水冲向了东部河堤。大水冲毁东岸河堤,殃及下流颛顼部落联盟。因为颛顼很早就把部族和财物转移到了山上,受到的损失很小。而共工因为治理洪水,几乎耗尽了氏族的人力物力,在争霸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颛顼准确的判断了双方的形式和实力对比,决定先下手为强,不然等共工喘过气来,怕难以对付。

  颛顼以共工氏自私自利、违反天意为由,发动群众,出兵讨伐共工。双方大战于澶渊(濮阳西)。本来共工有两员猛将,相柳和浮游,因为是保护本部族的领地,共工的军队是同仇敌忾,战斗力很强,先占据了优势。这时,帝颛顼闻变,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召四方诸侯疾速支援;一面点齐护卫京畿的兵马,亲自挂帅,前去迎战。

  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几个来回过去,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人形虎尾的泰逢驾万道祥光由和山赶至,龙头人身的计蒙挟疾风骤雨由光山赶至,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毒蝎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柜比的脖子被砍得只连一层皮,披头散发,一只断臂也不知丢到哪儿去了,王子夜的双手双脚、头颅胸腹甚至牙齿全被砍断,七零八落地散了一地。

  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共工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天柱既经折断,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能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解除了当时人们所遭受的白昼永是白昼,黑夜永是黑夜的困苦。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

  最终共工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颛顼统一华夏。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

  共工氏行为最后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共工氏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

  颛顼统一天下后,对各部族都一视同仁。并且任命重黎进行巫政历法改革,历法统一了,天下民有所遵循,各民族都忙于建设自己的家园,出现了各民族共和的盛世。

  颛顼同时,创制九州。九州的建置区划,创制于颛顼。黄帝时代虽然统一了中原地区,但和蚩尤部族长期形成对立局面。直至颛顼,才形成各民族真正统一。在此基础上,颛顼对中国区域建置进行明确规划,确定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九州的名称和分辖区域。

  颛顼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国学大师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轩辕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