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时光交错的旅行
正文 重返旧时光
作者:前村梅雪 时间:2018-05-18 06:53 字数:2723 字

  我眯起眼睛定睛看去,认出她是住在我家隔壁的赵咏梅。她依旧穿着那件我熟悉的碎花立领罩衣,五官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柔和而俏皮。她朝我使了个眼色,大步走到小战士跟前,伸手将几张粉色的油印电影票举到他眼前晃了晃,

  “你仔细看看好吧,我们是拿票进来的,你敢私自关押人,我就去保卫部告你欺负女同学。”

  小战士机警地看了梅子一眼,不屑一顾地从她手里接过电影票连看也没看就撕个粉碎,一扬手来了个天女散花。“你……”梅子气得抬腿在小战士的棉胶鞋上使劲跺了一脚,一把拉住湘湘的手扭头冲我大声喊:“卓玛快跑!”

  小战士被踩得哎呦一声蹲在地上,等他缓过劲来,我们已经跑进了前面的办公楼。楼道里灯光昏暗,粘了雪的塑料鞋底在水磨石地面上直打滑,小战士的怒喝声从楼道的另一侧传来,我顾不得脚下如履薄冰,踉踉跄跄地从楼道的另一侧跑出来,一口气跑到操场北侧的墙根下,攀着双杠翻墙逃出了后勤大院。

  我咬着牙跟在梅子和湘湘身后,沿着后勤大院高高的围墙往路口跑,边跑边回头张望,发现有三个黑影鬼鬼祟祟地尾随上来,吓得腿都软了,还以为是那个小战士叫来的援兵。跑到十字路口时,对面亮起了红灯,我们只好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这时身后的三个黑影也走近了,我这才看清是二女一男。

  中间那个高个子、娃娃脸,梳着两条蝎子辫的女孩叫童心,是我的邻居。那个浓眉大眼看上去挺机灵的少年是我的同学叫齐晓军。另一个矮个子,梳着两条羊角辫,一脸稚气的小女孩叫齐晓萍,是齐晓军的妹妹。我怎么会和他们在此相聚?我努力去想,猛然想起来,我们今晚是相约来后勤大院,看新上映的电影《征途》的。

  穿过马路,我们两班人马在路口的电线杆下汇合了,齐晓军抬脚踢飞了一个小石子,心有不甘地嘟囔着:“好好一场电影都让你们给搞砸了。”

  “这都怪湘湘,她非出去找鸡蛋,不然执勤的根本就发现不了咱们。”

  齐晓萍当着大家的面告湘湘的状,齐晓军一听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挖苦说:“艹,不就一个破鸡蛋吗,早跟我说呀!我送你一斤够不够?”

  湘湘气得一跺脚,“破鸡蛋,你好大的口气!它是我爸特地为我过生日煮的,没舍得吃就跑丢了,还被那个小战士踢了一脚。”边说边委屈地摸起了眼泪。

  梅子赶紧解围:“算了,不就是一场电影吗?就当那个小兵陪咱们玩捉迷藏了。”说罢她笑嘻嘻地从兜里掏出一张同样颜色的电影票举在手里,“都看清楚点,这张可是真的,咱们拆丁克吧,谁赢了这张票就归谁。”

  “我去全行吧?”湘湘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我犹豫了一下转身去追湘湘,童心见我们走了也没了兴致,剩下梅子很不爽,她白了一眼齐晓军,将电影票扔到他脚下,拉着齐晓萍去追赶我们。齐晓军弯腰捡起地上的电影票,不屑地冲着几个女生的背影吹了一声口哨,掉头朝后勤大院的方向跑去。

  时间隧道将我带回到了三十六年前的沈城。推开小院的木板门,窗户里弥漫出橘红色的灯光,碎大理石铺就的地面,一辆带横梁的东方红牌自行车停靠在墙边。窗跟下,两个积酸菜的大缸结着冰碴,上面压着光滑的大块鹅卵石,酸菜缸旁边是一个用油毡搭起的小棚子,里堆放着高高的一摞煤坯。

  屋里很安静,大屋和小屋的门都半掩着,表弟小涛一个人蹲在厨房的灶台前攥着一把粉条在火上爆粉条吃。他这一年大概有九岁,大脑壳,皮肤白净得像个女孩子,笑起来嘴咧得老大。

  见我进来,他讨好地把一根刚爆好的粉条举到我面前,“姐,你尝尝,老好吃了。”我亲昵地在他的大脑壳上拍了拍:“你自己吃吧。”

  这时,大屋里传出太太苍老的声音:“卓玛,你过来一下。”我答应一声,忐忑不安地推开屋门,看到太太正盘腿坐在炕上收听匣子里小白玉霜演唱的“金沙江畔”。

  太太是满族人,圆脸细眼,长得慈眉善目的,花白的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发髻,她还是穿着那件斜襟蓝布棉袄,黑布棉裤的裤腿上依旧缠着灰色绑腿。见我进来,朝我招招手,我走过去侧身坐到炕沿上把两只冰凉的手插进她的斜襟棉袄里。

  太太最疼我了,她拉开炕柜下面的小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小纸袋塞到我的罩衣兜里。我抽出手掏出小纸袋一看是一袋“奶豆”。(当年东北很有名的一种小点心,很像现在的旺仔小馒头)太太有哮喘病,夜里睡不着觉的时候要坐起来吃点东西压一压,“奶豆”是姥姥专为她准备的夜宵。

  “快收好,别让小涛和婷儿看见。”太太一把按住我的手把奶豆重又塞回到我的罩衣兜里。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湘湘约我去太原街的欣欣照相馆,看他爸爸给部队文工团的新团员照相。欣欣照相馆是沈城最负盛名的老字号照相馆,姥姥退休前是这个照相馆的照相师,是湘湘爸的前辈,所以湘湘爸叫我姥姥师傅。

  湘湘爸名字叫萧剑秋,是新中国较早的一批大学生,毕业后曾在沈报当摄影记者,文革中因为妻子的问题,被调到欣欣照相馆做照相师。

  他的摄影技术好,许多顾客都是慕名而来找他拍结婚照,孩子满月照,纪念照什么的,连沈城一些文艺团体的演员也经常来找他拍写真,照相馆橱窗里的不少样片也多出自他的镜头。

  今天来拍写真的是两个与我们年纪相仿的新团员,她们都是天生丽质。其中一个穿着崭新的军装,齐耳的短发,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多年后这个小姑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歌唱家,她演唱的《十五的月亮》《望星空》《长城长》都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另一个女孩身材修长,穿一件偶色灯芯绒外衣,灰色的卡裤子,齐腰的长发梳成两条对折的麻花辫,气质端庄优雅,打扮的入时又洋气。

  萧剑秋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两边的伞灯,摄影灯在他手里娴熟地变换着位置。他看上去有四十出头的年纪,长得温文尔雅,身材适中匀称,穿一身合体的灰色中山装,脚上的黑皮鞋擦得一尘不染,一举一动沉稳利落,浑身散发出一种成熟男人的韵味,特别是按气囊快门的动作特别帅,看得我都痴了。

  按照文工团的要求他给两位女团员照了不同角度的写真,并根据角度的不同搭配了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服装。我最喜欢其中一张穿朝鲜民族服饰打腰鼓的写真,搭配的背景是一幕美丽清新的田园风光,让我不禁想到了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摄影室外围了好些人,有看热闹的,有看美人的,还有等萧师傅照相的好不热闹。

  拍完最后一张写真,萧剑秋卸下交卷让人送到暗房去冲洗,我和湘湘也跟着去了暗房。梅子的大姐赵咏芳正在暗房忙碌,她原先是汽车售票员,工作起早贪黑又辛苦,后来是萧剑秋帮忙才调到照相馆的。

  赵咏芳是个活泼开朗,很有人缘的姑娘,二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百里透红,乌黑的长发向后编成一条长辫子垂在腰际,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笑起来嘴角会绽出两个豆粒大的小酒窝甜甜的十分讨喜。

  听见外面有人敲门,她放下手里的竹镊子,拉上遮光帘推门出来,见到我们亲热地打招呼说:“别走啊!中午我请你们吃饭。”说完接过交卷返身进暗房去了。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