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言情 > 吟月谣
第13章:诞辰
作者:潇垢 时间:2021-07-27 19:38 字数:3299 字

有悔真人高坐在上,看着向她叩拜的众臣,不禁感慨,顿了顿道:“今日是公主十八岁诞辰,我这个老婆子身为她的奶奶,怎么也该出来道一声贺,虽然没有备什么礼物,但是,从今以往,老身可以用我的余生陪伴在她身旁,弥补这些年我对她的亏欠,所以,从今往后,老身将重新履行起掌管玉玺之职责,虽然玉玺一直在我这里,但是,老身潜心修佛,怠废良久,国之大事都由各位大人劳心劳力,老身深感罪责,所以,今日起,老身将履行起掌管玉玺的职责,朝上的奏折都需得盖上玉玺方才能执行,以此绵薄之力减免一些各位大人肩上的担子。”说完朝人群中看去。

众人一听,都是一惊,当见到老太后重现众人面前之时,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事,没想到竟然是夺权来了,自先王开国以来,老太后身为先王的妹妹,便委以掌管国玺之重任,随后今日之王登基,但老太后不满,便带着国玺一同在玉竹林修身养性,国玺之力渐渐弱化,王权渐渐分化到了大臣手中,董家势力也由此逐渐扩大,到如今其实权已经盖过王上,今日国玺重现,王上自是大喜过望,然对于达官贵族而言,却是噩耗,事起突然,大臣们来不及商量,都是满脸难色,你望我,我望你,一是难以应承太后,此刻只见大将军何良玉跪下道:“臣谨遵太后之命!”

良久不见有人回应,太后心里也在打鼓,自己十几年未出面主持过国家大事,一出面就要收大臣们的权,其反叛之心可想而知,但若不收回,只怕在不久的将来,王室将变成一副躯壳,虽然现在已经是名存实亡,突然见何良玉跪地领命,心中一喜,却不露声色,董相国见大将军都愿意交出兵权,自己若执意不服,只怕会招来心怀不轨之罪名,便跪下道:“臣谨遵太后之命。”其余大臣见这两人都以从命,自己手中的这点权利能盖过这两人吗?当即纷纷跪下受命。

王上想笑却也意识到什么,自己之前苦劝多次让太后重掌朝政,可是都被训回来,这次太后不请自来,利用国玺重掌政权,表面上看似为王室收回一部分权利,然而对他这个大王却无什么作用,他还是一个无实权的大王,只不过以前做决定时问大臣,现在问太后,这让他何以笑逐颜开?

太后喜道:“众卿平身!”

百官其声道:“谢太后!”纷纷起身,百官相继而坐,王上眼观四面,大臣的脸色在见太后之后各异,此时侍女上前斟酒,王上方才从大臣们的脸上回过神来,端起酒盅道:“月灵诞辰,本是寡人的家事,只因先祖承先燕之习俗,凡满十八岁女子便要行这成人之礼,在王室,公主满是十八岁更是一件大事,说来惭愧,寡人膝下无儿,只有月灵这么一个公主,所以公主十八岁诞辰就变的极为重要,寡人不得不费些周章,名为庆祝公主诞辰,实为商讨徐国将来国运一事。”话音刚落,只见从右手席间走出一老者,众人望去原是相国董邨,只见他朝王上作揖道:“王上,此事乃关系到我徐国社稷,望王上仔细斟酌。”

  王上道:“相国说的对,不知相国有何建议?”

  董相国小眼一眯,道:“公主殿下乃是万金之躯,所招驸马乃是徐国未来君王,所以这驸马人选必须得文武了得,宅心仁厚,百姓信服之人方才得当。”

  此言句句在理,在场之人无不点头赞同其观点,只是这人选个人肚子里又有了些小心思,王上点头称是,道:“相国言之有理,那相国可有人选?”

  董相国突地更加严肃起来,毕恭毕敬的道:“这个人嘛,首先得与公主情投意合,其次要求仪表堂堂,大贤大德,身份高贵,这样的才能与公主殿下相匹配呀,王上。”

  王上眉头微蹙,此言所指何人众人皆知,只是这董相国未言表明,其意早已赤条条的裸露出来,王上想到自己因得董家之力方才登上大位,一直以来忌惮着董家,可如今自己的位置已经安稳,便不想再受董家人的摆布,故作痴儿,道:“相国说的这等人才,寡人上哪去找呀?”

  董相国岂料这王上当众装痴,心里好气,怎奈此处百官聚集不好发作,只得扯出一丝笑容道:“这等人才,臣当尽力为王上找来。”

  王上道:“人才虽好,也须得公主喜欢才行,寡人就这么一个公主,这婚嫁大事,寡人也得问问公主的意思。”转而问杨月灵:“月灵,父王问你,你想找一个怎样的夫婿?”

  这样当众赤裸裸的问及婚嫁之事,杨月灵不由的一阵脸红,含羞道:“父王,女儿只想找一个对自己、对徐国忠贞不二的人。”说罢红着脸低下了头。

  徐太后呵呵笑道:“快别说了,月灵的脸都羞红了。”

  此时从席间又走出一人,作揖到地道:“王上。”

  众人望去,王上道:“方大人,你有话说?”此人正是刑尚司方文正,乃是风雅堂学生方年成之父,亦是董家势力的一股。

  方文正道:“回王上,之前依相国之言,不如就从百官家中挑选一位杰出人才,既能让公主喜欢,又能服众,江山子嗣也不流外姓之血。”这方文正话一出,其意更是将话挑明了,只差没有指名道姓,董相国闻言甚是得意,心说:你王上卖傻,我不好多言,可我的亲信你就吃不通了。

  王上一时难以下定论,正当窘迫之时,台下又出来一人作揖到地,道:“王上。”

  王上一看台下站着大将军何良玉,见他眉头紧锁似有所言,一直以来将军与董家势力意见背道而驰,如此一来自己又有了转机,喜道:“将军请讲。”

  何良玉道:“臣认为选驸马之事关系我国社稷,责任弘重,所选之人当是以国为先,私情在后,百姓为先,私利在后,如此之人方能担当大任,明年开春之时便是大比,若谁能夺得文武一等,方可招为驸马。”

  王上点头思量其意,那方文正却道:“如此便要一年的时间,王上能等得了吗?”

  何良玉眉梢一挑,斜睨着他,道:“王上身强力壮,正直壮年,公主正当花季,有何等不了?”

  王上也跟着何良玉一气,没好气的道:“是呀,方大人,寡人身体好着呢,怎么就等不了呢?”

  方文正知自己一时情急失言,急忙跪下道:“是臣失言,望王上恕罪!”头上都渗出虚汗来。

  董相国帮着方文正说好话,道:“王上,方大人一心为徐国着想,只是一时失言,绝无私心,请王上明察。”

  王上道:“各位的忠心寡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选驸马一事暂且搁着,以后再论,今日本是公主诞辰,就不要再谈论国事,只说喜事儿,趣事儿,来人,给各位大人斟酒!”不等几位开口,便叫了宫女斟酒,遂出列一排宫女,手捧酒壶,一一移步到各大人身边,为各大人们斟满酒盅。

  何良玉、方文正、董相国回到桌前,方文正端过酒盅一饮而尽给自己压惊,董相国吃了闭门羹,心里很是不痛快,可想到若继续与王上谈论此事,必遭反感,好在他脸皮够厚,笑呵呵的道:“王上说的是,老臣险些坏了公主的兴致。”从桌上端起酒盅,道:“老臣祝公主殿下早日嫁得如意郎君。”杨月灵起身施礼后,董相国方才一饮而尽,继而大将军何良玉从桌上端起酒盅举过头顶,面朝杨月灵道:“臣祝公主青春永驻,妙比千年。”自饮一盅回到席间,如此一来便是百官们一一祝贺之时,道完贺词便有歌舞升起,一时之间,祥和殿外歌舞笙箫,笑声连连,正是:珍馐奇果口中过,玉液琼浆肚里腾;歌舞笙箫盖九宫,瑶池酒会欲不能。

太阳下山之际,回已黄昏之时,百官们都已酒足饭饱,歌舞仍在继续,王上早已头昏眼花,两眼犯困,便回到自己宫中休息,公主和王后则搀扶着太后来到大殿后面的花园,此处早有各位官员子弟携各家准备呈给公主的礼物在此等候,此时听得太监报道:“太后娘娘、王后娘娘、公主驾到!”各公子赶紧分成两列站齐恭候着娘娘们、公主驾临,三人走进花园,太后坐于上座麒麟椅,左右摆着两张凤雏椅,王后、公主分左右坐下,众公子齐齐跪下叩拜道:“参见太后娘娘、王后娘娘、公主殿下。”

  太后笑呵呵的抬手示意道:“起身吧。”众公子起身,太后一一望去,心里连连叫好,真是一个比一个俊俏,不愧是风雅堂的学生,百官家的公子,果真是儒雅斯文,风度翩翩。众公子瞧见那月灵公主,亦是丢不开眼,那施了粉的脸蛋就似这院中初开的桃花,柔和里透着股灵气,在看她的穿着,里贴丹凤朝阳图案白棉袄,外罩春蚕抽丝绸罗衫,端坐于凤椅之中,宛若那天宫的嫦娥,各公子都在心里感叹:公主就是公主,果真是天姿国色,端庄娴淑,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