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智
作者:金曾豪 时间:2020-02-14 04:45 字数:3225 字

把小狐狸单独留在家里,也是亲狐的教子课程。小狐狸迟早会离家独自生活,独守门户的功课要从小做起来才是。

这天下午,公狐和母狐带大头和二妹子出猎,把麦哨留在了洞中。

自从三妹子死后,这个狐狸家庭很少白昼外出,好不容易盼到个白昼外出的机会,父母又把它留下了,麦哨心里一百个不乐意,可它拗不过父母,不情愿也得留下。

好动的麦哨在洞中奔来窜去,一副走投无路的样子。留家的小狐狸应当安安静静地趴着,可麦哨做不到,觉得如果静静地趴半天,它会疯掉的。

阳光在闪耀,山风在流淌,知了在合唱,草地在开花……外面的世界太好玩了!

麦哨趴在它的黑绒布上,想:哎哎,爸爸、妈妈他们这会儿在哪里呢?

这会儿,公狐单独去跟踪老獾了,母狐带着大头和二妹子到了小山的北坡。

和南坡不同,北坡林木稀疏,山石嶙峋,山脚下有一条简易公路逶迤经过,不时有汽车和拖拉机经过。嶙峋的山石使这一带的地形相当复杂,很适宜潜行和伏击,同样地,在这里也很容易被跟踪和被伏击,说不定哪块石头后面就埋伏着巨大的危险呢。小狐狸是应当熟悉这样的地形的。

母狐爬上一棵老树,趴在浓密的枝叶间静静地观察这片山坡。狐狸不能像样地爬树,只有这种倾斜的、有粗糙树皮的树才能勉强爬上去。母狐每次到北坡来,都会在这棵老树上做居高临下的、长时间的观察。

直到树下的大头和二妹子等得不耐烦了,母狐才得出了“这一带平安无事”的结论。它今天想和两个孩子在这里玩捉迷藏的游戏,目的是让小狐狸熟悉这样的环境,学会利用和应对这种复杂的地形。

母狐正想从老树上下来,却听得一声“哇哇”的叫声。一条黑影从公路那边飞掠过来,忽高忽低,飘忽不定。

这是一只乌鸦。

母狐不但认得这只老乌鸦,而且两个还几度发生过冲突。老鸦多次向兔子和山鼠报告狐狸埋伏的信息,还不止一次抢走母狐到手的猎物。老鸦精明得很,只要看到狐狸口中叼着食物,它就会毫无顾忌地俯冲下来狠啄狐狸的背脊。狐狸疼得叫,嘴里的食物就掉了,不叫,老鸦就继续啄。脊背一带皮肉薄,啄起来最疼了。母狐恨死了这个老滑头,一直在等待时机除掉它,今日得见,分外眼红。

老公鸦转了几个圈,降落在一个积水石潭边喝水、洗涮,弄得噼里啪啦水花飞溅,大大咧咧的样子就像这水潭是它家里的浴室。

母狐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在儿女面前捕杀这个讨厌的老冤家,向孩子们示范一下狐类祖传的捕猎法。

母狐下得树来,领着两个孩子曲里拐弯地一路小跑,然后让孩子潜伏在一个长着野花的小丘上,自己则跑到一片石屑地上躺下,摆出一副僵硬的样子,看上去就像是一具狐狸尸体。

装死是狐狸的祖传绝招,既可用以诱敌,又可在绝境中解除对方警惕,然后寻机逃跑。

这只老公鸦住在湖对岸,是一群乌鸦中的大头目。群体活动有好处,也有不便,隔一段时间,这老鸦就会单独到湖这边来玩玩。怕受到鹰的攻击,老鸦从不飞越湖面,要过湖就沿着湖岸绕道而行。这个北坡是老鸦喜欢盘桓的地方。这个小积水潭是一块大山石上的凹陷,里头的积水很清澈,在里头洗澡很舒服。那棵最高的老树顶上有个不错的树洞,是老鸦的秘密藏宝处,里头藏着它多年收集的许多宝贝,比如旧灯泡、玻璃球、碎玻璃,金属纽扣等。老鸦最珍视的宝物是一面完整的小圆镜,镜子里头那只乌鸦和它长得一模一样,就是千呼万唤不肯出来。

老鸦终于洗涮完毕,抖擞羽毛,快乐地叫几声,展翅飞起来。它想去藏宝洞品赏它的宝贝,飞着,就看见了一只躺在石屑地上的红狐狸……哦?好像是一只死狐狸哎!

乌鸦是杂食性鸟类,腐肉是它们喜爱的美食。对乌鸦来说,一只死狐狸可是一大注美食,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老鸦折回来,在死狐狸上空大声喊叫着一遍遍掠过,一遍比一遍飞得低。可它还是没能确认这只狐狸是不是真的死了。它不敢贸然降落,一旦落地,狐狸的行动比它迅疾得多,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老鸦又飞过来了,这一回它没有喊叫,因为它叼着一截枯树枝呢。飞临上空时,老鸦一张嘴把枯枝投在狐狸的屁股上。狐狸纹丝不动,只有几绺尾巴毛在风中微微摇晃。老鸦又用石子砸了一次,狐狸还是没有一点儿反应。

老鸦假装离去,一边飞一边叫,飞远了才闭上喙悄悄往回飞,栖在一棵高树上观察狐狸。

时间一点点儿逝去,老鸦耐心地静默着,一动不动,看上去像是在树枝上睡着了。

狐狸还是纹丝不动,看上去像真的死了。

老鸦悄悄降落到树下,轻轻向狐狸走近。它接近的是狐狸的头部,眼睛却死盯着狐狸伸直的四肢。只要四肢伸直着,狐狸就不可能向前上方蹿跳进攻。蹿跳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把腿屈起来,这不会错。

母狐的四肢确实是伸展着,只是有一只前肢压在脸上——这很重要,这样一方面能掩蔽眼睛,另一方面能防止乌鸦攻击它的眼睛。在攻击对方时,乌鸦的首选进攻目标一定是对方的眼珠子。正是这个习惯养成了它们喜欢收集发出光亮物件的嗜好。

乌鸦离狐狸的尖吻只有一尺之遥了。狐狸还是死僵僵地躺着。

只要老鸦再走近一步,母狐便会借用腰部的力量突然来一个前滚翻,顺势用大尾巴像人类拍苍蝇一样给予老鸦第一打击,紧接着便是牙和爪。狡猾的老乌鸦一定不会想到狐有这一招。

老鸦提起了它的脚爪……

就在这最要紧的当儿,意外情况发生了。

原来,耐不住寂寞的麦哨此时已经嗅着家人的气味追踪到了北山坡,潜伏在附近的巨石上,这会儿它看到大嘴巴乌鸦就要举喙啄它的妈妈,急了,尖叫一声从巨石上跳下来,不顾一切地扑向老乌鸦。

老鸦一惊,慌忙向斜刺里飞起。

麦哨的尖叫使母狐本能地有了反应——怎么是麦哨哇?哇!狐狸动了!原来是个圈套哇!老公鸦一边咒骂,一边向山顶方向飞去。

麦哨见妈妈好好的没死,很开心,居然把违反家规的事忘记了,一迭声呼叫着向妈妈奔过来。

母狐迎头拍了小女儿一爪子。

这一爪子打得够狠的,麦哨在地上连翻了两个跟头,最后撞在一块石头上,撞得屁股火辣辣的疼。

母狐走过来,还想继续惩罚不听话的女儿,见麦哨哀哀哭得可怜,举着的爪子没忍心再落下去。

麦哨知道自己犯错了,一边低声哭泣,一边拖着尾巴往来路跑。它得赶紧回家去。

母狐想了想,大声叫住了小女儿——回来!回来!

大白天的,一只小狐狸这么莽莽撞撞地在山上跑,多危险哪!

母狐叫住了麦哨,让它跟着它一起行动。母狐的这一举动完全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却在无意中给麦哨留下了祸根——原来家规是可以打破的。只要能跟着家人一起玩,挨一巴掌还是挺值得的呀。

大头和二妹子被妈妈从潜伏处唤了出来。

这时,去跟踪獾的公狐也回来了,它示意全家人跟着它往南山坡转移。

原来,那对獾正在南山坡大张旗鼓地挖鼠洞呢。

獾这种动物对挖土很着迷,过些日子就忍不住要大干一番。这面山坡上的鼠洞大多不是山鼠真正的家,只是备用的临时避难所,开掘得很浅,很潦草,獾的挖掘相当容易。其实,獾的这种硬挖的捕猎方法挺笨的,那些临时避难的山鼠看你挖个不休,就会从另外的洞口跑掉。这种简易避难所总是有多个出入口的,山鼠一见獾掘洞就会发笑——好哇,你卖力挖吧,我们玩玩哪!

狐是不敢挑战獾的,所以喜欢跟踪獾就是要利用獾的这个习性。獾埋头掘洞时,狐狸就会悄悄地守住附近的鼠洞,捕捉“走后门”的难民。

公狐和母狐让每只小狐狸守住一个洞口,不断提醒小家伙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洞口。洞里有时会一连蹿出几只山鼠来,你来不及捉住第一只,还可能捉住第二只、第三只。当然,这样的死守是相当盲目的,因为并不清楚守着的这个洞是不是和老獾掘的那个洞相通,并不清楚洞里有没有躲藏着的山鼠。

这次的赢家只有麦哨一个。小家伙一口就咬住了一只山鼠。这只山鼠还年轻,没有经验,居然在洞口探头出来张望了一会儿才出洞,这就犯了大忌啦。

麦哨这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地逮住像样的猎物,高兴得不得了,叼着山鼠在草地奔跑,向父母炫耀它的成功呢!

奔跑中的麦哨突然听到了鹰翅划破空气的啸声,还有鹰的叫声:“嘎,嘎……”

这一惊非同小可,麦哨连头也没敢回,吐掉山鼠,就往旁边的石缝里钻。

空中来的不是鹰,而是老鸦。狡猾的老鸦根本没飞远,一直在附近监视着这群狐狸的行动。这不,它现在只学了几声鹰叫,就把人家到手的美食夺了过来,还把人家吓得屁滚尿流、狼狈不堪。

那受伤的小山鼠还没来得及爬起来,就被乌鸦一口叼住,一拍翅膀扬长而去。

叼着吃食的乌鸦不会叫。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