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时光交错的旅行
正文 快乐很简单
作者:前村梅雪 时间:2018-05-18 06:53 字数:2158 字

  中午赵咏芳请我和湘湘到马路对面的面馆吃饭,她说这个面馆的手擀面特别好吃,我们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座位。

  服务员都忙得不可开交,窗口取面的客人排起长队,赵咏芳让我们占着座位,自己去窗口端面。一个脏兮兮的老头走过来,端起服务员还没来得及收拾的面碗,将里面的剩面汤一 一喝净,一个干瘦矮小的男服务员走过来将老乞丐连拉再拽地轰了出去。

  赵咏芳用托盘端着三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回来。面很筋道,面汤微酸,上面飘着一层油珠,里面有酸萝卜,胡萝卜,青椒丝和肉丝,果然很好吃。赵咏芳走得匆忙没来得及换衣服,仍是一身工作时的打扮,只是在脖子上围了一条大红色的长围巾,是用混纺线手工编织的那种,两边还留着长穗。

  湘湘把筷子插在碗里,痴痴地看着她,看得赵咏芳有些不好意思,她摸摸自己的脸问:“怎么了,我脸上有脏东西吗?”

  湘湘嫣然一笑,“咏芳姐,你今天真好看,你戴的红围巾和你特别配。”

  赵咏芳抿起嘴唇,嘴角边绽出两个小酒窝。“到底是我好看还是我的围巾好看呀?”

  我一边吃面一边说:“头巾美、颜色美、人更美,都好看。”

  赵咏芳扑哧一笑,用食指在我额头上点了一下,“卓玛真会说话。”

  因为文工团的人急等要照片,下午照片就加急洗出来了,用的是斜纹纸,放大成4寸,最后用烘干机烘干,裁齐边角,一沓美照就完成了,照相馆的工作人员都争先恐后地传看。

  “别看没化妆,比电影画报的明星还漂亮嘞!”

  “小丫头长得好,萧师傅照的也好。”

  “你看这个短头发的小丫头,这双眼睛就像一汪水,长大了还不迷死人。”

  “要论漂亮,还是这个长辫子的女孩长得漂亮。瓜子脸,丹凤眼,长得多像‘王丹凤’。”师傅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啧啧称赞。

  拿到照片,文工团的领队十分满意,她送给萧剑秋一盒上海大白兔奶糖和一盒手指泡泡糖作为酬谢,这可是沈城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我和湘湘美滋滋地嚼着泡泡糖,不时吐着大泡泡,在路人羡慕的目光下,潇洒地走进“勺园饭店”南侧的“耽美”理发店。

  “耽美”理发店是沈城最高档的理发店。理发师傅不少都是上海和扬州人,理发水平在沈城首屈一指。这里每天顾客盈门,平时也需排队等候,但你绝听不到嘈杂的声音和不文明的喧哗,耳边只有理发推子和吹风机的声音。

  理发店分男女部,女部在二楼,由于年初刚刚恢复烫发业务,又赶上过年,所以顾客格外多,烫头的队伍都排到了楼梯上。来烫发的顾客大都是年轻女子,她们人手一份画报,排到了就指着画报上的模特说:师傅,我就烫这个样子的。

  老姨穿着白大褂,胸前的口袋里插把梳子,正忙得不可开交,那里顾得上我们,我和湘湘就坐在一旁看她给人烫发。我仔细端详起年轻时的老姨,她很瘦,可谓骨感,不烫自弯的短发恰到好处地纠正了她窄而长的脸型,敞开的领口处露出精致的锁骨,我感觉她更像是急诊室的大夫。

  那时还没有冷烫都是电烫,那些女人的头上都吊着电线,插得像个刺猬。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女子座上老姨的烫发椅,她说自己春节要结婚,想烫一个宾努亲王夫人那样的短发。她人长得比较丰满,脸盘又大又圆,老姨说她适合烫长一些的大波浪,虽然维持的时间短,但能很好地修饰脸型,会让她的脸显得小巧些,整体效果也清新自然。那个女子欣然同意了,一个小时后,当那个女子容光焕发地从座椅上站起来走下楼梯时,排队等候的女顾客都看直眼了,纷纷丢下手里的画报要求师傅烫和她一样的大波浪。

  转眼天就黑了,老姨抽出吃饭的时间问我想剪个什么发型,我也说不好,她就把我的两个羊角辫散开,对着镜子比试了两下,然后把我拉到洗头盆前洗了头,一阵剪刀翻飞,我的两条羊角辫被她剪成了齐刘海的学生头,老姨还在头顶给我斜着扎起一绺头发,这样一来很像电影“春苗”中女主人公的发型。

  我照着镜子感觉好土气,可湘湘却由衷地说好看,我鼓动她也剪个和我一样的发型,她犹豫半天还是舍不得剪掉自己好不容易留长的辫子,老姨就给她修了修发梢和刘海。见天色已晚,她打发我们先回家,自己要留下加班,趁着过年多拿些奖金。

  小年过后,尽管外面已经是天寒地冻,但人们大扫除的热情丝毫不减。扫房,刷墙,浆洗被褥,人们要清除掉旧岁里所有的积尘和晦气,干干净净地迎接新的一年。

  扫房是年前家家户户最基本的一项活动,扫过的房子就像开过脸的新嫁娘,干净光洁焕然一新。讲究的人家还要刷房,那时候没有颜色丰富的乳胶漆,内墙千篇一律都是刷大白,大白属于水性涂料,好在没有污染,但爱掉粉末,不小心靠到墙上会蹭一后背白灰。

  扫房那几日,家家户户门前都堆满各种杂物,小孩子们高兴地在桌椅箱柜的空隙间钻来钻去玩捉迷藏,就连寄居在犄角旮旯的蟑螂也被这热火朝天的场面所惊动,成群结队地爬出来招摇过市。姥姥和邻居金姨一人手里拿着一个敌敌畏喷子,把成片的蟑螂喷的四处逃窜。

  金姨是赵咏梅的母亲,大概有四十七八岁,刀条脸,长得柳眉星目,虽然年近五十,但腰不粗肚子不大,从背后看还颇有几分姿色。我没见过赵叔,记忆中都是金姨一个人靠微薄的工资和做些糊火柴盒、拆棉丝的手工活拉扯大四个孩子。她家的日子一直过得都很拮据,月末常常要和街坊四邻借钱周转才能勉强维持。街道领导照顾她家困难,相继为大女儿咏芳和儿子咏亮安排了工作,她家的生活逐渐有了好转,但金姨持家有方,每天晚上依旧带领一家人糊火柴盒,拆棉丝用来补贴家用。

Copyright @ 2017-2018 book.pinshuyun.com Allrights Reserved 版权     备案:浙ICP备180100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