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校园 > 我的故乡
正文 县委书记的背影
作者:天地长长久久 时间:2020-10-04 13:09 字数:2736 字

  多亏妈妈成了生产队的劳动积极分子,还被评为贫农协会代表,常常和生产队长以及下乡干部参加一些会议。那时候农村正好搞“社教”和“四清”运动,生产队常有地区领导,县委领导干部下乡。队里派饭轮到各家去吃,吃一顿饭要给三毛钱,给半斤粮票。

  有一次正好县委书记赵锦喜轮到我家吃饭。看见我站在墙脚里默默地哭着。书记摸着我的羊角辫,带着满脸地微笑蔼可亲地地问妈妈:“小英英为啥哭啊?”妈妈长叹一口气说:“哎,这孩子考在县一中了,家里没钱不能报名,跟我哭闹了好几天了……”

  县委书记一边听妈妈说话,一边随和地盘腿坐在炕上,帮妈妈选摘着刚从山坡上拔回来的苦菜。他和妈妈一样,一颗一颗地细心地选摘着苦菜的根径和叶子。并皱着眉头在沉思着,默默不语。

  妈妈很快做好了土豆丝炒苦菜,还放了一滴糊麻油,又做了一小盆黄米捞饭。算是招待县委书记的最好饭局。书记并不嫌弃饭菜的好坏,匆匆地吃完饭,县委书记按规定放下了半斤粮票,还有三毛钱。

  我永远也忘不了,书记在吃饭前和妈妈的谈话。他沉思了片刻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妈妈说:“我们再穷也不能穷了孩子啊,再穷也得让孩子去上学啊。孩子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想办法支持她们的学习,要克服困难培养她们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永远不会忘记县委书记那慈祥地微笑,他缓缓地在怀里掏出刚笔写了一张二指宽的白纸条,落款“赵锦喜”。那张纸条至今原汁原味地一直烙在我的脑海里。

  他用那柔而有力地大手,慈父般地摸着我的头爱心地对我说:

  “孩子别哭了,明天就去县一中报名吧,好好学习吧。”说着,他把纸条塞在我的手心里,我望着纸条上的那几个大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只是默默地接过纸条感动地泪流满面。并如获珍宝地把纸条夹在书里,又整整齐齐地放在书包里。

  拿着县委书记的那张纸条,我激动地一晚上不能入睡。一会拿出来看看,一会把它再恋恋不舍地夹在书里。唯恐那纸条会自己跑掉。想着我终于要迈进中学的门槛了。终于又能实现我继续读书的梦想了。想着县委书记的那一言一行和那一举一动,犹如慈父般地温暖,深深地感动着我。想着书记他是个好人,是我生命中的大恩人,想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做个对人民有利的人,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书记的恩典。

  第二天我拿着那张纸条,高高兴兴地去县一中报了名,我又荣幸地获得一次上学的机会。更增加了我学习的自信。

  这一次随着中学生的户口转在城里,粮食也是城里供应了,每个中学生每月定量45斤粗粮。而且,我被学校评为贫困生。我还被评上“每月8元钱的助学金”。这对我们这个贫困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碳啊。

  犹如即将干枯的禾苗得到了雨露的滋润,让我再次茁壮成长。我深深懂得,只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才有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书记,才能深入贫困人群。才能了解穷人的疾苦,才能和老百姓共同探讨国家大事。才能体会民心,让我们这些穷苦家庭的孩子有机会上学。才能让我们这些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被人歧视的孩子能再有书读的机会,县委书记和我们共同度过了人民公社吃大锅饭的这个最困难时期。

  至今,我永远不会忘记书记那真诚而慈祥地目光。不会忘县委书记轮到我们家吃饭时,和我们共同捡苦菜和帮母亲去井边挑水的那廋弱地背影。他那和农民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挖渠,打坝,修水库。和农民一样抗着锄头锄草掏大粪。在劳动中他还幽默地和大家开玩笑说笑话,逗大家取乐。

  有一次干活太累了,他没注意放了个屁,把大家都逗乐了。他却幽默地解释说:“好哇,这下可好啊,犹如肚里抽出一条椽啊,太痛快了。”并在很长时间内被当地老百姓传为佳话。大家都把他当成自家人一样,亲密无间。他也常常和农民共同开会讨论国内外形势。关心国家大事。并团结大多数人努力实现党中央交给县委的各项任务。当地人民只要提起赵书记,老百姓都会肃然起敬。犹如怀念自己的亲人一样甜蜜蜜地回忆着。

  在县一中,也就是现在的市一中上学,离家七八里路,我每天都要步行四趟跑校学习。早上早早起来就要到学校,在路上用走路的时间背课文,中午回来还要帮妈妈做饭,喂猪,吃完饭赶紧背起书包再一路小跑到学校,不能迟到早退,晚上下课回来,放下书包还要去拔野菜,拔草去卖野菜,卖猪草,换作业本,看着父母披星戴月地早出晚归地劳动。看着父母的手上张开着一条条深深地血口子,总是抹着猪油在火上烤,让皮肤油润舒服一点,我怎么好意思再和父母要钱呢?

  当然,我这次上中学和妈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果妈妈不努力,县委书记又怎么会知道我为什么会哭呢?如果妈妈不努力地走在人前,县委书记怎么会认识我这个无名无姓地小姑娘呢?又怎么会给我批那个免费入学的助学金条子呢?当然,我们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个为贫苦大众服务的好书记,他永远是我生命中学习生涯中的大恩人。

  90岁的妈妈也常常念叨共产党的这个县委好书记。妈妈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毛主席和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和共产党那有我们今天呢?”90岁的妈妈,至今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那里有苦难,她只要知道就会积极捐资的,用她那点微薄的压岁钱或养老金,她也要拿出一点捐了才高兴呢。否则,她会一直唠叨不休,骂我们是忘恩负义。

  那时候县委书记平易近人,常常深入基层,深入百姓家中调查研究。至今我都记的赵书记在贫困人家担水,聊天,帮助妈妈们做饭跳水,和蔼可亲,有说有笑地亲如一家,哪里象一个县委书记,就是一个可亲可敬的大伯啊!

  他在田间地头和农民娓娓道来聊天的光辉形象一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幼小心灵里。

  在县委书记的帮助下,妈妈思想进步很快,热爱党中央,热爱毛主席。妈妈的劳动积极性很大,打井,挖水库像男人一样地干着活,还样样带头,吃苦在前。妈妈穿着高筒雨鞋,拽着铁索,俩腿登在铁索上,下40米深的深井底下挖井,在那拔凉,拔凉的井底下,妈妈一锹一锹地挖着泥石,再一筐一筐地吊上去……郝家圪卜40多眼深井都有妈妈的足迹。

  妈妈和男人干一样地活,春天打井挖水库,穿着雨鞋,在那么深的水库底下,一铁锹一铁锹地挖着水库底下的石子和淤泥。再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送到台阶上,如果用劲小了,那送上去的泥土就会顺着铁锹滑溜下来,顷刻间会让人变成一组泥塑。除了打井、挖水库,便是整梯田,开荒种地,反正在我印象里,妈妈年轻的时候,整天都是脸朝黄土,背朝天,每天都是和泥土打交道,而且干的还很快乐,很自信。

  晚上还参加生产队的各种活动,参加扫盲班,学文化,从不落后与别人。她通情达理,谁家有困难,谁家有纠纷,她都会主动去帮助别人解决,因此,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杨主任,后来妈妈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在“四清”运动中确实当选为村贫协主任。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