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抢劫
作者:金曾豪 时间:2020-02-14 04:45 字数:1537 字

鹰是长寿的鸟,但它们在40岁左右会遇到一道生命的坎。40岁左右,鹰的双爪已经老化,不再灵活,不再有力,喙上慢慢堆积起累累赘赘的茧子,最后会达到难以进食的程度。更让鹰烦恼的是翅膀上的羽毛会变得厚重和零乱,使鹰难以驾驭气流在空中轻盈地飞翔。这时,鹰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非常艰苦的锻炼,获得新生。如果越过了这道坎,鹰还可以活30年。

木耳湾的雄鹰40岁了,正在经历这个痛苦的过程。母鹰不在了,幸运的是小鹰已经长大,早就能独立出猎,现在可以反过来帮助父亲了。小鹰是乐意这样做的,但雄鹰却做出了一个非常的举动——它要把小鹰逐出家门。

雄鹰把守着鹰巢,不让儿子回家,逼着儿子远离家门,自立门户。小鹰不忍离去,栖息在拳头崖对面的山崖上,等待父亲回心转意。

雄鹰坚持着,连小鹰带回的猎物都不肯再接受。它自己也不出猎,这等于在用绝食逼迫儿子离开。

几天过去,小鹰不得不让步,在拳头崖上空盘旋了十几圈后,悲鸣着向远方飞去,再不回来。

小鹰离家那天,一对年轻的乌鸦从水库对面迁居到了狐狸山。它们曾经是“乌鸦敢死队”的队员,在老鸦那儿进修毕业后来到这里安家。

乌鸦的窝很简陋,在树梢、楼顶这些地方找个淋不到雨的地方,象征性地堆几粒小石子什么的就算成了。它们把住处当作秘密,装修家园的简单也是为了保密,不让人看到它们筑窝的过程。同样为了保密,它们从不在窝巢附近活动,常常另外找一个小树林当作白天的活动根据地,使别人误以为那里就是它们窝的所在,其实那儿不是它们的房间,只是它们的客厅。每天天色完全暗下来后,它们才会悄没声儿地溜回窝中睡觉。晚上,它们的视力很差劲,拒绝一切来访。

雄鹰在儿子离去的第二天开始出猎。它现在只能就近在木耳湾觅食,捕杀的对象是蛙类或者家养的鸡鸭。当然,家养鸡中不包括黑公鸡所在的那个鸡群。那架黑色的战斗机可不是好玩的。

雄鹰在空中飘飘摇摇地滑翔,努力地保持鹰的尊严。它飞得比较低,便于看清楚湖滩上的蛙类。

雄鹰发现两只乌鸦远远地尾随着它,很恼火。一年之前,它还能一翅膀击落一只乌鸦,现在不行了,看见了乌鸦只能假装没看见。乌鸦这种鸟聪明,飞行和猎杀的能力都相当了得,它现在没法和它们较量。

雄鹰看见了一只比较大的蛙。那蛙或许正在求偶吧,呱呱叫,激情澎湃地把腮鼓成一个大泡。好的,这种被爱情搞昏头脑的蛙是最容易得手的。

雄鹰开始慢慢下降。它得小心,必须瞄准了凌空抓住蛙,然后乘势升空,如果落地失去高度,它很可能就飞不起来了。

下降,下降,保持高度,找准目标,提起爪子……出击!鹰用单爪攫住了蛙。蛙在爪间挣扎,痉挛。鹰循着滑行的弧线上升,上升……

两只胆大妄为的乌鸦竟然在此时突然出现在鹰的左右,学着鹰的声音嘶声怪叫,就像两个欺负老年人的无赖少年。

鹰心烦意乱,怒火中烧,一侧翅膀想击落乌鸦。

年轻的乌鸦提防着呢,灵巧地闪避过,歪着头,尖叫着装出撞击鹰的姿态。

鹰赶忙用力振翅,张皇间失落了爪上的蛙。蛙向湖面坠去……

一只鸦以子弹般的速度冲向湖面,抓住了坠落中的蛙,然后来个急转,向湖边树林里飞去。另一只鸦见同伴得手,也跟着飞向树林。

这样的遭劫太丢面子了。鹰不顾一切地向乌鸦追来。

抢到蛙的乌鸦不见了踪影,另一只乌鸦降落在一棵树的顶枝上,压得顶枝弯成了一张弓。

这是老鸦教练传授给小乌鸦们的绝招之一——如果敌人冲过来,枝上的乌鸦在最后一瞬间离枝滚落,反弹起来的树枝没准就会击中敌人呢。

幸亏鹰在这一刻已压住了怒火,看出了乌鸦的诡计,一侧翅膀向湖面滑去。

鹰并没有气馁,再次振作起来,把目光重新投向湖滩。为了活下去,它只能这样做。

雄鹰驱走小鹰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小鹰自立,第二个目的是要用饥饿来逼迫自己不断出猎——只有这样,它才可能保持活力,越过那道生命的关卡。

地面上,小狐狸麦哨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空战,从此不敢轻看乌鸦这种黑色的鸟。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