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韩非子传奇
正文 第四章 疲秦之策(菱儿韩府当管家)
作者:吴越 时间:2019-10-20 04:27 字数:2471 字

吕关根把郑、姜两位带到韩非府的账房间,喊了一声:“二总管小娘子,快看看,是谁来了?”

菱儿正在低头算账,抬头一看是父亲来了,不由得跳了起来:‘呀!是爹爹呀?您怎么来了?水渠工程完工了?快坐下。这位就是郑伯伯吧?”

吕关根招呼两人坐下,姜文笑着说:“水渠不完工,我能脱身来看你么?那里人多事儿杂,可不像你这样清闲。你的胆子可真不小,这样一个大府,上下有那么多人,你小小年纪,也敢当二总管?”

菱儿笑着分辩:“这都是他们混叫的。其实真正的总管是夫人,该收多少,该付多少,都是夫人说了算,女儿不过帮她管管钱财算算账罢了。”

吕关根笑着插嘴:“不见得吧?刚才公子就吩咐了,让你算一算,郑先生要去一趟关中,来回大约半年,大概要多少钱,让你支给他呢!”

菱儿认真地说:“这个,我可真的不知道。还是先去请示夫人吧。”

吕关根说:“这个嘛,我看夫人也不见得知道,问也是白问。”

还是姜文老实,出来给女儿解围:“俗话说:穷家富路。出门在外,保不齐有什么急用。也不用算,多带金子,少带铜钱,宽打窄用,回来之后,按实际开支报销,不就得了?”

菱儿笑了笑,却是冲吕关根说:“还是我爹爹会算计。”

吕关根冲姜文一笑:“还是‘老神算’比‘小神算’厉害!”

郑国见他们尽打哈哈,其实谁也不知道应该关多少钱,就说:“此去关中,来回二三千里,还要爬山越岭。好在暂时只是我一个人去,用不着派车,给我一匹好马,就可以了。至于路费么,连人带马,按照一天五十个钱计算,一个月是一千五百钱,六个月是九千个钱。折成黄金,你给我九斤黄金就是了。”

菱儿琢磨了一下,觉得差不多,就说:“按照我爹爹‘穷家富路、宽打窄用’的意思,我先给你支十斤黄金吧。”

姜文笑了起来:“真是个抠门的二管家,你就不怕人家路上不够用啊?”

郑国自己解释:“到了关中,地广人稀,只怕想花钱还没地方花呢!”

菱儿打开柜子,取秤称了十斤黄金,双手递给郑国。

有人问:韩非子时代,已经有秤了么?

有了。传说秤是春秋时代范蠡发明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深知勾践是个“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人,所以功成名就之后,就离开勾践,一面做生意,一面载西施游五湖去了。当时买卖交易,金子的重量没个标准,大都是按照金块的大小用手掂着估计的。范蠡根据人们用来打井水的杠杆原理,发明了秤,又根据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福禄寿三星,定出一斤为十六两的标准,当然也因为十六两能被二除尽。但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斤究竟有多少重量,至今没有准确数据。但肯定不是今天的500克,只少不多。这里说的一斤黄金相当于一千个铜钱——即一千个‘布’,是作者臆测的。

郑国收起金子。吕关根又向兰儿交代:“刚才公子说了,让姜先生暂时就住在你的院子里。这可不是让你好好儿孝敬你爸爸,而是让你爸爸好好儿查查你的账,看看你有贪污的没有!郑先生嘛,反正很快就要动身的,暂时就住在我房间里。这几天姜先生有事情找郑先生,就请到我房间来找。二管家小娘子知道我住在哪里的。”

郑国看着姜文,笑嘻嘻地说:“让爹爹查女儿的账,这个账,还查得清楚么?哈哈!”

姜文却一本正经:“那就只好请吕先生来监督我们父女啦!”

吕关根却对郑国说:“他们父女,可都是‘神算子’,有家传的宝贝‘算板’,什么大账,只要一拨弄算板珠子,立刻就算出来了。我可没那本事。”

菱儿反问一句:“怎么没那本事?至少加法我已经教给你了。你要是真的来查账,我把我那个珍珠小算板借给你。”

郑国也笑了起来:“让学生查老师的账啊?那不也还是越查越糊涂吗?”

吕关根拉了郑国一把:“别打哈哈了,快走吧,你真想赖在这里看他们父女怎么对账啊?”

吕关根带着郑国离开账房,一路来到他自己的卧房。

这是半书房半卧室,有一张宽大的‘木板铺’,离地约二尺高。靠墙的长案子上堆着许多竹简。墙上挂着琴囊。地上有一几一席。

吕关根请郑国在几旁席地而坐:“委屈先生,暂时和小可合住几天。公子的意思,是要小可随时向先生请教。”

郑国说:“那是公子客气。其实我也知道,公子的意思,是要我多向先生请教。因为此去关中,要勘的是水利,要画的是地图。不瞒吕先生说,我们郑家水工,祖孙五辈,都是口传心授,开发过那么多的水利工程,从来没有画过什么地图,都是用手一指,拿竹尺一量,再拿绳子一拉,就在地上撒石灰开挖了。我们一向都是在‘大地’上画地图的。如今公子要我把地图从关中带回来,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吕关根说:“这个好办。你问二管家多要几块夏天做衣服用的细白麻布,越细越好;如果能给生绢,当然更好。拿到了麻布或者生绢,我再来教你怎么画地图。像你这样的聪明人,有半天时间,准保你一学就会。”

郑国笑着说:“我冷眼旁观,你们家的二总管,和你好像很熟呢!”

吕关根有些自作多情地说:“那个当然。在这韩府,上下那么多人,除了公子,也就是我吕关根算得上是个风流人物,琴棋书画,不说件件精通吧,至少都知道一点儿。说来也许你不相信:姜家的神算,据说是从来不传外人的。韩府上下那么多人,二总管谁也没教,连夫人都没教,可她单单教了我!”

郑国似有所悟:“吕先生,请听我一句劝:二管家对你好,那是因为你在府中的地位高,敬重你。你可不要有非份之想啊!”

吕关根半似谦虚半似否定:“哪儿的话!”

郑国的猜测果然不错。自从他走了以后,吕关根和菱儿的相处,可就真的越来越近乎了:一个教她弹琴、舞剑;一个就教他用算板算账。吕关根单身一人,菱儿也常常为吕关根浆洗缝补衣裳。姜文虽然看在眼里,但是这种“正常来往”,也不好制止。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