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意算盘难成真  政务繁多耗心力
作者:汉风HF 时间:2018-05-18 03:31 字数:3323 字

  回到保和殿,福临发觉吴良辅还在门口等着自己。天寒地冻,只见他瑟缩在殿门口的柱子后头,拉紧了领口躲避着北风的侵袭。

  此时夜已经深了,吴良辅虽然在风头里冻得够呛,但还是抵挡不住那阵阵袭来的困意,只觉得眼皮愈发沉重,不停地往下耷拉,就差直接站在柱子前睡着了。

  福临远远望见吴良辅闭眼站在风中,知道他定是看自己没回来不放心,特意出来候着,心中不由一阵感动。这些年,他的衣食起居,全靠这个奴才无微不至、细心周到地照料着,说句老实话,在他的心里,吴良辅比孝庄更像是一位“母亲”。他依赖他、信任他,他更愿意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而并非是一介奴才。

  “吴良辅,吴良辅!”福临看他像是睡着了,于是特意放轻了脚步,蹑手蹑脚地走到他的跟前,轻轻拍醒他,问:“天气这么冷,你站在外面干什么?”

  “哦,皇上,您回来啦!”吴良辅闻言抬手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笑着答:“这都子时了,奴才瞧您还没回来,不免有些担心,故而出来候着。”

  “天气冷,往后就算再晚,也不要跑到殿外来等着了。朕在这宫里,还能有什么危险的呢?倒是你,站在风头里也不知道要给自己加件披风。”福临望着他,眼神里闪过一丝心疼去·。

  “嗬,老奴不碍事的。皇上,外头风大,咱们还是快些进去吧。”吴良辅没想到福临会这么说,觉得有些受宠若惊,同时也意识到,他的皇上真的长大了,不再是那个只会耍脾气、闹意见的小孩子了。

  一进大殿,吴良辅立即为福临摘去皮帽、脱下大氅,见他皮靴上沾了不少雪水,又立刻为他拿来了干净的鞋子换上,紧接着便又吩咐小太监到后头去取早已煮好了煨在灶上的姜汤……福临见他一回来就忙个不停,连忙出声叫住了他。

  “吴良辅,你先别忙活。上前来,朕有话问你。”福临道。

  “皇上还有什么吩咐?”吴良辅闻言忙停下手头的事情,弓着身子凑到了主子的跟前。

  福临见他上前,望了望四周,压低声音问:“小郡主的住处,你可都安顿好了?”

  吴良辅一听立刻会意,他意有所指的朝后头使了个眼色,道:“皇上放心,都安置妥了,郡主就住在咱们偏殿的套间里。”

  “好!”福临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问:“这件事情,笔什赫知道吗?”

  “姑娘暂时还不知情。”吴良辅暧昧地答道。偏殿的套间虽与主殿相连,但与西暖阁并不相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院。吴良辅把孟古青安排在这里住下,不能不说是完全摸透了福临的心思。

  不出所料,这样的安排果然让福临满意无比。只见他高兴地拍了拍吴良辅的肩膀,笑着吩咐道:“照顾好郡主的起居,她住在偏殿的事,暂时不要让笔什赫知道。”

  “皇上放心,奴才一定会伺候好郡主的。那您今天宿在哪儿?要过去吗?”吴良辅问道。

  “今天太晚了,就在西暖阁睡吧。等明天,朕再去偏殿那边瞧一瞧。”福临想了想,答道。说罢,便由吴良辅伺候着回西暖阁睡下了,当下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福临一心惦记着住在偏殿的那位,匆匆用过早膳之后,便往偏殿去了。其实此番前去,他倒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想在出门之前与孟古青照个面、叙叙旧而已,谁知却扑了空。

  原来,这天一早,卯时刚过,孟古青便已起身洗漱,赶回乾清宫抄经去了。等福临去她房前敲门时,她早已在灵前抄了一整卷的经书了。

  福临见自己扑了个空,心里顿时觉得兴味索然,只让吴良辅简单理了理衣襟,便也往乾清宫那边上香去了。

  到了多尔衮灵前,福临巡例磕了头,为亡者上了三支清香,又与宗亲们寒暄了几句,紧接着就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孟古青的身上。

  此时孟古青正默默地坐在灵前的小桌上抄经,并没有参与众人的话题。她表面虽然平静,其实却心事重重。昨天夜里,她宿在保和殿的偏殿中,虽然福临并没有来找她的“麻烦”,可她却仍觉得心惊胆战,胡思乱想了一夜,几乎就没合过眼。偏殿离西暖阁实在太近,故地重游,不堪回首的往事如洪水猛兽般涌上心头,时时刻刻撕、、扯着她的灵魂,让她觉得心如刀割、难以面对。

  一夜的辗转反侧,她就像一尾鱼,在烧红的铁板上受尽炙烤,备感煎熬。自从和博果儿走到了一起,她一直以为自己早已遗忘了这些不快,真正地重新开始了,却没想到原来一切都没那么简单,痛苦仍是那么清晰,让她更加坚定地看清了自己的心。她在心中暗暗发誓,此生无论面临怎样的压力,都绝不委屈自己,嫁给这样一个可怕的魔鬼!正是有了这样的念头,才让她天刚擦亮便急急起身,狼狈地逃离了这个伤心地。

  当然,这一个漫漫长夜里,孟古青到底经历了些什么,福临是不知道的。他只觉得如今她住到了他的偏殿里,他们两个重修旧好便已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

  “表妹,昨夜休息得可好?朕早上本想邀你一同到这里来给十四叔上香,却没想到下人们说你一大早就先过来了。抄经这事也不急在一时,怎么不多睡一会儿?累坏了身子,可就得不偿失了!”福临一边说一边坐到了孟古青抄经的小桌前,想借机拉进与她的距离。

  “多谢皇上关心,托您的福,奴家昨晚休息得很好。”孟古青见他坐下,心中顿觉紧张,不动声色地往桌子另一头挪了挪。

  “嗯,昨夜朕原本是想去你房里瞧一瞧的,但怎奈手头上事情太多,分身乏术。现在听你这么说,朕也就放心了。”福临意有所指地看了她一眼,自然地将手覆到了她的手上。

  福临对她,自信得就像老夫老妻一般,亲密起来驾轻就熟。然而这一切落到孟古青身上,却觉得他的每一下抚摸都让她感到恶心。她那种有着如针刺般疼痛的抚摸,让她难以忍受。她实在厌恶这种接触!心底地咆哮几乎就要冲破理智的牢笼喷薄而出。但此时此刻,她唯有依靠指甲深深掐进手心的疼痛,来保下最后一丝理智,强忍着厌恶,迫使自己在众人面前与他维持表面的和谐!

  “奴家在宫中不过是借住一两日罢了,皇上日理万机,还愿意为我多费这许多心思,如此恩宠,实在让奴家惶恐。”说着,孟古青不动声色的抽回被福临握着的手,起身取过小桌上的茶杯,斟满后递到了福临面前,道:“如今摄政王猝然崩逝,前朝的大事小情都等着皇上去拿主意,若是为奴家耽误了朝政上的事,那奴家才是罪该万死了!”

  孟古青的话看似表达谢意,实际却下了逐客令。福临见她对自己虽然客气却态度冷淡,心里很失落。再看她此时借故站着,刻意想要拉开与自己的距离,心里更觉得不是滋味。只见他拿起茶杯在手里虚晃了两下,便直接放回了桌上,面无表情地起身对她说:“皇后能有这样的心思,朕很欣慰。前朝的确还有许多事情亟待处理,十四叔灵前,就靠你费心多替朕张罗着了。注意身子,朕晚些时候再去看你。”说罢,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孟古青见他终于走了,不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心情平和地重又坐回了桌前。倒是被她气走的福临,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可去前朝的路上却一直板着个脸,一言不发,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此时心里一定窝着一包怒火。

  及至到了内阁,他见内三院与都察院的大臣们都已经聚集在大厅中等待议事了,这才渐渐缓和了脸色,吩咐众人平身坐定,开始处理政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多尔衮生前对政务大包大揽,几乎没有留给福临任何接触政务的机会。如今,他突然撒手,留下了堆积如山的公务,实在让人叫苦不迭。说句公道话,要福临这个甩手掌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立马轻轻松松地挑起大清这副沉重的担子,实在不太可能。

  这毕竟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一分每一秒,这片广袤的国土上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天灾人祸的出现、官场上的纠纷、边境上的突发事件……凡此种种,如家常便饭,每天都在发生。作为统治者,一个国家的头脑,若是不能对这些状况及时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那么他的统治,所带来的灾难将会是灭顶的,而且,这将会比洪水地震可怕得多得多!

  人们常说,忙是治疗一切情绪病的良药。这话的确不假,人真正忙到晕头转向的时候,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气恼就完全顾不上了。在内阁里,福临的大书桌前,每天都堆满了公文,几乎连放笔墨纸砚的空地都快被侵占了。前一天的奏折还没有处理干净,后一天的案牍却已经送到了桌前。面对这一大堆纷繁复杂、亟待解决的文案奏折,福临只能望“文”兴叹。

  此时此刻,他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完全焦头烂额了!虽然这些奏折上每一本都已经过了内阁的预批,写好了建议采取的措施方案,但这些在他看来却仍是云山雾罩,完全理不出个头绪来……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