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涛挠了挠没戴帽子的大脑壳说:“是你呀姐!我和俺爸来洗澡,洗完澡他在澡堂子里睡觉,我闲着没事就溜出来玩玩。”
“快回去吧!一会儿你爸找不到你该着急了。”我把小涛推到商场门口打发他回去,返身和湘湘她们一起上了三楼。湘湘在卖鞋的柜台前挑来挑去,挑得小售货员都不耐烦了。
“你到底想买啥样的?什么价位?心里有谱没?”
湘湘看了一眼我脚上的棉鞋说:“我就想买一双白塑料底、黑边、黑条绒面的北京棉鞋。”
小售货员撇了撇嘴说:“咱们这有上海天津生产的棉鞋,就是没有北京棉鞋,再说北京棉鞋有啥好的,塑料底走在雪地上刺溜刺溜的贼老滑。”
说着她从柜台下的鞋盒里拿出一双黑色胶底,军绿色条绒面的棉鞋说:“这是刚到的新款,前几天都卖断货了,你试试,别看不起眼,穿在脚上效果贼好。”
湘湘被说动了,把棉鞋套在脚上,踩着盒盖试了试抬眼征求我们的意见。
梅子是个急性子,最讨厌买东西磨磨唧唧的,在她看来新棉鞋都比旧棉鞋好看,于是不耐烦地附和着小售货员说:“她说的没错,穿上效果老好了,像个女兵,就买它吧。”
童心是个细心的女孩,她围着湘湘转了一圈,然后凑到她耳边小声说了一句:“千万别买,穿上就像从‘马三家子’来的。”
我一听没忍住扑哧笑出声来,小售货员不知所以地看看我又看看湘湘和童心,我赶紧对湘湘说:“没有合适的就别买了,等放暑我回北京给你带一双和我一样的。”
“那好吧!”湘湘只得作罢,又不甘地伸出小手指和我拉钩,“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听说我是北京人,小售货员的眼睛都瞪大了,态度也和颜悦色了不少。她问我:“北京是不是时兴戴毛线钩的三角头巾?”我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尽管我们折腾了半天也没买鞋,但她还是礼貌地和我们说再见,并且友好地将我们目送下楼梯。
离开“联营公司”,经过“南江食品店”,我们走进太原街唯一的外文书店。这里不仅经营外文图书,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每逢新年春节,这里都出售精美的年画、明信片、贺年卡和挂历。今年的年画特别丰富,我们都挑花眼了,最后我和童心各选了一张“你办事我放心”的年画,湘湘和梅子则买了“学冬子,练红心”的年画。店员将年画卷成筒状,又在中间卷上一张粉色包装纸,用纸绳系好交给我们,我们每人又挑了几张明信片,然后拎着画轴上了二楼。
二楼是买音像制品的,顾客聊聊无几,在卖唱片的柜台前站着一位高个子,穿一身军装的男生在聚精会神地挑选乐谱,我对童心挤挤眼睛,蹑手蹑脚地走到男生身后,垫起脚尖,伸手蒙住了他的眼睛,“猜猜我是谁?”
“是卓玛吧?”男生想也不想拿开我蒙在眼睛上的手,嘴角上扬露出一个温暖的笑容。
“你们干嘛来了?”童飞问。
我将手里的年画展开,“你看我们挑的年画怎么样?”
“不错!都是今年最抢手的,这张‘你办事我放心’昨天都卖得脱销了。”
童飞和我都是一六七中学的,他比我高三级,寒假过后就升高二毕业班了。就现在的眼光来衡量,他依然属于那种很优秀的学生,不仅长得帅,而且学习好,文体也很出色,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学生干部。童心指着柜台上的小提琴盒问:“哥,你一会回家还是去上课呀?”
“我马上要去文化馆,你们也一起去吧,今天文化馆有节目彩排。”
“太好了,快走!快走!”童心用手推着童飞,招呼着我和湘湘风风火火地下楼去了。
我们一行人来到太原街西侧堵头的和工人文化馆,童飞的母亲薛敏是这里的文艺辅导员。她虽然比金姨小不了几岁,但看上去不仅年轻许多,穿着气质与院里的那些同龄女人也截然不同,总是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薛敏此时正在指导区工人宣传队彩排舞蹈《沂蒙颂》,扮演英嫂的女演员虽然是名工人,但跳得十分专业,她在“蒙山高,沂水长”的歌声中翩翩起舞。伴奏的是工人乐队,曲终大幕缓缓落下,随着台下响起一阵掌声,台上的帷幕被掀开一角,一个30来岁戴眼镜的女同志从里面探出头来,对坐在台下第一排的薛敏说:“薛老师,听说你女儿歌唱得不错,让她上来给咱们唱一首呗。”
薛敏回头看了一眼童心,不等她表态,眼镜女就对童心招招手说:“来童心,你想唱什么,让乐队老师给你伴奏。”
童心和妈妈对视了一眼得到同意,便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走到舞台上说:“我唱一首《洪湖水浪打浪》吧。”这可是今年最流行的歌曲,眼镜女带头叫起好来。
童心是培新中学宣传队的台柱子,市里中学生文艺汇演还拿过一等奖。她和薛敏很像,是一个云淡风轻的女孩,天生一副好嗓子,声音甜美,吐字清晰好听,是这个时期最受欢迎的甜嗓。
童心的歌大受欢迎,工作人员以及彩排的演员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她再唱一首。薛敏打着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说:“今天的彩排任务很艰巨,以后有时间再让童心给大家唱好不好?”薛老师既然这样说了,大伙也不好再坚持。
薛敏趁势把我们叫到一边拿出几张电影票叮嘱说:“我这有几张东北电影院的票你们去看吧,今天是《金光大道》首映,人肯定少不了,等童飞下了课我让他到电影院门口接你们,你们看完电影千万别乱走,等到童飞再一起回家。”
《金光大道》是根据浩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里面的英雄人物高大全,朱铁汉,反面人物小算盘,滚刀肉 都是我们平日写作文时常用来引经据典的人物,如今这些人物鲜活地出现在银幕上,怎能不让人期待那?我们满心欢喜地走出文化馆,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急步穿行,刚拐进玻璃器皿商店右侧的小巷口,就远远听到东北电影院特有的钟声,当当当……深沉悦耳的钟声在提醒入场的观众,电影马上开演了。