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楼楼梯口的墙上有十只统一式样的信箱,分成两排,编着号。每个信箱门上都镶有一条玻璃——这样,不用开箱就可以知道箱子里有没有信到。201号信箱当然是大冯家的。
大冯并不留意这些信箱,因为他出生以来还从未收到过一封寄给他的信,信箱从未和他发生过关系。
这天早晨,大冯走过楼梯口,一不小心就看见了那封粉红色的信。信在201号信箱里,他的名字恰好在玻璃条上露出来:冯洋小朋友收。
大冯脑子里面出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的名字怎么能在那儿呢?他有点不相信,伸出一个手指在玻璃条上慢慢滑过,一个一个字小心认准了,没错,这是他的名字——不,是寄给他的信!
大冯飞奔回家,激动得有点发喘:“妈妈,快给我钥匙!
快给我钥匙!”
妈妈说:“儿子,钥匙不是在你的脖子上吗?”
“不对,是信箱上的钥匙!”
“噢,是小舅舅给我们来信啦!”
大冯着急地大声喊:“不对!是寄给我的!”拿了钥匙,一口气奔下楼,手忙脚乱地弄了几分钟才打开信箱取出了信。信封的纸挺坚固的,撕了几下没撕开,就一口咬住一只角,啃鸡腿似的扯开了信封。里头的信笺也是粉红色的,电脑打出几行漂亮的字:
亲爱的冯洋小朋友: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们向你表示亲切的祝贺!祝你生日快乐,祝你全家幸福!
你的朋友肯德基
×年×月×日
真没想到,大冯生平第一次收到的信是一个店家寄给他的。
上次妈妈带大冯去吃肯德基时,服务员小姐问过大冯的生日,她记住了,还用漂亮的信封寄来了漂亮的生日贺信,真想不到。大冯高举着信奔回家,喊:“妈妈,肯德基来信了!”每个小孩子第一次收到“专门寄给他的信”的时候总是很激动的——他一个小小的人儿居然在这个大大的世界上有了一个位子了!
大冯妈妈说:“今天晚上,我们全家到肯德基为你过生日!”
看着欢欣鼓舞的儿子,大冯的妈妈有点感慨。她在长江轮上当客舱长,也是干服务工作,她会把这件事讲给她的姐妹们听。
下午,大冯竟然又在信箱里收到了小舅舅“专门”寄给他的信,真是好事成双呢!以前小舅舅也曾给大冯写过信,但不是专门的。
小舅舅在信里生动地记述了他在东方龙号军舰上的有趣生活。嗨!那一望无际的大海,那威风凛凛的“东方龙”号,那凶猛神秘的军舰鸟……真是有劲死啦!
这天大冯又去了肯德基,爸爸妈妈在那儿为他过生日。从这天开始,大冯关心起信箱来了。他有了切身的感受:信是个好东西,能给收信人带来那么多的快乐!
每到傍晚,如果谁家信箱里的信还没有取走,大冯就会去按这家的门铃,报告有信的消息。他不认为这是吵闹人家,因为他是在报告好消息。其实小孩子都是这样的,他们总是乐于飞奔着义务传递好消息和坏消息。瞧大冯的——
大冯按响402的门铃。来开门的是很瘦很白的林先生——
他还是握着那把小巧玲珑的小拖畚。
“哦?你,你有什么事吗?”林先生说着,眼光紧张地落在大冯的脚上。他害怕这个满头大汗的孩子走进他的家,尤其吃不消这孩子的脚。
大冯说:“林伯伯,你们家有信!”
林先生用力想了一下才明白了大冯的意思,说:“哦,知道了。”他好像一点儿也不高兴,见大冯还不走,又说:“还有事吧?没有?”就把门关上了。
大冯按响了401的门铃。门开处站着一很帅的大男孩。他叫辛迪,一开学就上高三了。辛迪手里托着一个复读机(这是大冯后来才知道的),耳朵上捂着毛茸茸的耳机。
大冯两眼放光说:“你们家有信!”
辛迪摘下耳机,问:“你说什么?”大冯又说了一遍。
辛迪放下耳机和复读机,朝里屋说:“妈,我去信箱拿信!钥匙放在哪里?”
辛迪的妈妈辛阿姨赶紧从厨房里走出来,说:“辛迪。我去取信,你只管念英语。”抢先出了家门,拉住大冯的手,一起往楼下走。
大冯说:“阿姨,辛迪哥哥在听英语吗?”
辛阿姨说:“对,辛迪哥哥明年就考大学了,他是不能分心的。等辛迪哥哥考完了大学,再跟你玩好吗?”
大冯点点头,他知道考大学是一件很严重的事。
“报信”这件事使大冯有机会见到了这幢公寓楼里的不少人。大冯画出了一张地图——
地图上,两个底层的人家都空白着。这两家一直没有来信,也可能信一到就被取走了,因为信箱就在他们家门口。
过了几天,一张纸条蒙住了402信箱门上的玻璃条子,就看不出里面有没有信了。又过几天,其他一些信箱也照样蒙住了。当然,冯家的信箱没有蒙。没有蒙的还有101和102。
一天,102信箱里突然有了一封信。从玻璃条子往里面看,信封上写着几行汉语拼音——大冯后来知道这写的是英文。大冯毫不犹豫地按响了102的门铃。没人来开门,屋子里也没有一点儿动静。
第二天,那信还在信箱里。大冯又去按门铃。门铃声在屋里空空洞洞地响,听上去遥远得不得了。还是没人来开门。
梅宾馆从楼上下来,看着按门铃的大冯,眼神怪怪的,就是不吭声。
这时,401的辛阿姨恰好买菜回来,见大冯在按102的门铃,就问:“冯弟弟,干什么呢?”
大冯说:“这信来几天了。”
辛阿姨看见了那封信,有点惊讶:“啊,他们还不知道啊!”
辛阿姨指的是写信来的人,可大冯以为辛阿姨说的是102的人,说:“他们肯定不知道。”
辛阿姨说:“冯弟弟,别按了,走,到我家去。”拉着大冯就到了401。辛迪不在家。辛阿姨找出一个小本子来查找了一会儿才找到了一个电话号码,辛阿姨拨通了那个电话,叫对方来取信。原来,住在102的是一位女演员,一年前就去世了,这封信是她的一位朋友从国外寄来的。
不知什么原因,接电话的人久久没来取信。每次从楼梯口经过,大冯总忍不住看一看那封写给死人的信,心里一牵一牵的难受。若是在晚上,大冯还有一点儿害怕。
大冯从此不再“报信”,他明白了:原来信箱里不全是开心事。
可是,有一封信,大冯还是报了。
那天,502的男孩曹可以打开信箱取出一封信,看一眼信封就把信扔在了地上。曹可以是个初中生,已经和大冯见过几次了。
下楼的大冯刚巧看到了这一幕,说:“曹可以,你怎么把信丢了?”
曹可以说:“这信不是我家的。他们老是瞎搞!”
大冯捡起信一看,说:“502不是你们家吗?”
曹可以说:“那是写错了,收信人是陈阿二,陈阿二是谁啊?老土根一个!我猜是将地址搞错了,琴湖新村和琴风新村常常搞错的。”
大冯说:“那怎么办呢?”
曹可以说:“那还不容易,丢掉拉倒!谁让他写错的?上次那封也是写的陈阿二,也让我扔了。”
大冯还想说什么,曹可以已经烦了,跳上他的自行车,吱溜一声去了。
曹可以上车的姿势和别人不同,是名副其实的“跳车”——双手握把,往前冲一步,双足同时跃起,分腿,屁股“啪”一声稳稳地落在痤上……大冯挺佩服曹可以的这一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