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抽了一口烟,道:“我的大学遗憾在于,没谈一场恋爱,未能完成我的青春小说,此书在毕业前不可能完本了。岁月一去不回头,我今生无法弥补这两大遗憾。”
我安慰他说:“晨兄,谁的青春没有遗憾,青春是一场残酷的成长考验,不必在乎遗憾不遗憾。你距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奇迹可能出现在最后一年。”
苏晨道:“我家是农村的,实习期间我要赚钱了,不能再让父母资助我,养活自己的时候到了。”
我们聊到下午三点多,喝光了买的酒,临走前,我恋恋不舍,再三嘱咐苏晨,实习期间定要照顾好自己……别的没说什么,他要一个人独创天下了,为梦想、为生活或苟活。
苏晨说,对于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毕业意味着青春的彻底结束。什么是青春?青春就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敢爱敢恨、没有生活的压力,当一个人步入社会,背上生活的重担,他的人生便再无青春。
苏晨算是提前一年毕业,他言辞之间透露出对青春的不舍与留恋,虽然他想早些终结大学生涯,去体验另一种未知的生活。
第二天早晨,苏晨收拾行李,前往上海实习。
期末考试过后,我接到了耗子他妈妈的电话,阿姨在电话里告诉我们,耗子过两天下葬,她希望我们送他最后一程,他看到我们去送他,他一定会很高兴的……
短短的几句话被阿姨说的断断续续,她几度哽咽,她说的每一个字都令我心碎。
耗子的尸体在家里搁了整整一个礼拜,空调24小时全开,迟迟没有火化下葬,是为了等他奶奶出院。她病重住院期间,阿姨不敢把耗子的离世告诉她,怕她受到刺激,导致病情加重,她70多岁高龄了,体弱多病,那颗年迈的心脏经不起任何的折腾了。
她出院后,阿姨和叔叔犹豫再三决定把耗子的事告诉她,夫妻二人给她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后才同意她见耗子最后一面。他是她唯一的孙子,家族的唯一继承人,耗子的死意味着他们家断后了,后继无人,他的死给一个大家庭造成的伤口是永远无法愈合的。
老人家面对着孙儿的冰冷的尸体,老泪纵横,几度昏厥,哀莫大于心死。
奶奶与耗子阴阳相隔,彼此见了最后一面,随后,他的尸体被拉到火葬场进行火化,阿姨给他选了一块坟地,距离他们家不远,开车最多二十分钟时间。阿姨说她就这么一个儿子,想他的时候可以来看看,离家近,方便。
耗子葬在了墓场,坟墓前立有一青色石碑,上面刻有耗子的名字。我初次踏入墓场竟然是送自己的好朋友,如果某一天,我死了,他定不会送我,我们死后在黄泉下再见吧,我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漂泊在阴阳之间,等到下一次投胎做人,才彻底告别世界。
在农村,我见到人死后是埋在自家田地,留有全尸,不必火化,耗子埋在了墓地,我突然想到,若干年后,或在不远的将来,我死了,尸体将何去何从,有埋在墓地的机会吗?
在这个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时代,寒门几乎没有一丝机会成为贵子了,“命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得改成”命运八分天注定,二分靠打拼”。我们生在农村,脱颖而出成为城市人的机会几乎为零,苏洁说,几年后有一种情况很不乐观,大学生就业难、工资低、房价高,农村90后指望考大学走出农村的道路被活活封死了。
苏洁告诉我,我们的命运将很难改变,大学毕业后奋斗一生未必能在城市买得起一套房,老师嘴里常说的诸如,“知识改变命运”,“考大学是农村的孩子走出农村的唯一一条出路”等岂不是一派胡言,给我们洗脑的吧?如果学历无法改变我们“走出农村”的命运,我们奋斗的意义何在?
如果我们小时候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预见高考之路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谁他妈还奋斗啊?大家寒窗苦读十几年,有谁不是为了有朝一日在城市落叶归根啊!要知道,那十几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没有之一!
假设某一天,我大学毕业后了,无法走出农村,再打拼十年仍然无法在城市扎根、过一种美好的生活,我定感叹,上学十几年白上了,这他妈何等悲哀啊!
苏洁的话令我惶恐不安、背后冒冷汗,我仿佛看到多年后的我们,在学校活在“考大学走出农村”的谎言里,孤军奋斗几十年。毕业后,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物价,在城市买不起房,又被现实猛抽一巴掌。我们要么回家种地,要么浪迹天涯,徘徊在城村之间,婚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糊口问题而别无选择地背井离乡,与家人常年分居,这他妈过的是人过的生活吗?我能说,我们农村的90后大学生生不逢时嘛!
苏洁的那句“我们农村的90后的命运很难改变,”令我恐惧万分,其实,一年来,我从未彻底放弃考大学的希望,偶尔我在想,侥幸考上了又能怎么样,就业分配的时代过去了,失业的时代悄悄来临,一种巨大的恐慌感彻底粉粹我的未来。
耗子的爷爷是家里的第一代走出农村、移民城市的人,从他开始,他们一家人顺利地扎根于城市,耗子属于货真价实的城市人,一出生就含着“城市金钥匙”出生,和文祥哥命运相似,我、阿曹和师兄是农村人,我们奢望某一天走出农村,虽说大家学习不好吧,但我们又不是傻子。我们三个奋斗一生未必抵得过他们二人的出生的那一刻的幸运,命运何来公平?最大的不公平是,我们考上大学也未必有机会金蝉脱壳、成为城市居民……
苏洁的话,耗子的出身与死亡,使我我联想到了我们农村90后大学生的“命运之悲哀”,在赶往耗子葬礼的现场的途中,我脑子里不断地感叹天意弄人,希望是我想的太多,我是否能混到高中毕业还是个问题,希望我们这代人在几年后金榜题名,然后再奋斗几年,最后有幸在城市买上房子,这是我们的心愿,这是所有的父母对我们的期待,没有哪个孩子不想走出农村,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在城市定居……
出身身不由己我理解,没什么可抱怨的,这都是命。我如果努力奋斗一生,因为时代的原因而无法走出农村,我是不是会或者该对这个时代嗤之以鼻,或对着镜中的自己自哭自怜、独自打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