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
作者:三百字的三十 时间:2018-07-03 12:24 字数:2454 字

  大表哥接下来的路会怎么走,夏娴娴也不知道。她也许可以在他再次开向弯路的时候扶一把方向盘,但最终的路线在他自己脚下。

  她现在的关注点早就放回了自己身上。自从上了学能够识字写字的本领过了明路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断断续续写掉了小半尺厚的本子,偶然想到的妙句,短篇的小故事,类似心灵鸡汤的东西,甚至还有一本际近尾声的长篇小说。

  二十多年后的夏娴娴很喜欢看小说来打发时间,甚至也萌生过自己写一写的年头,但是日常繁琐的生活,让她迟迟没有动笔。上学的时候她的作文还能得到老师的几声夸奖,可是工作后,除了写年度季度月度工作总结,不需要写文字材料的她都没什么写作的机会。她知道自己文笔虽然说不上差,但是离文采斐然还差了好几个层次。但是回想起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网络大IP时代,夏娴娴怎么可能放过这块大蛋糕?她知道刚开始的时候,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文笔是一个要素,更重要的却是创意,一个全新的流派,可能就能一本封神。更何况如果她笔耕不辍的写上十几年,总能提高到中等水平以上吧。为了锻炼笔力,更怕忘记那么多的好点子。她基本上一有灵感就记下来。

  零散的创意记下来很容易,可是真正转化为让别人看懂甚至能喜欢的文字,第一次尝试写小说的夏娴娴发现,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阶段,无从下手。创意太多,而且缺少电脑,获取材料的渠道只有学校边上小小的图书馆。很多现在过去未来的发展都没办法写的深入,更多的需要专业知识的,比如赌石、盗墓、考古的小说都如空中楼阁,飘在虚处,霸道总裁与傻白甜的八百万种恋爱姿势倒是可以试一试水,可如果这样的小说被夏爸爸和夏妈妈发现,夏娴娴不敢想象后果。惊悚悬疑、玄幻古风,夏娴娴的选择综合症犯了。

  第二阶段,茶壶里的饺子。选定了题材和详细的大纲,明确知道该怎么去写,可是等到真正提笔的时候,平时话语表达滔滔不绝的夏娴娴就是写不出来,就像茶壶里的饺子,肚子里有却倒不出来。憋了半天不知道从哪里开头,好不容易写出来的几段,她自己都觉得像流水账,读来乏味,没有引人看下去的精彩。

  目前,夏娴娴自我感觉应该是已经步入了第三阶段,身为码字农民一年多,别的不说,她是真的爱上了写作,看着脑海中的场景慢慢的化成文字流淌在笔下,她有着创造一个世界的激动。没有繁杂琐事的打扰,夏爸爸和夏妈妈忙着挣钱不着家的时候,夏娴娴就静静的徜徉在幻想的世界里。想象天马行空,思想无处不在,看似平静的本子里面,已是宇宙万象。一笔一划,落笔在纸上感觉和电脑上完全不同,因为缓慢,有着时间慢慢思考,仔细推敲,在夏娴娴毫无所觉的情况下,她的笔力在逐渐上升。

  空下来,整理着这些文字,夏娴娴又是骄傲又是有点羞愧,骄傲的是,坚持的成果如此丰厚,那些安静的文字,讲述着无数奇妙的世界,尽管她的身体还被困在这方小小天地里,但她的思维已经插上翅膀,飞向了广阔无边的世界。羞愧的是,她的字虽然不像真正的孩子一样稚嫩,可是一眼看上去,称不上赏心悦目。

  夏爸爸的字是很好看的,夏娴娴还记得,夏妈妈曾经很骄傲的和夏娴娴说过,有一次她和夏爸爸去银行存钱,夏爸爸签字的时候,那个工作人员很惊讶的叫人来看,说这个人写的字比某某老师的还好看。

  曾经的夏娴娴也学过一段时间的毛笔字,可是直立悬腕,考验的可不止是耐心,还有体力和忍耐力。对于真正的小孩子来说,哪里有舒舒服服玩游戏的诱惑力大,曾经的夏娴娴只学了一学期,就撒泼耍赖减掉了这项业余学习。

  可是现在的夏娴娴,只怕光阴被浪费,怎么会怕技多压身?发现自己的短板后,夏娴娴第一时间就跟夏妈妈商量,再去报一个学练字的课外班。

  “妈妈,我想去学练字,我觉得我的字太不好看啦。”夏妈妈一回家,心急的夏娴娴就跟在她屁股后面嚷嚷。

  “啊,乖囡,你怎么又想去学练字啦?我觉得你的字写的挺好的呀。”

  夏娴娴默然,这算不算老妈眼里出西施?从来都很省心的夏娴娴在夏妈妈眼里估计是哪哪都好得不行不行的。

  “才不呢,我觉得我写的不好看,妈妈,你就帮我去报个名吧,我要写的跟爸爸一样好看。”

  夏妈妈的反应和一般母亲不太一样,她不但没有很赞成,反而极力想打消夏娴娴报班的念头。

  “囡囡,你刚刚跳级没多久,学习那么吃力的,你课余时间还要学练琴,我看你有的时候还学英语,整天在家里写写画画的,都不出门去玩。”夏妈妈看着女儿的小脸,只觉得又瘦了,暗自觉得在明天的菜单里加个老母鸡汤。

  “不嘛不嘛,妈妈,我跟得上的呀,你不是知道的嘛,三年级的课本我都看过的呀,我只有一点点不会的,上课认真听讲就能理解啦。练琴学英语都是我喜欢的,我一点都不觉得累。”无奈的夏娴娴只能使出撒娇绝技。扯着夏妈妈衣角乱扭。

  “可是乖囡,学练字很辛苦的呀。”夏妈妈觉得,生到这么个爱学习的“别人家的孩子”也挺心累,这折腾劲。

  “妈妈妈妈,我才不怕辛苦呢,学琴一开始也很累的呀,你看我肩膀上都磨出老茧啦,可是我喜欢的,我能坚持下来的。”夏娴娴给夏妈妈展示她的学习成果。

  夏妈妈看着自己女儿肩膀上夹小提琴磨出来的茧子,是又自豪又心疼。自己女儿要上进,怎么办?真的拖她后腿?

  叹口气,“乖囡,那妈妈给你报班,你自己要是觉得累了,马上和妈妈说,我们就不去学了好吗?你还小,以后还多的是时间呢?”

  夏娴娴咪咪笑的点点头,心里却在想。妈妈,曾经的我也是一直和自己说,我的时间还多着呢,所以什么事情都一直拖着,直至一事无成。这一世,在我能力范围内,我会尽早开始,努力做到最好。

  夏妈妈在夏娴娴的催促下,很快就上少年宫给她报好了学字班,顺便,墨水、宣纸、毛笔,把所有物品仔仔细细的准备好。

  开班第一天,在人声鼎沸的教室里,夏娴娴用虔诚的态度握住笔杆。时隔二十多年,再次拿起毛笔,夏娴娴深吸了一口气。买的是最常见的一得阁的墨水,带着淡淡的香气钻进脑海深处。唤醒了她沉睡的记忆,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讲台上,过去和未来的老师声音渐渐重叠,夏娴娴平心静气,在宣纸上落下了浓浓的一笔。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