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韩非子传奇
正文 第三章 韩非回国(吕关根闪亮登场)
作者:吴越 时间:2019-10-20 04:27 字数:2533 字

韩非一气回到自己的府里,心情才逐渐平静下来。他在书房里翻检竹简,凝神沉思,又在庭院中背手踱步,晚饭也没好好儿吃。入夜之后,就坐在书房的油灯下奋笔直书。

兰儿已经恢复女装,见公子连夜写本,不免红袖添香,端茶递水,夜凉添衣。

远处传来了鸡啼声。天快要亮了。韩非放下笔,揉揉眼睛,伸手打了一个呵欠,如释重负。

兰儿忙问:“写完了么?”

韩非说:“半日一夜工夫,做了一篇大文章,洋洋数千言,共分十八章,把我对今天朝廷上下的积弊,统统都剀剀切切地写在里面了。王兄如果还想让咱们的韩国富强起来,就应该痛下决心,革除积弊,实行新政。这可都是为了咱们的国家富强,不是我韩非个人的利益得失啊!”

兰儿问:“你的这篇大文章,主要说的是哪几件事情呢?”

韩非说:“中心思想,无非还是反对仁政和礼教,主张法治和势治。一言以蔽之,就是反对儒家,尊崇法家;反对懦弱,主张强盛。儒家的学说,不是不对,而是不合乎今天的时势。治国的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是以圣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观点。由于‘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所以要治今天的‘急世之民’,决不可再用过去的‘宽缓之政’,而必须反对仁政,实行法治。”

兰儿说:“你这个观点,实际上是荀老师观点的进一步发挥。荀老师以这个观点游说了许多个国家,因为多数国家都是儒家当政,没人肯于、敢于采纳。咱们韩国,王兄是个浑浑噩噩的人,自己没有主见,一切都听张相的。他连你这些话,都不一定听得懂。张氏五代为相,用的都是儒家弟子和治国方略。儒家的仁政思想不但在朝臣中根深蒂固,王兄也标榜‘以仁爱治国’。把你从楚国接回来,不就是为了体现、宣扬他的‘仁爱’么?虽然给了你一块封地,可他连个‘君’的封号也不给你。你想让他把张相罢了,接受你的意见,我看一定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韩非叹了一口气:“这个,我就无可奈何了。作为他的兄弟和臣子,我有了意见和想法,只能考虑说与不说;至于他是不是采纳,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兰儿体谅韩非写了一个通宵,自告奋勇地说:“咱们处在这样的地位,可不是只能这样做么?你写了一个通宵,已经很累了。让我来帮你抄写一遍,早些给王兄送去吧。”

韩非若有所思地说:“我写了一个通宵,你不也是一夜没合眼么?看起来,咱们府中,也应该有个记室了。再说,几年来我写的文章,也应该整理一下,省得散失。”

兰儿忽然想了起来:“哦,对了,你不说起这件事情,我倒忘了。昨天看门的李老头儿对我说:咱们在兰陵的时候,有个卫国人叫吕关根的,是个读书人,善于写字,精通琴棋。前年魏安釐(xī西)王杀死卫怀君,灭了卫国。他遭受亡国之恨,不愿臣服魏国,流亡到好几个国家,仗着写得一手好字,靠给人抄书为生。据说他抄过许多篇你的文章,对你的立论十分佩服。三个月前,他不远千里,专门从秦国来到郑城,意思是想拜你为师。没想到你不在家里。李老头儿带他去见了婆母,是婆母把他留了下来,等你回来的。现在暂时住在李老头儿那里。你看,是不是去把他找来,看看他的字是不是真的写得好。要是过得去,就让他给咱们当记室吧。”

韩非说:“这倒是机缘凑巧。你去看看他起来没有。要是起来了,把他带到我这里来。我考考他。趁这时间,我再把文章捋一遍。

当时的卫国,名义上也有个国君卫元君。历史故事是:卫嗣君在位42年去世,儿子卫怀君继位。怀君三十一年(公元前254年),卫怀君去朝见魏王,魏安釐王杀死了怀君,灭了卫国。两年后,即公元前252年,魏国又让卫国“复国”,不过魏王却让他的女婿卫元君即位。卫国本来就国小势弱,已经仅仅据有濮阳一个郡了,再加上身为“女婿国”,在“丈人国”面前,还不是“附庸”的身份吗?

韩非府的大门内,李老头儿正在扫院子。

兰儿从后院儿出来,问:“李大爷,你说的那个吕关根吕先生,他起来了么?”

李大爷说:“早就起来了。他要帮我扫地,我没让,正在大门外练剑呢。”

韩非府的大门外,吕关根一身白色的短裤褂,正在击剑。

李大爷从大门内出来,和他招呼:“吕先生,你过来。这就是韩公子的夫人,前天刚和公子从楚国回来。说是公子要你过去和他见见呢!”

吕关根躬身行礼:“韩夫人起得真早。”

兰儿说:“什么呀,公子熬夜了,我们都还没睡觉呢。你跟我来,公子要见你。”

兰儿把吕关根带进韩非的书房。韩非正在竹简上修改文章:用刀子刮去错字另写。吕关根进来,一手还提着剑。

韩非没有想到来的是个“文武全才”:“你就是吕关根?还是个剑客呀?”

吕关根把剑倚案,躬身行礼:“在下是个读书人。琴和剑,都是儒家‘六艺’之内的必修课。在下还觉得,这写字,和舞剑也有相通之处,可以相得益彰的。”

韩非立刻对这个青年有了好感:“这个看法倒独特。你写几个字给我看看,是不是如你所说,和舞剑有相通之处。”

吕关根抱拳:“遵命。”

韩非站起身来,把一根空白的竹简放在案上,对吕关根说:“你就抄写开头这一句:‘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吕关根卷起袖子,坐下抄写。韩非就在他身后观看。

吕关根写完竹简,恭敬地呈上:“第一句写完了,请公子鉴定评价。”

韩非接简在手,竹简上写的是大篆:“呀,字体笔画匀称,线条流畅,的确有如壮士舞剑,也好像美女起舞,好看极了。”

吕关根谦逊地说:“谢公子夸奖。其实不过是春蚕秋蚓。”

韩非笑了起来:“唔,的确像春蚕秋蚓一般可爱。从今天开始,你就给我当记室。今天的任务,是把我这篇进谏的表文抄好,尽快地呈给韩王。”

吕关根一声“遵命”,立刻坐下来,给韩非抄写表文。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